繼史美倫之后 我國證券第二女強人李青原卸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3日 04:35 時代商報 | |||||||||
時代商報訊 據北京日報報道,“我沒辭職,也沒離開證監會。”電話剛剛接通,快人快語的李青原就率先澄清。李青原坦陳,根本沒有想到自己的職務變動引起了那么廣泛的關注,“四處都是報道,鋪天蓋地的”。 據李青原解釋,她今年已經54歲了,因此不再繼續擔任研究中心主任,而只是保留局級研究員的職務。其實,人們關注李青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她在如火如荼的股權分置改革
“完全是個人原因” 自從2002年重回證監會,李青原就一直是最受人矚目的官員之一。這不僅是因為她喜歡顏色鮮艷的穿著,在不少場合都以鮮亮的粉色服飾示人,更因為從她擔任證監會規劃委(后更名研究中心)主任以來,對全流通的促進始終沒有停止過。 而今,滬深股市的股改市值都已經過半,兩市也相繼推出了全流通指數。選擇在這個時間告別實職,李青原的決定引起了各方的猜測。“離開研究中心完全是我個人的原因。”李青原說,“讓更年輕的人來承擔我原來的工作,應該是件有利的事情。” 接替李青原出任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原任基金監管部副主任的祁斌似乎是最適合的人選。祁斌是證監會里最后一個“海歸”,曾在華爾街從事金融工作,1998年受聘于高盛集團主管屬下120億美元資產的基金經理選拔和投資管理工作,2000年10月加入證監會。 “始終充滿信心” “我對股改說過的所有的話,一個字也不會改,一個標點符號也不會改。”對于她全力推動的股權分置改革,李青原仍然保持著一貫的堅定。“我對股改始終充滿信心,無論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 李青原對全流通的推進要上溯到2002年,當時尚福林接任證監會主席,成立了由李青原帶隊的“全流通研究小組”,隨后,她就成了全流通推動者的形象代言人,幾乎是一手促成了股權分置改革的起步。 在2003年10月的中國改革論壇上,李青原直言:“股權割裂的制度設計嚴重影響了資本市場的發展,這個問題不解決,做任何事情都走不動。”這被看作是證監會啟動股權分置的信號。在2004年1月的第八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李青原再次表態,認為2004年是解決全流通的好時機。同年年底,李青原還在堅持呼吁“股權分置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隨后,在去年年初的第九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她干脆拋出了一個時間表:“如果快的話,上半年就要解決”。 終于,去年4月底,股權分置改革如期啟動。 “回家編輯論文去” 在證監會的歷史上,先后出現過兩個“女強人”色彩濃烈的人物,一是史美倫,另外一個就是李青原。史美倫以其強硬外放的管理手法給外界留下了“鐵娘子”的印象,而李青原則是以她生動爽朗的語言風格締造了一個鮮活的學者形象。 事實上,李青原的理論功底也一直被業內所共識。她1985級博士論文《戰后美國金融資本的發展》一直被其導師吳大琨所稱道。她隨后在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簡稱聯辦)和證監會的工作中,也都是以研究者的形象示人。提及以后的工作打算,李青原表示,近期她最大的任務就是把當年的博士論文重新編撰成書出版,目前還沒有其它的打算。 “我的導師吳大琨先生一直希望能把我的論文出版,現在導師已經90高齡了,我希望趁這段時間把我的論文整理出版,作為獻給導師的禮物。”李青原說。目前李青原還在中國人民大學太平洋經濟研究所擔任研究員,而她的導師吳大琨正是該所所長。 在紛繁生動的“李青原語錄”中,有一句話的引用頻次最高———“作為學者,我們追求終極真理,而戰略選擇應該有一個最佳的東西,A點到B點的直線只有一條,但是現實生活當中不得不妥協,最后的結果往往是妥協的結果。”告別了證券實務,重新拾回學者身份的李青原,又在選擇什么樣的方式來繼續她的“平衡之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