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冷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8日 02:15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
上海證券報 記者 王桂江 邱敏 張翠英老人的第89個春節是在上海楊浦區民星敬老院里過的。她與大兒子小兒子斷了往來,女兒去世了,二兒子又出了海。89年來,老人第一次身邊沒有親人的陪伴孤獨地過春節。在上海楊浦區民星敬老院,103位老人就有一半是在敬老院里過的春節。
上午10點半,張翠英老人只用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就吃好了中飯,她要趕著回房間幫護工喂同房的三個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的室友吃飯。兩年前,張翠英老人搬進來的時候,這些室友已經如此,喪失了說話和行動的能力。寂寞的時候,老人就會埋怨,為什么連說話的能力都喪失了呢,連個能交談的人都沒有。每個月800多元的勞保工資,張翠英只能入住民星這種健康或不健康老人皆收的護理型敬老院。 坐在二樓陽臺上曬太陽的楊瑞萍老人一邊織毛衣一邊看護著身旁生活無法自理的老張,看他口水出來了,趕緊拿紙巾幫他擦拭。83歲的老太太一直覺得自己還是個有用的人,平時幫護工們打掃打掃陽臺,熱心地干些力所能及的事,現在她又在幫院里的老人織帽子,因為有人夸她戴的帽子好看呢。老人心里自然是樂滋滋的,和這里的其他有自理能力的老人一樣,在她眼里,能幫上忙就是個有用的人。 張翠英老人曾是上海汽車電器廠食堂的大廚,專門給廠領導燒菜,每個月拿最高的工資獎金。對她來說,敬老院的菜實在是沒什么味道,如果不是現在力不從心,她早就想幫老人們做一餐好吃的,幾十年了,吃過她燒的菜的人沒有說不好吃的。 民星敬老院負責行政工作兼任主治醫生的黃佩達總結說,來這里的老人,背后總有一個家庭故事,而故事的共性是他們都老了,做家務、照顧小孩等都已力不從心了。 冉冉年華吾自老,那些曾經的青春和過往,隨著時間的流逝,正在漸漸消褪,記憶中更多的,是對忙碌兒女的期待和對家的渴望,只有那些燙著"××廠先進工作者"紅印的搪瓷茶杯,彰顯著年輕的印跡。 [后記]誰來為養老"買單"? 在上海,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全市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預計到2010年,上海老年人口將增至312萬人。敬老院的數量在過去幾年間也急劇增加。據上海市民政局統計,截至2005年底,上海共有5000多家養老機構、45000張床位------其中一半是政府承辦的社會福利院,另一半則是社會力量興辦的敬老院。2005年,上海養老機構新增1萬張床位,預計未來四年中,還將每年繼續新增1萬張床位。 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1.43億,超過總人口的11%,且以年均3%的速度持續增長。預計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總數將達到2.4億人。這樣的人口結構給政府與社會提出了一個課題。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特別指出,要鼓勵社會資金興辦養老服務業,但具體落實過程中還需要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老年人養老問題的解決仍然任重道遠。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