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軍:從容收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4日 08:28 中國證券報 | |||||||||
本報記者董文勝 曾經純粹地為了收藏而收藏的王中軍,在因興趣變化而對藏品作調整的時候,發現收藏的回報竟然超過了炒股、炒房。在個人愛好之余,藏品的增值給他的收藏又平添了一份樂趣。當一個人的眼光得到市場的認可的時候,這種樂趣顯然要比藏品更易于保存,而且讓人回味。
收藏三寶 油畫、雕塑、古董是王中軍的收藏三寶。 王中軍的收藏歷史差不多開始于1996、1997年。那時候,他的公司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的規模,這就允許他有一些經濟能力來滿足自己的愛好。加上自己是學藝術設計出身,王中軍的起點就比一般人要高。 收藏油畫的時候,王中軍主要集中于艾軒、楊飛云、王沂東、袁正陽這樣的當代名家,他們也是寫實畫派的領跑者或者說是中國油畫市場中的領跑者。不過,在10年前買這些人的畫對于收藏者來說全憑感覺。當然,那時候畫家的身價也沒有現在這樣牛氣。誰也沒想到,十年后這個市場的發展氣勢不亞于當年的股市,也絲毫不遜色于風口浪尖上的房市。 10年之后,王中軍發現中國油畫的價格躥得特別快。畫家的身價是一年比一年高。這樣的趣事也比較多,比如楊飛云的畫,王中軍有2萬元、4萬元、6萬元買進的,也有10萬元買的,到現在還有240萬元買的,也就5到6年時間,價格相差了100多倍。而艾宣的作品,當初買的時候不過12萬元、30多萬元、50多萬元,現在再買卻要300多萬元。王義東的作品也從幾十萬跳高到現在的500萬元了。 談到雕塑的收藏,王中軍說也是出于偶然,以當代的具像為主,不喜歡抽象的作品。開始喜歡雕塑,多半卻是因為房子裝飾的需要。5到6年前,中國雕塑家的作品價格都比較低。所以,當王中軍第一次在向京的工作室看到她的雕塑作品,感覺一下子就來了,二、三十件作品,王中軍全部買了下來,平均價格才1萬元左右。而這兩年,向京的作品沒有個幾十萬是拿不下來了。 古董這一塊主要是家具,王中軍沒有覺得自己是在收藏,而是因為自己喜歡,家里比較大,也需要這種氛圍,于是買了一批法國路易十七時期的家具。 前幾年,王中軍去過法國的一個古堡,看到了這些家具,感覺不錯。2003年的時候,他就買過一個集裝箱路易十七時期的家具,有20多件。除了路易十七時期的家具,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家具他也買了一些。 現在王中軍的家就像個歐洲古董店,到處擺放一些古董,來自法國、英國、愛爾蘭、瑞典等國家。而他的辦公室里也顯得有些零亂,辦公桌、窗臺上不時地擺上從各個地方淘來的寶貝。 另一種樂趣—增值 王中軍的收藏沒有刻意地追求投資價值。興致所至,隨意性很強,連他都說不清自己收藏是為買還是為了賣,還是其他。不過,偶然的買賣中,王中軍還是感覺到收藏的另外一種樂趣——增值。 隨著收藏的量越來越大,王中軍開始對自己的藏品作一些調整,當然,也有興趣變化的原因。2004年,他賣掉了一些油畫,吃驚地發現增值巨大,少的有4、5倍,多的則達到幾十倍。比如劉曉東的作品漲了一百倍。當初1萬元買的作品,現在可以賣到200萬元了。而楊飛云的作品,也從4萬元跳到200多萬元,漲了50倍。 現在,每年收藏品市場的春、秋大拍,是王中軍最興奮的時候。因為這時藏家之間可以相互交流、討論。有的收藏家花10萬元買來的作品,王中軍要花300萬元才能從他手里買來。王中軍認為,收藏家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不是純粹的易物,而是對藝術作品的價值認同。當然如果得到市場認可,這就靠自己的眼光了。藏家之間的相互交流對許多年輕的藝術家來說是非常重要,可以讓他們的名聲傳播得更快。 從買到賣,王中軍對自己的收藏似乎也有了另外一種認識,體驗到藏品流通的樂趣。這種樂趣更多的是對自己眼光的一種肯定。這讓收藏又多了一層樂趣。自從開始買藝術品之后,王中軍感到再也沒有比藝術品更貴的東西了。 建個小型美術館 許多藝術家到了王中軍的家都會大吃一驚,琳瑯滿目的藏品已經大大超越了一般人的想像。就連王沂東、艾軒這些名家看了也是吃驚不已。 面對滿屋子的收藏品,王中軍希望將來能給它們一個去處:建一個小型美術館。這個工作已經開始。他打算花幾百萬元買一塊地皮,但建在哪兒他還沒有打定主意。這個美術館會不會成為一個公益美術館?王中軍坦言還沒有考慮那么多。現在的想法,也許只是讓這個美術館成為朋友聚會的一個場所。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