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從物質到精神的瘟疫——湘北地下六合彩調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1日 10:49 中國證券報 | |||||||||
本報記者黃立鋒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地下六合彩開始在湘北這片土地上蔓延。 從燈紅酒綠的城市到雞犬相聞的鄉村;從滿頭白發的老人到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從學識淵博的教授到目不識丁的農民;從富甲一方的富翁到無隔夜之炊的窮漢,紛紛為之瘋狂
地下六合彩所到之處,有若蝗蟲過境,留下一片凄惶:居民財富和購買力直線下降、百業荒廢、社會不安定因素明顯增加……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場瘟疫。然而,為什么這場瘟疫蔓延如此之廣?誰織就了這張彌天黑網?人們為什么會這樣瘋狂? 財富,在瘋狂中易主 這里本是一片祥和的土地。湘江北去,資水西來,側枕洞庭,自古便是魚米之鄉。然而,從2004年下半年起,地下六合彩(民間俗稱“買碼”)這張黑網悄悄罩住了這片土地,在湖南岳陽某縣河西地區迅速滋長。 先是一則“某某下注3000元‘買碼’一夜之間賺了12萬”的流言廣為傳播,據當地人回憶,幾天之后,本地幾個不安分的年輕人忽然同時宣布開始“收單”,人們可以到他們那里“進單”,也就是下注買碼。第二天結果揭曉后他們再上門收錢,并將中獎者獎金送上門。與此同時,一些人也悄悄賣開了“碼報”,這種拙劣的油印小報上全是用半文半白語言寫成的藏頭詩、玄機詩。 “1比40的比率當然有誘惑力,一些人就下水了,但更多的人只是買了碼報先猜猜看。又有人中了,就有更多的人下水了。一開始下注比較謹慎,5元、20元,后來就變成了100元、1000元、2000元。水也就變成了深不可測的泥潭,唉!”當地一位老人嘆息道。 的確,到記者調查的時候,“買碼”已經蔚然成風,熟人在路上碰到,問候語已經由“吃飯了嗎?”變成“中了嗎?”人們說,買碼風最盛之時,在下單截止前一兩個小時,也就是周二、周四和周日晚上7點半到8點半,連電話都打不出去,因為大多數碼民都用電話下單。 記者在這一地區共訪問了58戶農戶,從不參與買碼的只有7戶,經常參與的高達31戶,偶爾參與的有20戶,一次下注資金從5元到3000元不等。然而,問起是否贏錢,卻只有一兩戶表示勉強持平。 這一地區近40萬人口,到底被地下六合彩吞噬了多少財富?一戶戶訪問顯然不太現實,記者轉而從別的途徑尋找答案。收單人收到的錢減去碼民中獎的,顯然就是易主的財富,那么從收單人處突破顯然是一條可行之路。 經熟人引見,記者先后采訪了數位收單人,他們的年齡都在25至40歲之間,在當地都頗有些不怕事的名聲。下面是采訪實錄:“這河西地區十來個鄉鎮,你估計有多少個收單人?他們都是為同一個莊家服務嗎?” “鼎盛時期一個村五六個,一個鄉五六個村,也就大概是30到40個收單人,整個河西地區大概有三五百個收單人,現在可能沒有那么多人了。不過具體數字很難說,因為有些人做一陣子又不做了。” “你們每次收單大概能收到多少錢?” “多的時候兩三萬吧,平常也就幾千塊,5000到8000左右! “每次大概要返回多少獎金?” “大概四分之一吧! 一周三次,每次5000元到20000元出頭,取平均值,按每次12000元計算,一個收單人一周就是3.6萬元,300個就是1080萬元,一個月按四周計算,那就是4320萬元,就算有人中獎,流失的財富也至少在3000萬以上。這是什么概念?這意味著一個40萬人的農村地區,在一個月內人均輸掉了75元,而當地人到周邊城鎮打工一個月收入也不過300到500元。如果計算因買碼發生的通訊費用、被地下六合彩網站和短信騙取的錢財,實際損失會更大。 與這一數字互為驗證的是當地金融系統的數據。當地信用社一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在買碼最盛時期,河西區轄下各信用社居民存款一個月下降了近2000萬,考慮到農村居民家中通常有較多現金,他認為買碼流失資金實際上遠遠超出這個數字。 錢都去了哪里?莊家、收單人、碼報販賣者。 (下轉A02版)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