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行業研究 > 行業專題--聚焦信托業 > 正文
 

中國信托行業2005年第四季度評估報告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8日 02:4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2005年第四季度共有38家信托公司發行了146個信托基金,募集資金總計181.8億元,環比、同比增幅均較大,信托業再現年底上揚行情。

  四季度信托發行創新亮點較多。迄今為止信托業內最大一單集合信托業務誕生,募集資金25億元。

  監管政策觀察

  2005年10月,《信托投資公司監管評級體系(草案)》下發到各地銀監局。各地銀監局開始對轄區內信托公司的評級分類,然后將初評結果報銀監會,由銀監會綜合平衡,最終確定各家信托公司的評分結果。據稱,對于此次評級,監管部門將采取"三不公開"原則------不公開標準,不公開過程,不公開結果。根據該政策之規定,評級體系指標共涉及六方面54項,此外還有一類附加指標(含4項)。該體系中包含了定性和定量兩種評分指標。其中只有第四、五類屬于定量指標,其它均為主觀評分。對于定性指標的評分,雖然作出了評分說明,但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地方監管人員的主觀判斷。根據得分,信托公司將被評為優秀、良好、一般、關注和差五個等級。

  2005年11月7日中國銀監會頒布《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監督管理辦法》,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全文共七章88條。這是一系列信貸資產證券化配套制度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規章。該辦法針對有關金融機構在證券化交易中擔當的不同角色,在市場準入管理、業務規則與風險管理、資本要求、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多方面提出了詳細的監管要求。該規章頒布之后,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得以順利推出。

  2005年9月29日銀監會頒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于11月1日開始生效實行。商業銀行不僅鞏固了存貸、結算業務,而且擴展到信托理財業務。理財種類也可以設計成多種多樣,如保本金,保收益。相形之下,信托公司必須于2005年底清理完畢存款(負債)業務,理財業務又受到規章、政策的諸多限制。信托公司處于明顯不利形勢。由此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于銀行業、信托業的監管態度明顯不一樣。

  信托市場綜述

  2005年第四季度共有38家信托公司發行并公布了146個信托基金,實際募集資金總計181.8億元,平均單個基金募集1.245億元。與2005年第三季度相比,信托基金數量增加31個,增幅27.0%;募集總金額增加68.8億元,增幅61.0%;平均單個基金募集金額增加0.263萬元/個,增幅26.8%。與2004年同期相比,信托基金數量增加13個,增幅9.8%;募集總金額增加49.0億元,增幅36.9%;平均單個基金募集金額增加0.247萬元/個,增幅24.7%。

  第四季度的146個信托基金資金運用方式見表1。可以看出,與2005年第三季度相比,第四季度貸款的資金比重上升了8.2%,達到78.1%,創2002年以來最高紀錄。實業股權投資的基金的資金比重也創歷史最低,為3.8%。這兩類數據說明,信托公司的理財方式本應由貸款逐步向股權投資轉變的過程已經中斷,信托公司反而越來越偏重融資類信托。外界環境的壓制、不成熟,導致信托公司無法嘗試更多的股權投資。此外,代理類(財產信托)信托基金數量、募集資金均有顯著增加,證券投資信托基金的數量、募集金額略有增加,而購買信貸資產的基金的資金比重基本維持在4%左右。

  146個信托基金投向的行業領域見表2。可以看出,本季度的信托資金投向依然集中于房地產、交通運輸、金融三大領域。對比2005年第三季度,投向于房地產領域的信托基金資金比重增加,由36.8%回升至39.5%,這是因為9家信托公司為重慶地產集團推出了9個信托基金;交通運輸類信托基金募集資金金額、資金比重均大幅增加,源于中海信托發行了一個25億元的信托基金所致。電、燃、水投向的信托基金增加了8.4億元。

  38家信托公司發行的信托基金數量與募集資金總量如表3所示。募集資金最多的5家信托公司依次遞減分別為:中海信托25.00億元、中原信托15.291元、新華信托14.740億元、平安信托12.60億元、中信信托10.20億元。發行基金數量最多的5家依次遞減分別為:湖南信托9個、深圳國投8個、天津信托8個、平安信托7個、金港信托7個。

  各地區發行的信托基金數量與募集資金規模如表4所示。募集資金最多的五個地區依次遞減分別為:上海36.63億元、北京31.90億元、廣東21.36億元、重慶19.45億元、河南18.39億元。發行基金數量最多的五個地區依次遞減分別為:北京15個、廣東15個、天津12個、上海11個、浙江11個。

  101個信托基金的信托期限如表5所示。由于其余45個信托基金具有多個信托期限,或期限不明,所以未能包括在內。可以看出,與第三季度相比,二年以內的信托基金的數量比重、資金比重分別增加了6.9%、1.2%,二至三年的信托基金基本不變,三至四年的信托基金有所增加。三年以內(不含三年)的信托基金的資金比重合計達88.0%,高于第三季度的87.0%。信托基金短期化現象繼續加劇。

  信托基金點評

  2005年10月25日,中海信托推出了本年度國內最大規模的信托基金------"鐵道部鐵路建設流動資金貸款",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募集25億元資金,期限一年。它也是迄今為止信托業內最大一單集合信托業務,突破了2004年9月20日中信信托"吉林省公路網項目和江密峰------琿春高速公路項目"信托基金創造的20億元紀錄。由于后者引入了國家開發銀行的后續貸款支持,而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為鐵道部提供了保證擔保,可以看出,信托公司做大信托業務規模,無法離開銀行的支持。

  2005年10月26日,西部信托發行的一個信托基金,資金分別投向"東尚"、"兵馬俑國際旅游廣場"、"西安交大科技園"及其它相關項目,用款人分別為陜西龍揚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陜西九州映紅實業有限公司、陜西融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陜西中誠文化娛樂有限公司四家,資金運用方式前三個為股權投資,第四個為貸款。募集到的信托資金被分散使用,避免了過度集中的風險,它比較類似產業投資基金。

  2005年10月,各地方土地儲備中心與信托公司頻繁合作,發行的信托基金有四個:蘇州信托的"蘇信融豐理財通"、江西國投的"貴溪市土地儲備中心貸款"、百瑞信托的"漯河市土地儲備項目"、甘肅信托的"平涼市崆峒區土地儲備項目"。這一方面反映了信托公司對各地房產主管部門與儲備中心的信任,因為其代表了政府信用;另一方面,土地儲備開始越來越需要信托貸款這一新型融資方式。

  平安信托在本季度發行了七個信托基金,其中六個涉及國家開發銀行,這些項目地點是重慶3個、邯鄲2個、新疆1個;風險控制手段為,對一年期產品,采用保證擔保方式,對兩年期采用銀行后續貸款支持方式,投向為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2005年11月初至12月中旬的短期內,平安信托與國家開發銀行頻繁合作。11月24日,北京國投發行了"合川市城市建設"信托基金。因此,該公司累計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已經推出了十一期信托基金,主要采用國家開發銀行保證擔保的風險控制方式。這是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時間最持久的信托公司。兩家信托公司比較愿意與國家開發銀行積極合作。

  2005年11月8日,新華信托在上海推出了"上海城開萬源城項目(E、F地塊)開發建設"信托基金,募集資金10億元。迄今為止,這是經銀監局正式受理批準開展異地集合信托業務資格之后,國內公開的首家信托公司嘗試異地業務。上海等中心城市富裕人士與機構較多,具有資金密集優勢,吸引了中西部信托公司,同時也反映了新華信托面向全國開展業務的特點。新華信托為了能在上海推出此項業務,應該是經過精心挑選:選擇的項目所在地與發行地相同,便于投資者理解;借款人為上海城開(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項目公司,合作伙伴資信、有相當實力;農行上海分行擔保,風險控制措施有力。

  自2005年12月1日至12月底,由中信信托牽頭,聯合大連華信信托、華寶信托、平安信托、新華信托、云南國投、陜西國投、金港信托、百瑞信托,九家信托公司分別在九個地區推出"重慶地產集團項目開發建設"信托基金。此次募集資金總計達12.6億元,投向建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退二進三"建設項目和重慶市西部新城西永組團U標準分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國建設銀行各地分行為各家信托公司代理。這是自2002年以來,多家信托公司首次合作,實施"信團貸款",操作方法比較類似銀團貸款。北京國投單獨為重慶市地產集團公司募集了1.93億元。信托貸款到期時,國家開發銀行發放同等金額貸款用于償還信托貸款本金。在日常階段,國開行還履行對借款人的監管職能。

  2005年11月8日,重慶國投推出"民生銀行重慶分行票據資產轉讓"信托基金。該信托基金期限只有三個月,創2002年以來信托基金期限的最短紀錄,因此,頗引人矚目。較短的信托期限,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決信托產品的流動性不足的問題。由于年化預期收益率達2.632%,高于一年期儲蓄存款,加之民生銀行重慶分行的回購承諾,該信托基金應該是有短期閑置資金的居民的較好理財選擇。

  在工商信托不再重點發展集合信托理財業務,而浙江國投、金信信托本季度停止發行之后,金港信托在浙江逐漸趨于活躍。本季度浙江有10個信托基金面市,金港信托就發行了其中的7個,募集資金比重為66.6%。金港信托募集資金能力也在提高,大概半個月時間能夠募集1億元左右,而在2003年7月開始僅能募集到3000萬元左右。其中5個信托基金的特征相近:主要為周邊地區的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等項目融資;借款人為有當地政府背景的建設開發公司;風險控制措施獨特,當地財政局承擔共同還款責任,這種安排在國內其它信托基金中并不多見。

  深圳國投本季度繼續與興業銀行深圳分行合作,推出"信托寶"系列信貸資產轉讓的信托基金,數量為3個,全年累計達8個。結合2005年第三季度數據觀察,每一系列的預期年收益率相同,例如C系列均為4.2%。雖然合作伙伴均為同一銀行,信托基金期限相同,但各系列之間的年預期收益率并不一致。此外,深圳國投推出的這些信托基金年預期收益率水平明顯高于國內同類信托基金。估計銀行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完成信貸資產轉讓與代理信托基金業務,以高收益吸引投資者,可能同時還配合有其它的理財資產組合的安排。

  形勢綜合評論

  2005年12月15日,期盼已久的金融創新終于面市------國內第一批(兩個)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同時發行成功,并正式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其發起機構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發行人分別為中誠信托和中信信托。雖然第一期規模均比較小,分別發行了41.9億元與29.3億元,畢竟信貸資產證券化從理論到實踐,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自此,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又增加了一種新的、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種。信貸資產證券化可以解決商業銀行資產與負債期限結構不匹配的隱患,但在目前"寬貨幣,緊信貸"的金融市場狀況下,商業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獲得的現金是否有更好、更高利率的貸款投向,需要我們拭目以待。

  2005年12月23日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與中海信托舉行簽約協議,委托中海信托理財30億元,期限一年,投向鐵道部的鐵路建設,由交通銀行北京分行提供擔保。低風險、穩定收益的信托理財終于吸引了理事會。就此理事會已經向財政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報請審核,并獲得批準。這是本季度最有價值的消息,也是信托業的一個重大、積極的事件。自此以后,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除了委托基金管理公司投資證券市場之外,又增加了新的、安全、穩定的理財渠道。中海信托為信托業開辟了一條嶄新的籌資渠道,我國信托公司一次重要的業務機會來臨。同時,機構投資者的加入,信托公司能夠做大信托業務規模。鐵道部一直在探討吸引社會資金,解決鐵路建設資金缺口,信托成為一種很好的方式。這是一次三方多贏的良好結局。

  北方信托法人代表、董事長、總經理霍津義涉嫌重大違紀,經證實已由中紀委、天津市委決定,于2005年12月2日被實施雙規。原因在于北方信托炒作云大科技(*ST云大,600181),巨額浮虧。2005年12月30日,銀監會浙江監管局發布公告:由于金信信托違規經營和經營不善,造成較大損失,責令金信信托停業整頓。據稱截至2006年1月6日,初步摸清的金信信托虧損數額已達42億元。這兩大事件造成整個信托業聲譽受損。其實,這是正常的:一方面,是市場機制在發揮作用,自然的優勝劣汰過程;另一方面,證券市場的風險一直較大,潛藏的危機終究要爆發。對券商發生此類事情,造成更大損失,人們已經麻木,但總對信托業報以苛刻的要求與否定的態度。不容忽視的是,大多數信托公司在2005年還是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代定類資金信托業務開始導致有的信托公司發生問題。由于此業務的信托財產獨立性差,財務核算不清,信息披露不足(不實),非常容易形成"資金池",蛻變為變相高息攬存、發債,發生挪用信托資產,或以新的信托資產置換原信托資產,將風險后置等違規行為,甚至爆發支付危機。此類業務的順利開展,需要信托公司的內部風險控制機制等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由于問題不斷暴露,監管部門宜及時加以規范。但是,需要指出,首先要對代定信托業務作出嚴謹定義,然后區分資產管理與融資兩類不同導向的信托業務,就證券市場、實業領域兩大投向,做出具體的、相應的從業與監管制度,不宜"一刀切",簡單化處理。

  2005年12月19日國務院修訂并頒布了《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其中第三十六條規定:"納稅義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規定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四)取得應納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這一條規定應該適用于信托基金的個人投資者。以前,信托公司向投資者分配信托收益時,并不承擔代扣代繳義務,個人投資者很少到稅務局主動申報納稅。一般而言,信托基金的名義收益率并不高,現在嚴格執行該法規之后,實際信托收益率將相應降低,個人投資者認購信托產品的積極性可能受到影響。同時,這一法規的實行,將更加突出了信托基金應該與證券投資基金一樣享受稅收優惠的問題。客戶資源類型主要是居民個人的信托公司需要積極應對,推出更高的預期收益率的信托基金,才能繼續吸引個人客戶,否則只能主動減少自己獲取的受托人報酬費率。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