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封轉開元年 績優基金更值得關注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6日 08:48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王軍北京報道

  封轉開,去年底被媒體列入“2006股市的十大猜想”之一。由于今年11月14日,基金興業將成為首只到期的封閉式基金,封轉開似乎已是箭在弦上,2006年很可能成為封轉開元年。而在封轉開元年,績優封閉式基金更值得關注。

  誰會最先摘下封轉開的果子

  封轉開,是去年11月以來封閉式基金行情的重要推動力。近兩年,以保險公司為代表的基金持有者一直在積極推動封轉開。很多機構也認為,今年市場中性偏好,封轉開試點選在股市穩定期或上升時期,贖回的壓力會較小。由于存在較高的折價率,假如封轉開成為現實,封閉式基金將出現巨大的套利機會。在這種背景下,去年11月以來封閉式基金上漲了將近20%。

  由于是首只自然到期的

封閉式基金,很多人將目光集中在基金興業上,基金興業也因此成為封閉式基金行情的領頭羊。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基金興業收在0.84元,折價率已降至7.68%,是全部54只封閉式基金中唯一一只折價率在10%以下的。

  但從目前情況看,有跡象表明,最先摘下封轉開果子的未必就是基金興業。也就是說,誰先進行封轉開,可能未必依據基金自然到期的日期先后,部分晚到期的封閉式基金仍有可能后發先至,搶下封轉開的第一家,事實上部分基金公司正在爭取這個第一。

  有資深業內人士分析,假如不是按照自然到期的順序展開的話,在封轉開試點的過程中,部分能夠持續給投資人帶來回報的績優基金有可能先拔頭籌。

  業績優良有利平穩過渡

  對于封轉開,市場最為擔心的就是它可能會帶來大量贖回,引發基金被迫拋售手中重倉股,從而拖累基金凈值并導致市場劇烈波動,甚至不排除部分基金在封轉開后由于贖回壓力導致清盤的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績優封閉式基金成為試點首選,優點在于,基金持有人心態可能會比較穩定,出現巨量贖回的情況幾率較小。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介入封閉式基金的資金中,大多數目的在于套利,由于較高折價率的存在,部分業績較差的基金也有大量資金進入,一旦封轉開成為現實,很難想象這部分資金仍會繼續留下來。而對于那些業已表現出持續回報投資人能力的封閉式基金來說,其持有人忠誠度會高很多。特別是對于保險一類的大機構來說,如果一只封閉式基金幾年來能夠持續實現7—8%,甚至更高的凈值增長,即便這只基金實行了封轉開,他們也更可能選擇持有甚至是增持,而非贖回,畢竟這個市場上好的基金也并不多。因此,對于部分績優基金來說封轉開后不僅面對的贖回壓力較小,甚至還有可能實現規模的增長。

  可見,選擇績優基金作為封轉開試點的首選,更有利于保證初戰成功,避免給市場帶來較大的沖擊,有利于市場的平穩過渡。當然也有人指出,按照自然到期的順序推動封轉開也有很大的優點,主要是更有利于整個進程簡明有序地展開,避免利益各方的博弈過于復雜。

  績優基金值得關注

  考慮到在封轉開試點的過程中,績優基金有可能先拔頭籌,因此其市場機會不容忽視。

  基金興業折價率之所以能在較短時間內下降到7.68%,正是由于其到期日的日益臨近。如果部分績優封閉式基金比基金興業更早實現封轉開,其折價率也完全有理由出現一個較大的下降,其中產生的短期套利機會值得關注。

  從另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注意到,繼QFII、社保等機構大幅增持后,多家基金公司也紛紛大幅增持旗下封閉式基金。

  四季報顯示,不少基金公司開始運用固有資金增持其旗下封閉式基金,這其中易方達、華安、長盛等基金公司投資力度較大。天相的統計數據顯示,四季度易方達、華安、長盛、華夏四家基金公司共增持4600多萬份自家公司旗下的封閉式基金。

  其中,易方達的基金科翔、基金科匯,華安的基金安順,長盛的基金同德、基金同智都得到了較大力度的增持。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封閉式基金業績表現都相當不錯,如基金科匯,2005年凈值增長率高達13.28%,連續兩年排名封閉式基金首位,基金同智也有持續穩定的表現,公司增持行為有力地顯示了管理人對旗下封閉式基金的信心。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