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棱鏡] 銀行治理之本是優化內控環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6日 03:52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
上海證券報 劉勝非 李雪嬌 長期以來,內部控制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銀行業,制約我國商業銀行內控管理效率提高、加大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風險的首要的、最根本的問題在于我國銀行業還未具備良好的適應其發展和改革需要的內部控制環境。
根據現代內部控制的一般理論,結合制約我國銀行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分析,當前商業銀行應從優化內部控制環境入手,具體來說主要有: 一、優化股權結構,完善商業銀行治理機制。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和完善的治理機制,是滋生有效內部控制的生存空間和土壤。在做好誠信調查和市場準入審核的基礎上,應當鼓勵多元化的股東資金進入商業銀行,適時可以考慮民營資金等其他資金的進入,進而優化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推動商業銀行依據《公司法》、《商業銀行法》等法律、法規,建立以"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一行長層"相互制衡為核心的現代銀行治理結構。改革"官本位"的激勵導向,探索收入與業績掛鉤的激勵方式同時建立有效的監督與約束機制。通過完善銀行治理,促使銀行高管人員進一步端正經營思路,提高對防范各類風險的認識,增強內控建設的動力,不斷優化內部控制環境。這是全面建立、完善和落實有效的內控制度、內控機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前提條件。 二、培育商業銀行內控文化。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是一個需要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和各級工作人員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過程。事實上,內控文化并未從上到下的在銀行真正形成,特別是基層機構的部分工作人員還未充分認識到內控和風險管理的內涵。銀行員工的這些盲點將增大銀行發現和防止失誤的難度,加大出現違規行為的可能性。因此,要使銀行加強內控管理,降低風險,文化的建設至關重要。 三、建立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動態監督與評價機制。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一旦建立和運行,并不是一勞永逸的。通過建立、完善和落實內部控制的動態監督、評價機制,并與各業務部門、各分支行以及其負責人的考評、獎懲相結合,長期堅持,不斷改進,消除可能出現的新的內控盲點和漏洞。 四、充分發揮內部監督稽核部門的作用。商業銀行應充分發揮內部監督稽核部門在內部控制建設與執行方面的監督作用。商業銀行要在強化內控理念的基礎上,準確定位和落實內部監督稽核部門的職能,賦予其獨立履行合規檢查、財務稽核、業務稽核、風險控制等內部監督稽核職能;負責完善內部控制建設和執行狀況;對內部監督稽核發現的內控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并敦促及時改進。同時,要切實保證內部監督稽核的獨立性,落實內部監督稽核部門對公司董事會負責,同時向監事會和經理人員報告內部控制的建設與執行情況的制度安排。 五、建立對外信息披露機制,實現信息有效及時地公開,加強商業銀行內控機制的外部監督。加強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外部監督,是提高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途徑。確保外部中介機構對商業銀行內控評審工作的獨立性,并通過媒體定期向社會公眾公開披露,接受客戶和社會公眾的監督,以形成商業銀行完善內部控制的強大外部壓力。 因此,當前只有優化商業銀行內控環境,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商業銀行依法合規經營、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實現預期經營目標,才能真正實現把我國商業銀行建設成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率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這對增強我國商業銀行綜合實力,提高其抗風險能力,更好的適應開放形勢下的銀行業的激烈競爭,保持銀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