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達沃斯:中國崛起會帶來什么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 03:51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上海證券報 主持人 鄒民生 特約佳賓 徐千惠:本報瑞士特約供稿人,瑞士洛桑大學博士研究生,高級精算師及金融分析師,常駐瑞士。曾在多個國際性保險公司、社保基金工作,曾任瑞士再保險公司大中國區金融主管。現任教于瑞士日內瓦國際商業管理學院等多所高校。 蔡軍輝:北京大學力學與科學工程博士。1996年赴美就讀于UniversityOfConnecticut。1999年起先后就職于美國多家投資公司及投資咨詢公司。對投資交易理論、策略、方法,以及一些新學科在證券投資中的應用有濃厚興趣。 在達沃斯,中國到底有多熱 主持人:兩位新年好,辛苦你們了,讓你們在春節期間還盯著達沃斯會議,特別是還要研判國際社會那一雙雙對中國經濟充滿驚訝、好奇,甚至疑懼的眼睛。 大家知道,在全球華人忙著過年的時候,世界經濟論壇于1月25日至29日在瑞士達沃斯召開。今年的主題是"開拓創新,把握未來",中國和印度的發展成為本屆論壇的核心議題之一。那么,達沃斯為什么把目光投向中國和印度,中國在哪些方面引起了全球更大的關注? 徐千惠:真是不巧,我是在達沃斯會議召開的那天離開日內瓦到美國出差的。雖然沒能親自到會議現場,但我生活在瑞士,在洛桑大學讀書,在日內瓦國際商業管理學院教書,在瑞士多個金融機構工作,因此對這個名聲在外的論壇比較熟悉。 在今年的論壇上,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與會的大公司終于可以去掉長期被社會輿論指責的枷鎖了。什么原因呢?因為達沃斯會議的組織者們最初的創始目的是世界平等,但由于以往與會的大多是高官巨富,所以長久以來,這個論壇不是被看作商界巨星與新星的年度盛宴,就是社會活動家與政治人物的客廳。 今年有來自89個國家和地區的2300余人與會,包括15位國家或政府首腦,60名政府部長,21位大使,65位國際組織高級官員,700多位世界知名公司主管,大家齊聚達沃斯研討全球經濟的熱門話題,并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和印度。由于近年來參與者越來越多,同時年會涉及的論題相當廣泛,包括了全球經濟的挑戰和機遇、社會和環境的發展以及改善等。因此,該論壇已成為全球同類會議中最重要的一個。 蔡軍輝:今年春節,我們一家在加拿大度假,根據你的要求,我對本次達沃斯會議作了系統跟蹤,特別留意了北美方面的反應。我覺得,本次論壇把目光聚焦在中國與印度是有原因的,因為中國熱在北美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了,而歐洲對中國的關注,以及非洲與中國的關系,也是國際社會非常感興趣的話題,更不用說亞洲的情況了。 現在,全球出現的中國熱有很明顯的經濟原因。據本次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教授稱,"中國已轉型為經濟巨人。按購買力計算,中國是僅次于美國、日本、德國的第四大經濟體。中國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現代化階段"。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論壇首日致辭中說,在過去的27年間,中國的GDP以平均每年9.2%的幅度增長。在2006年到2010年的五年規劃中,中國將實現人均GDP翻番。中國將依賴國內需求。國內消費的增長將會促進國內投資的增長,也為外國投資者和企業家創造良好的環境。 我查看了包括音像在內的各種資料,從會場的中文標志、高規格安排曾培炎副總理的致辭,到數量眾多的關于中國的研討會(關于中國的研討會數量大大超過關于包括印度在內的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研討會),本屆論壇的中國熱可見一斑。 大家怎么看中國龍和印度象 主持人:那么對中國和印度的崛起,與會者都有哪些評價? 徐千惠:從不同渠道得到的有關會議的信息看,無論是在私下討論還是正式議程中,與會者對于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長速度之快都表現出相當的敬畏,特別是對其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從銅價到全球汽車業乃至北美的白領職位,幾乎都受影響。對于中國龍和印度象,歐洲的與會者在敬佩之余,也感到詫異。 而經濟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非比尋常。這兩個國家雖然增長速度有所不同,但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都已經慢慢融入了世界經濟的主體。而直到最近,都沒有發生任何引起西方(金融)世界恐慌的事件,這是值得研究的。同時,據估計這兩個國家在今后20年中經濟仍將保持持續較快增長,這樣一種態勢最終將可能改變世界經濟力量的格局。 蔡軍輝:是的。相當有意思的是,在論壇設計的針對與會企業主管的問卷采訪中,共7個問題,其中有2個與中國崛起有關。比如,中國和印度是如何重新定義世界經濟新秩序的?貴公司如何回應他們的崛起?可見,中國在問卷設計者心目中的分量,從采訪問卷中就已一目了然了。 而從企業的角度看,企業是很現實的。對中國和印度的崛起,企業界更多地會從投資的角度來觀察有沒有機會。美國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Ernst&Young首席執行官JamesTurley在回答問卷采訪時稱,中國和印度快速的增長已使它們明顯成為外國公司愿意投資的地方。這不僅是因為它們的低成本和巨大的國內市場,中國和印度正在飛快地轉型,它們的人民的潛力看上去是無限的。"我們期望在隨后的數十年里,我們在中國的事業將成為公司最大的部分"。 人們不僅看到微觀的機會,也從地緣經濟的角度談這個問題。論壇全球議程總監JonathanSchmidt在接受采訪時稱,中國和印度的崛起正在每一個方面改變著這個世界。通過增強和中國的貿易與投資關系,過去20年里非洲大陸正在享受著歷史上最高速的經濟增長。當然,中國的影響遠超出非洲,它正在改變世界的消費模式、商品市場、亞洲的安全格局和全球的資金流動。中國的崛起是將來數十年內最重要的變化。 中國:讓非洲伙伴欣慰 主持人:說到非洲與中國的經濟關系,好象也是本次論壇上大家談得比較多的一個話題吧。 蔡軍輝:是的。非洲擁有豐富的原油、天然氣、木材、礦產;中國對這些原材料不斷的需求,使得雙邊貿易快速增長。同時,中國對非洲的投資也在不斷增長,相比之下非洲對中國的出口則增長了10倍。 對此,穆桑比克總統表示,歡迎中國人的到來。因為(中國人的)投資和項目,尤其是基建項目,幫助我們減少貧困問題。而美國亞利桑拿州國會議員JimKolbe認為,日益增長的中非貿易不是威脅。這對中國、非洲和世界都是有益的。 非洲發展銀行主席DonaldKaberuka稱,"人們歡迎中國在非洲出現,因為中國是主要的捐助者,中國較少地介入非洲內部事務。我們可以向中國學習如何制定貿易政策,如何實行從低收入到中收入,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技巧和其他會很快見成效的東西。" 現在,中國哪些方面引人關注 主持人:那么,與會人士對中國哪些方面特別關注呢? 蔡軍輝:我想大致有以下這幾方面的話題,引起了較多共鳴。 一是中國的崛起。論壇首日,在"中國的崛起"的研討會上,與會者認為:中國將維持每年約10%的高增長率。人民幣的升值和采用更加靈活的貨幣政策將會循序漸進。中國將繼續尋求向海外進行有策略的能源投資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要。中國公司將繼續投資國外并尋求購買全球品牌。中國政府將繼續拉動內需,增加諸如私有股本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投資渠道以降低目前國民的高儲蓄率。 香港第一東方投資集團總裁Vic-torL.L.Chu表示,主要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的商業地產仍具有投資前景。基礎設施的投資將提供長期穩定的回報。 二是中國走向世界。中國需要刺激國內需求以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摩根斯坦利首席經濟學家StephenS.Roach說,當許多中國公司走出國門進行投資、收購和在這一過程中獲取管理經驗的同時,應瞄準國內市場,這才是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美國Bain&Company公司主席OritGadiesh女士指出,中國人很在意品牌,但是很少有享譽海外的中國品牌。中國公司可以在專注國內市場的同時,采用購買海外品牌的全球戰略,并把它打造成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品牌。OritGadiesh女士認為這可以在高科技領域率先實現。 三是中國的銀行業。中國銀行業的高呆賬率與指令性的貸款政策曾經是投資者最為關切的問題。中國銀行行長助理朱民指出,隨著中國的商業銀行為準備上市而進行的改革,這些問題已經得到改善。目前國內和外國投資者關切銀行業的問題包括:將改革推行到各分支銀行;解決潛在的房地產"泡沫";改變銀行機構的文化。 此外,與中國直接相關的研討會還包括:"2006年的突破性思維:中國作為環保實驗室","中國持續增長","中國和世界:2025年情景","中國和印度對自然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等等。 達沃斯:今年遺漏了什么 主持人:本次論壇還有哪些值得一談的地方? 徐千惠:這里或許需要提一下參會的幾個主要費用數據。一般而言,參會的每個公司都要支付3萬瑞士法郎的年費(約23536美元),同時每位參會成員需要交付2萬瑞士法郎的入場費(在這次短短四天中,世界經濟論壇就已經賺了2000萬瑞士法郎)。如此昂貴的費用是很令人思索的。 而在達沃斯,今年最令人遺憾的是東亞國家和地區經濟體的嚴重缺席。這些國家和地區在過去幾十年里曾經并且繼續在今后影響著世界經濟力量的布局。如日本,韓國等經濟體催生了那些挑戰西方經濟霸權的公司,幾乎涉及到每個產業。 東亞以及東南亞國家奇跡的創造者在這次達沃斯會議的低調與中國和印度的過度曝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許這種缺席在某種程度上是被誤導的,因為今年的達沃斯論壇組織者把日期恰好定在了農歷新年期間,此時一半的亞洲國家都在放假過年,而另一半的運作速度也比平時降低了一半。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