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銀行 > 工行上市進行時 > 正文
 

工行引入外資一波三折 高盛安聯運通如愿參股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6日 03:46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上海證券報 記者 禹剛 唐昆

  工行引入境外戰(zhàn)略投資者的工作終于趕在除夕前一天完成。與十個月之前的安排幾乎一樣,高盛、安聯和美國運通組成的投資團1月27日如愿購入工行10%的股份,成為中國最大商業(yè)銀行的股東。唯一不同的是,他們37.8億美元的出價比五個月前提高了5%。相比中建兩行,工行的財務重組、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等時間較短,但同樣充滿“山重水復”的曲折故事…

  北京消息工行與高盛投資團簽署合作協(xié)議,此舉不但是三大國有商業(yè)銀行迄今所引入最大的戰(zhàn)略投資者,也是中國金融領域迄今所引入的最大一筆境外投資。根據協(xié)議,戰(zhàn)略投資將通過購買工行新發(fā)行的股份完成,高盛將派駐一名董事。此前獲準以100億人民幣參股工行的社保基金,目前尚未有入股工行的最新消息。

  出價節(jié)節(jié)攀升

  以此價格計算,投資團每股出價約為工行上一財年資產賬面價值的1.22倍(市凈率),這一估價高于去年8月投資團簽署入股備忘錄時的36億美元。

  工行協(xié)議簽訂前的兩周,中行也敲定了最后一個戰(zhàn)略投資者淡馬錫。而蘇格蘭皇家銀行等四家投資者向中行的出價為每股人民幣1.18元,市凈率約為1.2倍。去年8月份美洲銀行和淡馬錫入股建行時,出價分別是賬目價格的1.15倍和1.19倍。

  境外戰(zhàn)略投資者對國有商行的出價在節(jié)節(jié)上升,在“銀行賤賣論”和“中國銀行沼澤”的說法引發(fā)廣泛關注的大背景下,國有商行的改革進程并未停下來,而國際投資者對中國銀行業(yè)的興趣也依然不減。

  投資團與工行簽訂的入股協(xié)議還需要銀監(jiān)會的最后批準,諸多細節(jié)尚沒有對外公開。但據透露,投資團對10%的股權劃分如下:高盛投資25.8億美元占7%,安聯出資10億美元占2.5%,余下0.5%的股份由運通出資2億美元購入。

  從已知的信息來看,三家投資者都承諾將與工行在其相關領域展開合作。其中,高盛表示將協(xié)助工行搭建規(guī)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完善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提高工行在資金交易、資產管理、公司與投資銀行業(yè)務、不良資產處置等領域的金融創(chuàng)新和產品開發(fā)能力。

  而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和最大的信用卡公司之一的安聯和運通,則分別承諾將重點與工行在銀行保險業(yè)務領域、以及在聯合發(fā)行信用卡方面的合作。

  此外,據透露,三家投資者得到部分協(xié)議條款的保證,其權益不會受到工行財務狀況突然惡化的影響,因此,投資者購入的股份有三年的“禁售期”。

  引資一波三折

  相比中建兩行,工行的財務重組、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等時間較短,但同樣充滿“山重水復”的曲折故事。

  2005年4月18日

工行股改方案獲批,5月完成了2460億元損失類資產的剝離工作,隨后的6月27日,與華融等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分別簽訂了總額4590億元可疑類貸款的轉讓協(xié)議,7月13日,工行宣布財務重組基本完成。兩個月后的8月份安永完成
審計
報告,又兩個月后的10月28日,工行股份制有限公司成立。

  而工行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的工作,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10月。時任行長的姜建清開始為引資拜會國際金融機構。去年3月,這三家投資者作出了參股工行的決定。

  隨后在去年8月30日,在合乎國際標準的財務報告經審計后,高盛等三家投資團即簽署了參股的備忘錄,計劃購入10%的股份。

  與建行引入美洲銀行、中行引入蘇格蘭皇家銀行不同,工行瞄準的戰(zhàn)略投資者沒有大型的零售銀行,工行希望引入的投資者能加強其投資銀行、銀行保險和信用卡業(yè)務,實現業(yè)務互補避免同質化競爭。

  但在交行和建行海外上市后,受“銀行賤賣論”的影響,工行的引資工作似乎出現波折,并傳出阿聯酋和科威特兩家政府機構打算出資10億美元入股工行的消息。在去年末今年初,市場一度傳言工行要求投資者加價,而高盛等投資者有意退出。

  不過,引資之路最終還是“柳暗花明”,簽署備忘錄后的5個月,工行終于完成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的進程,可以全力以赴準備下一階段上市的工作。


發(fā)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3,900,000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