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家券商去年虧損19億 中金拿走47%利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5日 02:34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
經營業績兩極分化利潤向大券商集中 上海證券報 記者 李劍鋒 截至昨日,作為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成員的67家證券公司,除上市公司中信證券、宏源證券,以及正在進行重組、被托管或已關閉的17家券商外,其余48家均已披露了未經審計
中金拿走47%利潤 已披露年報的48家券商包括了14家創新類、9家規范類券商及申銀萬國等大證券公司,基本上代表了證券公司中的核心資產。2005年末,這48家公司所有者權益總計518.52億元,資產總額1795億元,比2004年末縮水107億元。 2005年,券商經營業績兩極分化明顯,利潤向少數大券商集中。統計顯示,22家盈利券商實現利潤總額12.4億元,而凈利潤排名前5位的券商就實現利潤9.32億元,占比75%,其中中金公司一家就實現利潤5.88億元,占全部利潤額的47%。 與此同時,26家虧損券商總虧損額為31.32億元,虧損額居前的5家券商總計虧損21.34億元,占比68%。大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自營差價收入不理想、費用較高成為券商虧損的主要原因。另外,中信證券預計去年凈利潤上升幅度超過50%,宏源證券預計2005年扭虧為盈。 去年,券商經紀業務收入總額受行情影響出現較大下滑,48家券商手續費收入從2004年的84.92億元下降到67.05億元,下降幅度21%;證券承銷收入總額受中金公司業績大增影響,從上年的14.95億元增長到20.89億元,上漲40%,如果扣除中金公司因素,則證券承銷收入總額從2004年的11.67億元下降到6.91億元,下降41%。 48家券商持股162億 2005年,48家券商的自營證券規模和自營股票規模均出現一定程度萎縮。其中,自營證券規模從2004年末的320.82億元下降到去年末的242.33億元,下降幅度24%;自營股票規模從195.37億元縮減到161.5億元,減少了17%。與之相對應的是,券商自營證券差價收入大幅下降,從2004年的正值下降到去年的-10.14億元。 在券商2005自營差價收入排名中,紅塔證券、東方證券、西部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等繼續名列10強,其中,西部證券自營業務利潤已連續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與此同時,一些券商去年還逆市增倉,如東方證券自營股票規模從年初的11.62億元增長到年末的14.76億元,廣發證券自營股票規模從5.1億元增長到13.49億元,招商證券自營股票規模從2.63億元增長到5.77億元。除了自營差價收入外,券商自營業務收益還反映在投資收益和轉回資產減值損失兩項目上,如國聯證券去年自營證券差價收入為負,但轉回資產減值損失后自營業務還是實現了盈利。 創新業務收益顯現 剛剛起步的權證創設業務為創新類券商的利潤做出了重要的貢獻。2005年,投資收益超過1.1億的券商包括了國泰君安、廣發證券、光大證券、長江證券、華泰證券、海通證券等6家,全部是創新類券商。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投資收益中應該包含了相當一部分權證業務收入。另外,一些創新類券商的受托投資管理業務效益逐步顯現,招商證券實現收益5099萬元,國信證券實現收益2458萬元,中金公司實現收益1803萬元,廣發證券實現收益453萬元。 在管理層把證券公司做大做強的理念下,2005年也成為證券行業大規模重組之年。作為銀行間拆借市場成員,華龍證券、華安證券、湘財證券、中富證券、金通證券、中關村證券、天一證券、北京證券等8券商均表示,公司目前正在進行重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