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風險防范亟待破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2日 08:26 中國證券報 | |||||||||
本報記者黃憲奇 去年年底以來,銀行間資金寬裕狀況出現加劇之勢。在資金運用渠道有限的情況下,大量的富余資金涌入債券市場和貨幣市場,造成了各期限債券收益率的嚴重透支,債券市場的風險防范亟待破題。
近年來,在宏觀調控和銀行改革等因素的作用下,存款金融機構出現了存貸差不斷擴大、存貸比不斷下降的現象。去年年底以來,金融機構的這種資金寬裕出現了加重之勢;截至2005年11月底,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差已經達到了9.2萬億元,存貸比則下降到了67.8%;目前金融機構的資金寬裕狀況進一步加劇。這說明金融機構貸款業務對資金的消化能力已經非常有限,有大量的資金需要尋找出路;而在目前的情況下,富余的資金只能投資債券市場。由于債券市場規模小、收益率也已經降至較低水平;存款金融機構已面臨較大的資金風險,急需減壓。 擴容是化解債市風險重要途徑 金融市場的不完善,特別是以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為主體的直接融資市場發展不成熟是造成當前銀行資金泛濫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快直接融資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2005年以來,債券市場最大的突破就是,以短期融資券和資產證券化為代表的一系列金融創新取得突破。由于短期融資券既節約企業財務費用,又給貨幣市場提供高收益產品;在銀行間市場該產品已形成燎原之勢,樂觀估計,年底該產品的規模將達到6000億。而資產證券化無論在節約長期融資成本方面,還是在盤活銀行信貸資產方面都蘊涵著無窮的潛力;業內預計該產品年底將完成2000億的發行規模。另外2006年,企業債的發行規模也將大幅提高,加上去年第二批的608億額度,全年企業債的發行規模將突破1500億。以商業信用債券為主的擴容,將大大緩解目前債券市場供不應求的矛盾,債券市場收益率過低的現象也有望改善;另外資金通過基金等形式介入短期融資券和資產證券化市場,加速銀行資金“脫媒”,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金融機構的資金泛濫。 緩解外匯占款壓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業內人士公認,外匯占款投放過多是導致金融機構資金泛濫的重要原因,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降低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日前央行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的公告,引入詢價交易方式、做市商制度等,市場認為這將在深化匯改的同時減輕央行購買外匯的壓力,更利于形成真實的交易價格。而在此之前,央行針對外匯儲備壓力采取了開放外匯管制、掉期操作等靈活機動的措施;另外中美兩國基準利差的擴大,對緩解央行外匯占款投放的壓力都較好的效果。 國海證券的楊永光認為,“篤信”人民幣匯率被低估是熱錢投機的根本原因,央行在應對熱錢投機上手段可以更為靈活,通過干預即期外匯市場,造成人民幣兌美元的雙向波動,而不是逐漸升值的單邊波動,甚至可以通過“宣布人民幣貶值”的作法來打擊投機人民幣的行為。同時,央行還可以通過控制外資流入速度、增加國內企業和銀行的持匯頭寸、干預遠期外匯市場等手段,來影響市場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 分流資金是當務之急 業內認為,2006年金融機構資金增長的速度可能會大于債券擴容的速度。因此,對債券市場而言,分流資金就成為當務之急。資金分流的根本途徑是刺激消費,降低儲蓄率,大力建設國內的社會保障體系。楊永光認為,由于中國的經濟增長依賴于對美國的順差,這就意味著就此問題與美國的談判中,中國沒有優勢,因此中國持續的貿易順差是不可能持續的。唯一的辦法只有提高中國的內需水平。要做到這一點則必須解決中國結構性的矛盾,必須解決個別行業供小于求的問題,即醫療、社保、住房等問題,這就是為什么周小川提出要用外匯儲備大量投入到國內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當中去的原因所在。 之所以中國是世界上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儲蓄率高達46%),是因為居民對未來謹慎性的存款數量較多。雖然農民的收入在近幾年增長較快,超過了10%的水平,但是由于目前沒有解決好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因此農民的收入增長難以抵消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的需求,結果,在社保體系完善之前,農民的需求無法啟動。 一位基金行業的研究人士認為,下調存款利率也不失為一種選擇。雖然人民銀行在2004年10月底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同時,已經允許人民幣存款利率下浮,但是由于多種原因的制約,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家機構采取存款利率下浮的措施,這就使得唯一能夠緩解金融機構資金壓力的政策難以發揮效應。擴大直接融資的結果就是銀行的盈利能力降低,適當時候由央行統一降低存款利率,將直接改善銀行的經營狀況。 楊永光甚至認為,有步驟、有限制他引銀行資金進入股市也是分流資金有效途徑。由于目前房地產行業已經出現過熱,放寬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無疑火上澆油,而股市則不然。在允許銀行開設基金管理公司的同時,適當放寬銀行資金進入股市的限制將有利于股票市場活躍,上市公司的融資活動也將越發增多。 另外,大力發展金融衍生產品也刻不容緩。目前,買斷式回購和遠期交易等新的交易方式已在銀行間市場成功運行,債券期貨也在醞釀當中。這些新的衍生產品和交易方式將豐富債市的做空機制,使得投資者在市場下跌時也能夠贏利,同時也為投資者化解當前債市風險提供了重要途徑。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