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6年處置9368億 資產管理公司06年能否浴火重生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9日 07:37 經濟參考報

  2005年12月28日,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信達資產管理公司首次發布系列《金融風險研究報告》,從不同角度回應了2005年初市場對四大資產公司的種種質疑。2005年初,國家審計署公布了對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審計報告,該報告對資產公司在處置不良資產的過程中5種問題提出了批評。一時間,資產公司處于輿論責難的風頭浪尖之中,而關于資產公司是否存續的討論也貫穿于整個2005年。

  盡管財政部2005年底明確表示,資產公司將繼續存在。但各資產公司2006年處置不良資產的業績和能否順利商業化轉型,則是其以后能否繼續生存的根本條件。2006年,將是決定資產公司生或是死的一年。

  6年處置9368億是快還是慢?

  這份系列研究報告稱:“自1999年信達、東方、

長城、華融四家資產管理相繼成立以來,截至2005年6月底,資產公司綜合運用清收、訴訟、破產、債務重組、債轉股、拍賣、招標、債權轉讓、租賃、合資、
證券
化、信托、證券承銷和推薦上市、重組等多種手段,已處置不良資產(含債轉股)9368億元,處置進度近70%(1999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定向對四大資產公司剝離13939億元不良資產)。”

  2004年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分別向東發、信達剝離1993億元損失類貸款,并組織四家資產公司對2787億元可疑類貸款競標,同年信達收購交通銀行640億不良資產;2005年,向華融剝離了工商銀行2460億元損失類貸款,四家資產公司競標工商銀行4590億可疑類貸款。從1999年成立以來,四家資產公司共持有26409億元不良資產,減去已處置的9368億元,四家資產公司手中還有17041億元存量。

  2005年初市場對資產公司資產處置費用高、資產處置回收率低等問題的批評。

  信達資產公司的這份報告稱,“資產處置進程與回收率密切相關,在國際上也存在回收率優先還是處置進度優先的選擇問題。”言下之意是,要高回收率就要放慢回收速度。

  報告指出,“客觀評價資產公司回收率高低,需要分析資產處置目標、資產質量和處置環境。”報告進而指出,資產公司可以做到最大限度保全資產、減少損失,但在不同改革階段,國家對資產公司的要求(盡快處置、支持國企脫困、維護深惠穩定、維護社會信用)就可能和資產公司經濟利益最優原則產生沖突;報告還指出,接受資產質量普遍很低,使得其處置回收率相應較低。

  報告試圖用低資產質量和國家宏觀目標優先的取向,在“不快”的處置進程和“不高”的回收率之間找到合理的解釋。無論四家資產公司處置的進度是快還是慢,回收率是高還是低,面對政策性不良資產即將處置完畢的現實,各資產公司能否商業化轉型直接關系到其生死存亡。

  2006年資產公司能否浴火重生?

  由于政策性不良資產總量逐漸萎縮,依賴這種業務隊資產公司而言不是長久之計。處置完結后,如果不能找到合理的轉型方向,將來會被淘汰。

  2005年底,財政部對資產管理公司的轉型明確表態:一,區別對待,分別應對,轉型方向、定位由各家公司根據自身情況尋找;二,在政策性不良資產處置完結后,財政部將給四大AMC一個過渡期和相應的政策,過渡期后,仍沒有出路的公司將由其他公司兼并或關閉。

  實際上,四家資產公司早在此前就已為自己的2006年完成政策型資產處置之后的存續以及發展方向有了不同的嘗試。

  2004年6月,中行、建行可疑類貸款在四家資產公司間實施招投標,這標志著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由政策性剝離轉向商業化收購的重大轉變。

  而此前,信達、華融等都涉及多次托管券商。2004年,華融托管德隆系機構,信達托管了漢唐證券和遼寧證券,東方托管興業證券,這意味著資產公司在市場化業務上有一個新的內容。

  在托管問題券商期間,華融、信達、東方資產公司都借此向托管組申請券商牌照(收購托管券商)。現有消息尚未表明資產公司的這種申請尚未得到

證監會的批復。

  2005年工商銀行7000億損失類不良貸款和可疑類貸款在四家資產管理公司間進行招投標,標志著資產公司全面開展了商業化收購業務。

  此外,資產公司還接受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企業和給政府部門委托,開展了不良資產的委托代理業務,拓寬了業務范圍。

  信達公司的系列報告指出,“目前,有關部門允許資產公司開展追加投資、委托代理和商業化收購三項業務,但并沒有從體制上明確資產公司的未來發展問題。”同時,該報告也顯示了資產公司所希望的一個方向“發展成為以不良資產服務為核心業務、兼具投資銀行功能的市場化專業金融機構”。

  盡管資產公司極力去拓寬自己的市場化業務,但目前的市場化內容還是很狹窄。有評論說,“資產管理公司的發展首先要看政策性業務的完成。政策性業務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商業化發展無從談及。”

  事實上,四家資產公司在2006年里,不但要處置剩下的30%政策性不良資產,還要完美作答財政部的“考卷”,任何一項沒做好,都將使得自己身陷險境。

  2006年,資產公司能否重裝新生?財政部的考題固然重要,資產公司的能力卻是最為重要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0,9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