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分置改革:2006年將迎來決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8日 16:31 新華網 | |||||||||
增持承諾成為第二批試點的亮點,同時也令上市公司大股東感到最為尷尬 股權分置改革進行得轟轟烈烈。 這場改革涉及中國7000萬股民、1400余家上市公司、131家證券公司、近50家基金公司,以及眾多證券服務機構。牽一發而動全身,何況這場改革并非只牽一發,而是一場規模空
新政在過去的8個月,證監會、國資委等政府部門在股權分置改革上傾注了極大的心血和熱情。繼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之后,各種與股改相配套的意見、操作指引陸續出臺。 經過國務院批準,證監會4月29日發布了《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5月9日,證監會確定清華同方、三一重工、紫江企業、金牛能源等四家上市公司作為首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公司。 5月15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股權分置改革不僅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件大事,也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開弓沒有回頭箭,必須搞好。” 尚福林的講話,向市場表明了政府的決心。5月30日,證監會、國資委聯合發布《關于做好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為改革試點工作的平穩推進提供有力支持。 5月31日,證監會宣布第二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啟動。隨后,證監會在6月3日明確表示,包括IPO和再融資在內的融資行為暫停。6月6日,上證綜指跌破1000點。當日,證監會公布《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擬允許上市公司回購股票。 從此政策出臺的時機來看,顯然是為了活躍證券市場。6月13日,財政部錦上添花,聯手國稅總局發布相關通知,股息紅利減半納稅,股改免印花稅和所得稅。 國資委也是積極支持股改,6月17日出臺了《國資委關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改指導意見》。此舉被市場解讀為國資委助力股權分置改革的重要表態。6月21日,也即第二批42家股權分置改革試點企業名單公布的第二天,國資委又火速召集名單中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負責人進京,安排股改各項工作。 7月中旬,《上海證券交易所權證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出臺,權證重現中國證券市場。7月底,國務院召集部分省市相關負責人召開股改會議,要求各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當地上市公司進行股改。上海隨后表示,上海各類上市公司要在8月15日之前推出股改方案。7月中旬到9月中旬,是股改行情最輝煌的一段時光,股指從千點起步,上漲近20%。上海本地股更是漲幅驚人,不少股票股價翻番,有的甚至上漲了三四倍。 在第二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結束以后,證監會、國資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商務部等五部委8月23日聯合發布了《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9月12日,全面股改首批40家上市公司名單公布,從此拉開了全面股改的序幕。 舊事有一些話語,有一些事情,對于回顧中國股權分置改革,是值得人們銘記的。 股改剛開始,市場上就傳出“豬論”,大股東優勢心態在此論中一覽無余。三一重工是首批試點公司之一,投資者對其方案不太滿意。該公司董事長梁穩根卻說:“一頭大豬帶著一群小豬,墻上掛著一桶豬食,如果大豬不把豬食拱下來,小豬就一點都沒得吃。現在,大豬將豬食拱下來了,一群小豬就開始鬧意見,要求得到更多,這怎么行?” 必須認識到,進行一項前所未有的改革,是非常不容易的。 12月19日,招商銀行公布了歷時三個月溝通才形成的股改方案。據悉,招行非流通股股東多達101個,而且分布在全國各地,這些股東多數屬于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需要層層上報審批,僅省級以上國資委就達15個。 又如,長江電力在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兩個月中,公司管理層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與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進行了200多場投資者溝通會。 上市公司大股東股價增持承諾成為第二批試點的亮點,也成為方案能夠順利通過的重要籌碼。但是,股市下跌,市場的力量沛莫能當,增持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最尷尬的承諾。 古人一諾千金,寶鋼一諾40億。因支付對價較少,寶鋼承諾,若兩個月內,寶鋼股價低于4.53元,寶鋼將投入20億增持股份。其后,寶鋼再次承諾,兩個月屆滿后的六個月,再投入20億增持,除非股價不低于4.53元或者上述資金用盡。 8月25日,G寶鋼股價跌破增持限價4.53元。截至12月23日,G寶鋼股價始終低于增持限價4.53元。投資者對大股東是否真的投入了40億增持表示懷疑,寶鋼處于尷尬境地。 尷尬者絕非只有寶鋼。G廣控、G韶鋼等一批股票也有類似增持承諾,而股價同樣低于增持限價。在股改過程中,除了尷尬,還有一些鬧得沸沸揚揚的丑聞,比如“投票門”。 10月下旬,中信證券南通如皋營業部擅改投資者股改方案投票事件被揭露。隨后,更多的賄票事件,以及營業部代投票事件相繼被揭露。 這種現象引起管理層重視。在證監會11月16日的會議上,證監會主席助理姚剛強調,嚴禁操縱投票結果,防止“投票門”事件的發生,一經查出嚴肅處理。得失據悉,一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費用少則三五百萬元,多則近千萬元。按每家500萬元的標準保守估算,1400多家上市公司共需70億元,而這些費用多數是由所有股東平攤。除了上述直接成本,還有不少間接成本難以估算。 管理層已明確再融資與股改進程相結合,完成股改上市公司優先安排再融資,股改未過半的省份不能再融資。如此,為了再融資,上市公司必須股改,地方政府也會全力支持股改。 從9月12日到12月23日,已經公布了全面股改15批上市公司的名單。以這樣速戰速決的方式推行股改,到2006年年中所有上市公司都將完成股權分置改革。 理論上,股改完成后,再融資將不再存在阻礙,新股發行也將開閘,而大股東非流通股成為流通股后亦可套現,證券市場面臨三重擴容壓力。顯然,股權分置改革的風險被后置了。 不過,股權分置改革的重要意義也毋庸置疑。必須承認,若非最初股權分置的制度安排,消除了當時對國企控制權的顧慮,中國股市甚至不可能興建。這場改革不僅有助于中國資本市場功能全面發揮,而且將加速中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的進程,同時也將推動大型國企上市公司的改革。 可以預見,2006年將迎來中國股權分置改革的決戰時刻。(方亮)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