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記者手記 穩步推進市場化進程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4日 08:21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申屠青南

  “穩定”,是記者在采訪中聽到最頻繁的詞,政府官員強調以保持煤價穩定為目標,電力企業希望2006年電煤價格總體穩定,漲幅不要太大,連煤炭企業也同意穩定煤價,表示考慮電力企業的承受能力,電煤價格上漲不會一步到位。

  甚至連濟南街頭也顯得“穩定”。雖然濟南市政府預計有10萬人參加此次煤炭產運需銜接會,但出租車司機李師傅卻說他沒感覺,“至少交通沒堵,生意也沒怎么增加”,他告訴記者,濟南舉辦糖煙酒交易會時,人多得常常幾個人“拼車”,“可能這次開會的都是有錢的老板,自己帶著車”,李師傅猜測。

  穩定的背后是市場之手的調配。

  作為本次銜接會兩大看點的價格和運力改革,核心就在市場化。國家取消對電煤價格臨時性干預措施,由煤電雙方自主確定交易價格;鐵路運力配置也不再簡單翻版,而是把重點運力向大礦、大用戶集中,將零散的小用戶和運輸推向市場,這也杜絕了過去有些礦區停產了卻依然分配到重點運力的“笑話”。這兩項改革意味著目前我國唯一帶有計劃經濟色彩的訂貨模式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整體的市場化程度得到推進。

  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工業產品市場定價,已由1978年的3%發展到2005年的95.6%,只有4.4%產品價格尚未放開,其中包括電力和電煤價格。煤炭受下游產品的限制,名義上從1993年逐步放開,實際上是“放而不開”,電煤市場一直處于“計劃煤”與“市場煤”的雙重價格體系之下。實行政府指導價的計劃煤,占煤炭總產量的60%;其余40%的

煤炭價格則趨于市場化。

  而我國的電力價格卻一直按照政府指導價執行,被稱作“計劃電”。專家認為,由于政府部門在煤電價格之爭中的協調乏力,導致了所謂的“電荒”和“煤荒”。

  市場價格機制是合理配置資源作用的有效途徑,政府推進市場化改革的范圍也不限于煤炭資源,而是所有的資源和

能源類產品。

  我國是一個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人均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可采儲量分別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4.3%和55.4%。理順資源價格體系,以此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將是未來的改革方向。此次電煤價格改革,以及之前的天然氣漲價,只是理順資源價格大戲的序曲。按照

國家發改委的部署,2006年還將在理順土地、水等資源價格上大做文章。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