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信系最后救命稻草崩塌真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4日 01:49 第一財經日報 | |||||||||
內部人士透露,金信信托挪用資金并造成虧損的主要是權屬不清的單一信托共58.23億元 本報記者 麥文 發自上海 金信信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信信托”)被停業整頓后,其債權人集中上門登
金信信托內部人士昨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因為牽涉的金額巨大,金信信托注冊資本已經嚴重資不抵債,可能破產清算,但其從2000年陸續參股的子公司將不受影響。 六個月后面臨重組 金信信托前身為金華市信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2月,在2002年4月15日獲得重新登記,目前公司注冊資本金為10.18億元。截至2005年9月30日,金信信托固定資產26.38億元,信托資產82.50億元,其中集合資金信托23億元,單一資金信托58.23億元。 金信信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金信信托挪用資金并造成虧損的主要是權屬不清的單一信托(共58.23億元)和部分資金被挪用的“雙龍房地產投資項目”集合信托項目計劃。 由20名中國建銀有限責任公司員工組成的金信信托停業整頓小組表示,符合收購條件的個人信托權益將按有關政策規定進行收購。 此外,停業整頓小組表示,對權屬清晰的其他集合信托項目和按信托法規范運作的單一信托項目,將加強管理,封閉運行。待集合信托項目結束后,再按收益情況和信托合同約定條款,對財產進行分配。 2005年9月、10月,金信信托掌門葛政與當地政府初步達成了重組金信信托的增資計劃:兩級政府各出資10億元,一共20億元,用來填補金信信托的漏洞。該內部人士表示:“葛政一開始就希望浙江省地兩級政府啟動20億元來填金信信托的窟窿。事實上,金信信托的窟窿應該達到三四十億元。” 該內部人士表示:“金信信托的注冊資金難以承受三四十億元的虧損。浙江省政府和銀監會出面干涉,肯定會拿出資金來解決問題,避免出現支付危機。通過清算,債券人償付問題解決后,金信信托就變成了一個空殼。金信信托可能會破產重組。葛政如果離開,金信信托的核心也就不存在了。” 事實上,建銀并不打算啟用金信信托子公司的相應股份。停業整頓小組表示,停業整頓是為了推動重組。金信信托違規經營嚴重,若需進行增資擴股和資產重組,必須對其實行停業整頓。 汪曉峰背后的真正老板 北京一位熟悉葛政的證券業資深人士表示:“葛政沒有什么文憑,但是敢干,在地方上也有很深的人脈,以前幾次金融和信托業的整頓,他都過關了。但這幾年市場監管比較嚴厲,當年的窟窿就捂不住了。” 他透露,葛政在陷入困局后,想金蟬脫殼。2004年底,香港資本市場的“能人”、當時在新鴻基證券任高職的汪曉峰現身,汪曉峰后來出任金信董事長,并導演了一幕“蘇格蘭銀行注資金信”的鬧劇。 一位與汪曉峰相熟的市場人士告訴記者,葛政同意汪曉峰任金信“董事長”的條件是能夠為金信信托引來資金。去年7月13日,曾有媒體爆出一條重大新聞:蘇格蘭銀行以4.975億元人民幣入股金信信托,成為其最大外資股東。但不久該新聞被證偽,“金信引資”不僅與蘇格蘭銀行幾無干系,且外方投資主體“蘇格蘭泛盈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徒具空殼,外資股東投資尚未到位,其余投資尚待汪曉峰本人籌措。 本報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其實汪曉峰并非入主金信信托的真正老板,他背后的老板是香港科維控股(資訊 行情 論壇)(0586.HK))主席劉學林。 上述證券業資深人士透露:“劉學林是在深圳做玩具起家,號稱‘玩具大王’,后到香港。” 知情人士透露,“劉學林和汪曉峰確實想拿下金信系,整合包裝后再推向海外。但是進去查賬后發現問題太多,加上自己的實力不夠,融資也不到位,最后決定放棄。葛政沒有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能向金華市匯報。起初,金華市和浙江省有關方面有過向金信信托注資的想法,但覺得還是填不了窟窿,最后向中央監管部門報告。而監管部門的態度非常堅決,金信信托終于轟然倒塌。” 特別聲明:此稿件為第一財經日報授權新浪財經獨家網絡發布,如需轉載請致電新浪財經,新浪財經保留此稿件的網絡版權及法律追訴權,未經許可擅自轉載者一切法律后果自負!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