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聚焦新股重發 > 正文
 

未來主板是否在香港 A股市場呼喚優質藍籌回歸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5日 10:11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劉欣然 北京報道

  中國未來的主板市場在香港?這是今年縈繞整個資本市場最擔憂的話題。

  從去年的交通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到今年的神華集團和建設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本來打算要做A+H的優質大盤股紛紛放棄國內市場,轉而只在香港上市。

  交通銀行、神華集團、建行,這些大型優質藍籌本來鐵定要做A+H,最后與國內投資者失之交臂只是因為進行

股權分置改革后國內市場停止融資。

  業內人士認為,融資功能的停止,使從去年就開始討論的A股市場邊緣化的情況更加惡化。

  國內資本市場令人費解的幾個問題在于:

  其一,發展了十幾年的資本市場,1300多家上市公司,只有300家具有投資價值;

  其二,國內有幾萬億的居民儲蓄,資本市場上總有投資者擔心,由于發大藍籌對資金抽血導致市場下跌;

  其三,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似乎與國內資本市場和國內投資者無關;在其他交易所激烈爭奪上市資源的同時,國內監管者卻常常以控制新股發行節奏來降低籌資壓力,調節指數漲跌,甚至為了完成股權分置改革不惜停止資本市場最重要的籌資功能。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中國研究部主管陳昌華認為,目前的A股市場最缺乏的就是投資者信心,市場需要有一部分好的公司進入,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實際上A股市場就不愁資金的問題,擴容本身不是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爭取將這些優質大藍籌留在國內市場,是解決國內市場低迷、改善上市公司結構和質量的最好辦法。

  A股對決H股

  曾幾何時,當國有大型企業開始到A股市場上市融資時,香港股市驚呼,其作為中國企業主要融資渠道的功能將很快消失。這種憂慮在2000年1月寶鋼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試圖在香港上市失敗而轉到內地發行A股時達到了頂點。

  斗轉星移,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董事總經理陶冬說,“三四年以前我聽到香港的股市一片狼來了的聲音,因為香港的股市會被A股邊緣化,這次我過來在北京聽到一片狼來了的聲音,認為A股持續低迷,可能被香港邊緣化。”

  2003年11月,香港聯交所在北京君悅大酒店大肆慶祝其北京辦事處開張,國內一位投行老總深感憂慮地說:“人家都打到咱們家門口來了。”

  2004年,深滬新股募資額創1997年以來最低,深滬兩市發行的98只新股共募資353.46億元。我國內地企業2004年海外IPO募資總額首度超過國內A股市場,僅香港上市的33家內地公司的募資額已高達500億港元。2004年H股的籌資額較2003年同比增長了130%。

  再看今年的數據,截至今年11月30日,境外上市外資股籌資額已經達到198.54億美元(約1600億元),這已近3倍于2004年A股股票籌資總額。

  2003年,中國人壽(資訊 行情 論壇)、中國人保、首創置業(資訊 行情 論壇)、中芯國際(資訊 行情 論壇)等重量級國有企業相繼在境外上市;2004年,中國石油、蒙牛境外上市,2005年,交行、神華和建行先后在香港上市。優質大盤股的“流失”,使國內的資本市場面臨“邊緣化”的趨勢似乎愈演愈烈。

  一家QFII公司的人士說,“一個國家的交易所不需要太多的上市公司,真正需要的是有投資價值的藍籌股,如果沒有太多的公司值得挑選,額度對我們意義也就不太大了。”

  市場呼喚大藍籌

  上證所上市公司部總監周國慶指出,優質大盤藍籌股是國家的稀缺資源,不能用老眼光來看待大盤股的上市。

  周國慶說,拒絕大盤藍籌股上市,將不能使中國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和增加財富的機會。

  一個明顯的數據是:2004年,中石油(資訊 行情 論壇)、中國移(資訊 行情 論壇)以及建行,三家公司總盈利就已達到國內A股1300家上市公司盈利總和。

  然而,這些國內優質上市公司所產生的巨大利潤更多地為國外投資者充分享受。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朱從玖發表題為《交易所在推動基金業創新發展中的作用》的演講時表示,現在市場上一提到大盤藍籌股都有一個恐懼的心理,這與國外對此的情緒有很大的反差。他認為,國內的這種心理是不正確的,一個市場如果不能吸引優質的大盤藍籌股上市,行情是走不出低迷的境地的。

  大藍籌剔除爛蘋果

  總有國內投資者擔心,發行大藍籌將抽血市場資金,“砸下大盤”。監管者也經常控制發行節奏以調節避免指數下跌。不少專業人士均對此種心態和看法表示強烈反對。

  “資金永遠都不是問題”。幾乎所有的專業人士都這么認為。躊躇滿志的QFII、亟待實現保值增值目標的社保基金、居高不下的居民儲蓄余額等等,構成中國股市現有和潛在的巨大資金規模。

  市場低迷造成投資者擔心發行大藍籌抽血,而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大藍籌的缺失又造成大量資金囤積場外不愿進場,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專家認為,優質大藍籌的發行只會激活市場,為市場帶來巨量資金。

  建設銀行在香港上市前凍結的申購資金為1300億港元,如果建行在A股市場上市,申購凍結的資金可能會大大超過此數。

  看一下歷史,南方航空(資訊 行情 論壇)在A股市場上融資27億人民幣,約合3.3億美元,雖然全額網上配售不必凍結資金,但是1.0517%的中簽率,也顯示實際有超過2560億的資金做好參加配售的準備。

  長江電力(資訊 行情 論壇)融資近110億元人民幣,約合14億美元,申購凍結資金高達4000多億人民幣,合大約3800多億港元。如果加上1.437%的中簽率顯示的網上準備參入配售的資金,就更大了。

  有理由相信,建行上市可能比南方航空,也比長江電力更有號召力。如果這樣巨額的資金發生流動,其中的幾千億匯集A股市場,以及帶來的聯動效應,形成資金合力,對推動整體市場可能是史無前例的巨大動力。

  確實,對于市場上還在的劣質股票來說,優質大藍籌的上市可能是滅頂之災。但是從中長期看,有利于境內投資者分享大型國企的發展成果,原來A股市場上的很多“爛蘋果”將會被優質資產代替,藍籌航母巨大的集聚資金能力和隨資金集聚一起提升的人氣,會形成巨大的“合力”,最終會推動市場整體向上。

  雖然大型國企股回歸會造成A股市場短線下跌,進而有可能影響到各大基金的投資績效,但基金總體上表示歡迎。

  基金經理們手握巨資遍尋市場,卻找不出幾家符合規范經營的基金管理理念的藍籌股票,使基金經理們不得不形成趨同的投資組合,不得不在受到贖回壓力時一起拋售所持同樣的指標藍籌股,使市場受到巨大打壓。“市場不會缺錢,只會缺少好的投資對象。”對此基金經理有著更深刻的體會。

  國內新股發行飽受困擾的一個因素還在于,監管者常常以行政力量阻止企業在市場情況不好時上市,這一政策的原意是減少市場狀況欠佳時的籌資壓力,但客觀的效果是嚴重的道德風險——讓股民覺得政府有義務和能力調控市場升跌,而忘記了投資者本身最終要對投資負責。

  一個正常運作的資本市場,必須具備為企業融資和為投資者提供投資渠道的雙重功能。在過去很長時間中,政府在發展資本市場時,單方面強調融資功能,對保障投資者利益的關注不夠;現在對保障投資者利益的意義強調很多,但需要明確的是,保護投資者并不等于擔保他們一定不會虧本,而是要營造一個對雙方公平的投資環境。

  新一年的中國A股市場,呼喚大藍籌,呼喚政府減少干預。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