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通寶控股股東越跌越買 大舉增持流通股為哪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0日 08:36 中國證券報 | |||||||||
江蘇天鼎 秦洪 日前,G通寶(資訊 行情 論壇)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山西國電已增持了1.78億股,占總股本的20.39%,這是截至目前非流通股股東履行股改承諾,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比例最高的。
越跌越買? 作為G通寶控股股東的山西國際電力集團在股改方案的附加承諾中就稱將擇機投入不少于5億元人民幣增持股份,隨后發生的一系列增持舉動說明了控股股東的承諾是有誠意的。公司目前已四次發布增持公告,分別為:10月31日G通寶股票復牌當日,增持G通寶股票數額達到45,655,906股,占總股本的5.23%;自11月3日至11月4日,增持數額達到44,568,427股,占總股本的5.11%;自11月9日至11月10日,增持數量為43,974,963股,占總股本的5.04%;自11月15日至12月15日增持數額達到43,808,210股,占總股本的5.02%。 有意思的是,G通寶的二級市場股價卻在增持中節節敗退,由此不難看出山西國際電力采取的是愈跌愈買的操作思路,這較G廣控、G申能等控股股東的增持具有極大的差別性。難怪有業內人士發出感嘆,山西國際電力的增持股票手法頗為老到,對二級市場股價走勢與投資者操作了解頗深。但即便如此,依然未能擺脫被深套的命運,因為G通寶最近36個交易日的加權均價為2.67元,如果從二級市場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這也可視為山西國際電力的平均成本價格,而目前其股價卻一直在2.30元左右震蕩,昨日上漲后的收盤價也僅至2.41元。看來,隨著全流通時代的來臨,資金實力并不代表著握有了股價的話語權,山西國際電力目前已持有28.80%的G通寶的流通股,也未能夠左右二級市場的股價走勢。 錯誤時間錯誤價位護盤? 而對于山西國際電力投入巨資仍未能扭轉二級市場股價走勢的原因,目前市場的主流解釋是當前機構投資者對電力股尤其是火電股極為不看好。隨著10月份的發電量增速從9月的12.7%突然降至9.4%,自2000年電力行業景氣周期以來首次低于10%,市場對2006年、2007年火電機組的使用小時頗為悲觀,尤其是對于G通寶這樣擁有年使用小時超過7000小時的火電機組的上市公司來說,更是如此。所以,火電股目前的平均市盈率為10倍,G華靖、G申能的動態市盈率更是只有8倍以下的水平。循此思路,目前動態市盈率尚高達16倍的G通寶出現如此跌勢,也在情理之中。 看來山西國際電力的增持資金,正好接下了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減倉甚至清倉的籌碼。也就是說,山西國際電力成為機構投資者在G股中的“交易對手”。出現這一情況也不奇怪,因為山西國際電力是從產業的角度(資產的價值以及長周期的盈利能力的預期)來看待G通寶的投資價值,而二級市場的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則是從火電股未來兩年機組使用小時下降缺乏成長預期性來作出自己的投資決策的。由此可見,山西國際電力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價位兌現了極有誠意的增持承諾。 不過,G通寶在股改方案實施之前,有過一波較為凌厲的漲升走勢,股價從7月18日的2.55元一口氣飚升至10月11日的4.15元,漲幅高達62.75%,而當時市場就存在著火電股使用機組下降的預期,理論上火電股在此階段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漲升。正由于此,有業內人士就認為不排除為配合股改方案而有目的的拉抬行為。若果真如此,山西國際電力在兌現增持承諾的同時,其實也自覺不自覺地成為股改方案實施前的那波漲升行情中所新近介入籌碼的接盤者。 整體上市?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市場方面的推測,而從基本面角度來看,山西國際電力如此大幅度的增持背后,其實可能不僅僅是簡單的兌現增持承諾,說不定就存在著增持股份,為未來的整體上市作準備。因為山西國際電力對G通寶的持股比例從股改方案前的36.76%下降至股改方案實施后的25.54%,僅處于相對控股狀態。而G通寶又是山西國際電力在A股市場唯一一家擁有控股權的上市公司,如果山西國際電力有將G通寶作為資本市場旗艦的話,那么,如此低的比例的確不符合山西國際電力的戰略目標,這可能也是其愿意不懈增持的動力之一。 同時,G通寶在2004年一度有更名為“山西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議案,后來被山西國際電力所否決,雖然其否決的理由是通寶能源的簡稱為市場所接受等,但另有業內人士指出,當時山西國際電力有赴海外上市的考慮,所以才否決了議案。不過,山西國際電力海外上市相關進程并不如意,不排除其有再度回到A股市場作整體上市打算的可能。如果理解了這一點,似乎更能夠理解山西國際電力持續不懈的增持動力。持續增持之后,目前其已持有47%的股權。目前其增持資金雖超過4億元,但未接近不少于5億元增持承諾的上限,再度增持的話,就意味著握有超過51%的絕對控股比例,到那時,整體上市的預期將更為強烈。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