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改變格局--2005年回顧及2006年展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9日 16:28 證券導報 | |||||||||
華林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劉勘 2005年上證指數以1260點開盤,深成指以3051點開盤,截止2005年12月16日,滬綜指在1100點附近徘徊,深成指2700點左右來回振蕩,分別下跌12%和11%。滬深兩市共計1381家上市公司,經過近一年的演繹,總股本和流通股本有所增加,可是總市值和流通市值,在市場平均股價下跌過程中縮水,兩市平均市盈率下降也比較大,顯示2005年依然是一個熊市
市場估值標準多元化和動態化 隨著時間推移,進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由2005年底接近400家,市值占兩市總市值35%左右,2006年仍然以平均每周20家左右速度推進,由于修改了當日復牌G股不計入大盤指數的規則,完成股改而成為G股數量逐步增多,造成現有的指數“水份”加大,指數風向標作用日益失去意義。 上證所日前宣布,從明年第一個交易日起,調整上證50和上證180樣本股,同時有關部門要求大型重點企業,在明年2月份底前完成股改,給2006年推出G股指數鋪平道路,G股指數本質上是類似于現在上證綜指和深市綜指的綜合指數,替代逐步失真的原有指數,待股改完成總市值60至70%時,主板市場新老劃斷全流通發行將啟動,上證50指數可能率先成為全流通板塊,時間可能會在2006年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深市中小板股改已經完成,可能在新年伊始全流通發行股票。 產業整合升級讓“好孩子”企業長大成人 2006年1月1日,新的《公司法》和《證券法》付諸實施,意味著證券市場的標準和規則發生變化,還有新股發行規則重新修訂,以及財政部預計于2月份發布實施與國際接軌的新會計準則,將較大影響著公司真實資產狀況和利潤形成、提高財務制度透明,降低投資者風險,增強投資積極性,預示證券市場“游戲”的三大法規,相繼出臺執行。這說明2006年經過一系列制度、規則變革、融資手段不斷創新,通過提高制度性安排,為新一輪利用資本市場平臺,使原來困難重重市場資源整合,變得相對便利,并已做好了基礎性準備工作。 明年下半年股改完成的上市公司,非流通大股東將實現部分股票流通變現,退出產能過剩行業,資本逐利的本性將在證券市場上發揮的淋漓盡致。產業分化整合升級,必然會折射到股票市場股價上,兩極分化現象愈演愈烈,使“壞孩子”企業下市退出,留出市場空間讓“好孩子”企業長大成人,所以在投資配置上,要注意回避產能過剩、效益滑坡的行業,或者可能被淘汰企業的股票。 核心競爭力大盤股孕育投資機會 明年新的法律法規陸續實施,以及全流通發行股票開禁,2006年市場資金結構趨于多元化,證券投資基金、社保和企業年金、保險機構、證券機構、銀行系基金、QFII等機構投資者,可入市的陽光資金規模約有2100億至2300億,另外,還有深不可測的私募基金,是隨股市氛圍狀況活躍彈性較大,也就是說2006年資金較為寬松。 待時間進入2006年中期,當占市值60至70%股改完成,全流通發行平穩著陸,市場適應了新《公司法》、《證券法》、《會計準則》的施行,財稅改革、所得稅率以及其他稅率的調整,人民幣匯率變動等,不確定因素逐漸明朗化,將對熊了5年的股票市場,構成資金“洼地”的效應,在新舊交替的股市發展階段,銀行股、地產股、有核心競爭能力的大盤股,孕育著前所未有的投資機會,將帶來新一輪大市值股票投資熱情,由于它們盤大權重,對指數影響力度大,所以下半年在權重大盤股帶動下,指數重心將逐步上移,甚至有收復2005年失地或2004年部分失地的可能。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