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銀行控股公司小步慢走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9日 08:14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王妮娜

  擴張的沖動讓銀行控股公司成為2006年銀行業最大的看點之一。然而,在審慎的監管政策下,沖動的釋放將緩慢而悠長。和外資成立跨行業子公司,將是未來幾年國內銀行控股公司擴張的主要路徑。對于銀行而言,最重要的是盡快明確戰略定位,在專業經營還是跨行業全能經營間做出選擇。

  銀監會定調發展路徑

  積極支持綜合經營試點,但是謹慎觀望銀行走金融超市之路,反映了銀監會對銀行控股公司的基本態度。在國內銀行風險管理體系還不健全的現實下,銀監會顯然更鼓勵銀行專業化經營。

  綜合經營有利于銀行中間業務發展。中間業務不會增加風險資產,規模也就不會受到資本充足率的約束,對于長期以來高度依賴利息收入的中國銀行業,中間業務是拓寬收入來源的重要途徑。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長詹向陽認為,隨著利率市場化推進,是否給綜合經營“松綁”關乎國內銀行業的生存。

  

銀監會很早就對國際知名的全能型銀行進行了深入研究。一份內部研究報告對銀行通過提供多元化產品和服務系列,拓寬收入渠道,表示了高度關注。報告提到,部分國際一流銀行嘗試向全能銀行轉型,通過業務線的多元化實現持續的收益。它特別指出銀行作為零售渠道銷售銀行保險、資產管理、消費信貸等等,使
銀行收費
業務不斷擴張。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認為,銀行專業化經營與收入結構多元化并不矛盾。交叉銷售是一個關鍵的連接點。比如,銀行可以利用其龐大網絡為保險、資產管理進行多種產品銷售。劉明康說:“不一定非走全能銀行的路,也可在風險較低情況下,(利用交叉銷售)實現較為完整的產品和服務系列的創新建設。”

  既然交叉銷售可以作為一個有效的途徑,改變國內銀行重度依賴存貸款業務的經營模式,是否一定要以銀行控股公司的形式,拓展非利息收入就很值得考慮了。尤其是綜合經營對銀行的風險意識和內控約束機制要求較高,在國內銀行相關改革還在推進的現實條件下,銀監會審慎的監管思維決定了銀行控股公司將小步慢走。

  綜合經營四大亮點

  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長詹向陽認為,銀行業開展綜合經營的現實條件已經具備,四大業務領域將成為明年的亮點。

  國內銀行對綜合經營其實并不陌生,詹向陽說,90年代初銀行就已+9涉足多種業務領域,但是由于缺乏管理造成較大風險。進入新世紀后,中國金融業開始交叉代理合作,也積累了不少準綜合經營的經驗。

  “無論是從銀行還是從監管層,以及中國的市場環境看,都為綜合經營提供了土壤。”詹向陽以“水到渠成”形容銀行開展綜合經營的現實條件。

  她預計2006年基金管理公司、債券業務、保險、資產管理將成為銀行介入的重要領域,發展潛力不可限量。

  外資扮演重要角色

  外資將在“小步慢走”中扮演重要角色。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銀行與境外戰略投資者結成聯盟,中外合資的子公司將成為銀行控股公司的重要成員。

  事實上,國內銀行控股的非銀行金融公司以中外合資為主。像今年批準

商業銀行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無一不是合資。銀監會有關人士表示,在市場準入的時候將充分考慮外資銀行的參與和作用,比如商業銀行申請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有合格外資銀行參與的有限審批。

  這種安排主要為了兼顧培育利潤新增長點和風險防范。銀監會明確表示,業務創新和產品開發,比如衍生產品業務、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需要與外資銀行合作,這樣既可以促進金融創新,又可以規范業務流程、加強風險控制。

  專家指出,利用并購和戰略聯盟的基本策略將強化商業銀行的綜合競爭優勢,我國商業銀行可以考慮采取以下三種基本途徑,包括同類銀行的購并和聯盟、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業務外包或購并專業技術公司等方式,將銀行的非核心業務交給專業公司處理。在國內的法律法規的監管框架下,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成立合資子公司無疑是最現實的途徑。

  銀行戰略面臨選擇

  專業化還是多元化,這是企業擴張過程中面臨的永恒難題。在全球金融一體化趨勢下,即將全面對外開放的國內銀行也面臨何去何從的戰略選擇。

  一些銀行已經表現出對全能型銀行的濃厚興趣。像中國工商銀行就計劃借助戰略投資者的實力,進入保險和投資銀行領域。但是另外一些銀行更加看好專業化路徑。

  專家認為,如果商業銀行連本業都無法做好,綜合經營只會增加風險。劉明康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銀行跨行業設立子公司進行經營管理,需要跨行業的專門技術和技能,這方面來不得好大喜功,必須要有豐富的經驗、專門的技術和知識。

  他列舉國際大型金融超市的發展經驗,提出全能銀行有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不少保險公司就放棄了跨行業發展,如旅行家集團、Cigna、Getna等。他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數消費者偏好非捆綁式的產品,尤其在中國這樣的大型經濟體市場,規模經濟為專業化經營提供了很好的發展空間。

  但是另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商業銀行投資不擴張,很難實現利潤來源多元化。2007年將全面進入中國的外資金融機構,往往是金融控股集團模式,這讓長期處于分業經營格局下的國內銀行,處于競爭劣勢。銀監會也意識到了開放后全能型外資銀行將給中資銀行帶來的競爭,銀行業開放研究小組曾在一份報告中專門提出,要借鑒國際先進銀行在這方面的經驗,以取長補短加快中資銀行的改革和發展。

  銀行控股公司發展的背后,不僅使銀行將面臨戰略抉擇,還涉及到中國金融市場和法律體系建設,以及各金融監管機構之間如何建立監管合作協調機制,因為綜合經營的重要前提是如何控制風險,防止金融風險的跨行業傳遞。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