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韓交所中國攬客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5日 14:37 財富時報

   本報記者 馬 磊

  對于目前沒有一家外國企業掛牌上市的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下稱“韓交所”)而言,中國企業可謂是一塊“肥肉”。韓交所理事長李永鐸12月6日在北京告訴《財富時報》,目前已有一些中國企業即將進入該所的上市程序,并最快能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上市,從而突破該所創立近50年來“零外企”的局面。

  據悉,目前已有10多家中國的中型企業(主要是山東企業)希望赴韓上市,其中四家決定在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后簽訂意向書。在此之前,這些企業還需獲得中國證監會的各項嚴格批準。

  李永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已于12月5日與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舉行了會面,就中國企業赴韓上市交換了意見,韓交所正在對由北京遠略投資、大宇證券等專業上市服務機構推介的中國企業進行評估,希望首批中國企業能在明年上半年赴韓上市。

  韓交所劍指中國

  1997年金融危機后,韓國證券市場的市盈率相對比其它市場低。但隨著持續進行的企業重組及公司治理的改善,股價也在恢復中。2004年韓國的KOSPI指數已經突破1100點,許多外國證券公司預期近期將上升至2000點。

  目前,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只對外開放第二上市業務,IPO對外開放正在籌備中,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可以開放赴韓IPO業務。

  據了解,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是2005年1月由原來的韓國證券交易所、韓國期貨交易所和韓國創業板市場合并而成,其交易品種涵蓋

股票、債券、股指期貨、單個股票期權、各種基金及投資信托、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黃金期貨等。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末,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總市值為5749億美元,在世界交易所聯盟會員國中名列第14位;總交易額為9022億美元,名列第9位,位居香港、上海、深圳和新加坡之前。另據今年10月份統計數據,外國投資者持有韓國股市總市值的38%,充分顯示出外國投資者對韓國經濟與證券市場的信心和參與的積極性。

  “韓國證券市場現已步入穩定成熟的發展階段!表n國證券期貨交易所有價市場本部副總裁鄭鶴鵬介紹說,今年KOSPI指數上升47%,目前正是中國企業選擇赴韓國上市的良機。

  為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李永鐸特意指出,“我們希望第一家在韓國上市的外國企業是中國企業!

  據韓交所上市部總經理韓昌佑介紹,相比于其他海外證券市場,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具有發行和上市費用低廉、上市申請耗時短和無需政府部門審批等優越條件。

  企業赴韓上市也有顧慮

  中銀國際證券副總裁任勁認為,企業選擇韓交所上市是企業自身的行為,這主要要看企業自身看中哪一方面了,海外上市對于企業本身而言存在很大的誘惑。

  任勁接著說:“在美國上市也有很大風險,美國是一個信息高速發達的地區,任何的上市公司紕漏的相關信息都會影響市場的走勢,所以我個人認為企業選擇在美國上市不是上策,成本費用的增加應該是企業首先考慮的!

  東方證券首席分析師梁宇峰認為中國企業不應該過度地考慮在海外證券交易所上市。實際上現在深、滬兩市已經具備了中國企業上市的種種條件,但我們不可否認中國資本市場存在著硬傷,這也恰恰給一些海外證券交易所以可乘之機。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看好海外上市。一家曾有意海外上市的某高技術公司的負責人就對能否在韓交所成功融資感到擔心。由于韓國市場在引“外來戶”上經驗不足,再加上沒有美國和香港市場成熟,中國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的中小企業能否從韓國融資還有待觀望。此外,還要有高度透明的企業治理、會計制度等。由于國內大多數企業在治理結構和會計制度上無法與國際接軌,很多企業目前也只能觀望。

  海外交易所競相來華攬客

  “海外交易所都在盡力淡化與內地證券交易所之間的競爭關系!敝袊C監會內部人士表示。

  而在這場群雄逐鹿中,目前除了中國香港、新加坡和美國的交易所之外,其他幾家海外證券交易所卻從未見過中國上市公司的身影。但這并不影響眾多的海外交易所將自己的相對“主戰場”轉移到中國。

  “

中國經濟增長所取得的成就贏得了國際認同,”倫敦證券交易所有關負責人認為,“中國GDP的增長速度已經位居世界前列,中國企業發展迅速,能夠為交易所提供高素質、高成長性的上市資源!

  “中國企業有著非常大的增長前景,美國的投資者迫切地希望分享中國經濟高增長的果實!奔{斯達克副總裁潘森表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企業頻繁海外上市,加劇中國股市邊緣化。僅以2004年為例,相比于國內主板17.59倍、中小板17.14倍的招股市盈率,除了美國Nasdaq市場外,其他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的發行市盈率都是較低的。其中香港主板低于國內主板接近30%,香港創業板低于國內中小板45%;新加坡主板和創業板低于香港主板和創業板都在20%以上。

  從微觀角度考察,企業是上市融資選擇的主體,上市企業選擇是基于基本的成本收益分析,而企業到海外上市也就是用腳在投票。中國企業在國內上市,表面上看好像市盈率要高一點,但是企業作出的結論是,海外上市綜合的成本收益比要更好。一個合理的解釋是,國內上市的綜合成本更高,這包括上市過程的不確定性、持續時間長、持續融資難度大以及許多治理上的缺陷等,而在成熟市場,上市時間較短、持續融資簡便、市場承受能力強。此外,調查發現,很多企業上市不是為了融資,也不是為了通過上市獲得品牌以及建立激勵機制等,而是想利用完善的上市公司平臺提供的治理機制,進行相應的激勵機制安排或者其他并購活動等。但在國內目前的法律框架下,用來進行期權激勵的股權卻沒有來源,這些都反映出國內在制度上的缺陷。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