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證券資金黑洞或過百億 匯金銀河誰在忽悠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4日 09:37 中國經濟時報 | |||||||||
匯金和銀河,到底誰在“忽悠”誰? 在沒有公開的消息之前,外界只能是霧里看花,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匯金不能淪為“免費提款機”。如果不能完全摸清公司內部的真實情況,并從風險失控的成因上解決根本問題,新一輪“注資”就注定會是“打水漂”
■本報記者張東臣 2005年6月,銀河證券率先向外界高調宣布了匯金將注資的消息。如今,半年時間過去了,匯金對申銀萬國(資訊 行情 論壇)、國泰君安的注資都已走在了前面,對銀河的注資卻何以進展緩慢?是股改重組遇到了阻力?還是銀河的“水”太深,導致匯金遲疑不前?對此,外界鮮有人知情,而銀河和匯金雙方也均對此諱莫如深。 資金黑洞或過百億 “在正式注資之前要先摸清家底,這是最基本的前提。”銀河證券有關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盡管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早在8月8日就已成立,但銀河的清產核資目前還沒有完成,由證監(jiān)會、財政部和匯金公司共同組成的檢查組仍在進行這項工作。 銀河證券的窟窿到底有多大?從最早的30億,到不少于50億元,再到100億……坊間的傳聞不斷升級加碼。至今也沒有公開、準確的數字。顯然,即使是銀河提供給有關部門的數據也并不可靠,一個可供佐證的依據是證券業(yè)協會公布的“證券公司經營業(yè)績年度排名”:2003年度,銀河證券的排名分別是總資產第3名,2853329.55萬元;凈資產第5名,383068.41萬元;凈資本第20名,107679.58萬元。而在2004年度的前二十名中,總資產、凈資產、凈資本三項指標均沒有銀河證券的身影。這一度引起輿論的普遍質疑:短短一年時間,變化為何如此之大?是否存在有意瞞報的情況? “清產核資以往也搞了好幾次,次次結果都不一樣。從公司內部私下議論的情況來看,虧損肯定過百億了,違規(guī)資金可能也在50億左右。”一位銀河的員工對本報記者說。另據內部人士透露,銀河挪用客戶保證金至少在10億以上,目前個人的都已歸還了,但機構客戶的多數還沒還上,委托理財的虧空則更大。 “銀河的問題肯定不會小。”一位券商研究人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作為國有獨資券商,銀河可謂嫡系的嫡系,管理層在政策上向來對其較為傾斜,但證監(jiān)會從2004年10月以來分7批公布的擁有“創(chuàng)新試點資格”的券商已有十余家,其中卻并沒有銀河證券的身影;股權分置改革以來的權證創(chuàng)新銀河證券也無緣問津;就連銀行間市場也沒有銀河證券的影子……。該人士分析說,以銀河證券在市場中的地位,如果不是問題太大,這些資格都應該非它莫屬,但恰恰是在這些對“經營狀況”和“規(guī)范程度”有要求的扶持政策中,銀河證券被拒之門外,可見監(jiān)管部門對銀河證券的狀況也早已是心知肚明。 匯金的態(tài)度之所以謹慎,可能也是對銀河證券究竟“水”有多深,有些始料不及。對此,記者曾試圖與匯金方面聯系,但相關人士均以“不便多言”,拒絕接受采訪。 “宣布注資后,匯金來了兩個董事,但公司層面從來也沒有說過這事,具體進展如何員工也不知情。”銀河證券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注資遲遲沒有下文,公司股改也沒有動靜,再加上對專業(yè)人士重視不夠,人心已有些浮動。”據了解,銀河證券投行部總經理趙駒已離開公司,跳槽至即將掛牌的瑞銀證券中國,而傳聞公司一位副總裁亦有意跳槽至宏源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 注資豈能一了百了 匯金和銀河,到底誰在“忽悠”誰? 在沒有公開的消息之前,外界只能是霧里看花,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匯金不能淪為“免費提款機”。如果不能完全摸清公司內部的真實情況,并從風險失控的成因上解決根本問題,新一輪“注資”就注定會是“打水漂”。 可以說,銀河證券本身就是上一輪“拯救行動”下的產物。2000年12月1日,在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中國人壽(行情 論壇)(資訊 行情 論壇)保險公司下屬的5家信托投資公司的證券業(yè)務部門及證券營業(yè)部合并基礎上組建銀河證券,注冊資本金為45億元人民幣,這在當時位居國內第一。 作為一家國有獨資、證監(jiān)會直管的航母級券商,近年來,管理層對銀河證券不可謂不重視,也不可謂不扶持。2000-2004年,銀河證券連續(xù)四年股票、基金業(yè)務交易量排名全國第一,2004年投行業(yè)務承銷量位列券業(yè)榜首。2002年“6.24”行情中,銀河證券減倉幅度超過60%以上,令人驚嘆其清倉的神速。當時,不少券商卻在大量買進。 “依法合規(guī)經營,追求陽光利潤”是銀河證券成立之初就提出的口號,但這似乎并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銀河證券在2003年全年經紀業(yè)務的一份稽核報告中承認,挪用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國債回購業(yè)務的違規(guī)操作、三方監(jiān)管業(yè)務的違規(guī)操作、一對多開戶、違規(guī)融資理財等證券市場常見的違規(guī)現象在銀河一樣都不少。按銀河內部的統計口徑,2003年下屬167家營業(yè)部中有146例違規(guī)問題,2002年有244例違規(guī)問題。 “追求陽光下的利潤”在某種程度上也演繹成了以“明莊”著稱。銀河證券與眾多實力投資機構在委托理財、資產管理等方面親密合作,“銀河系”一度名動資本市場。而銀河證券下屬的營業(yè)部,亦有多家頻頻上榜股票異動名單,寧波解放路、深圳寶安路、重慶民族路、鄭州隴海路、上海復興東路等營業(yè)部更是路人皆知。 銀河證券在成立初期也一度信心十足、躊躇滿志,聲稱要做世界一流的投行,打造“百年老店”。然而,僅短短幾年時間過去,這艘業(yè)內“旗艦”就再次出現了更大的“黑洞”。這一事實恰好證明,當前券業(yè)的危機并不是單純的“輸血”方式所能扭轉的。 誰該為銀河買單 導致券商虧損的原因很多,但應該為此買單的顯然不能只是代表全體公眾利益的“匯金”。 匯金注資銀河的消息公布后,市場反響強烈,不少人把這一事件上升到“關系到資本市場發(fā)展,關系到金融穩(wěn)定”的高度,甚至還有人把它和“平準基金”聯系了起來。但更多的人卻對此表示了擔憂:如果注入的資金被拿去補了窟窿,很可能會“消于無形”。 用天相投資董事長林義相的話說,“券商經手那么多錢,又沒有約束機制,從一般員工到高管甚至官員,幾百億、一兩千億就分掉了,何樂而不為?這是個無底洞,收拾攤子的是政府,是老百姓,但是很難終結。如果集中整頓后繼續(xù)以前的制度,那還是解決不了問題。” “花錢能否買到好機制?”這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據披露,新成立的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將是一家純粹的控股公司,匯金只是派出董事,代表出資人行使權力,不從事其他任何商業(yè)性經營活動。那么,在今后的經營中,如何確保國有資本不受侵害?出資人代表在行使權力方面有多大的靈活度?對出資人代表應該如何激勵約束?這些都是待解的難題。 導致銀河巨虧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包括歷史原因、市場原因、體制原因……但其中也不乏人為因素及自身經營管理存在問題。應該說,更重要的還是體制和監(jiān)督機制方面的原因,這往往也是國企的一個“通病”,而這一“通病”在券商業(yè)表現尤甚。銀河注資之后必須在國資管理體制和企業(yè)內部機制方面進行根本的變革。 有專家指出,不能讓納稅人不明不白的買單。在整個政府都在提倡問責制的今天,對于以往那些因為內部人控制或監(jiān)管不力所導致的監(jiān)守自盜、內外勾結等行為應該進行徹底追究和問責。林義相認為,要徹底解決券商問題,“第一,讓違規(guī)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出局、賠償甚至坐牢,讓違規(guī)的公司受到懲罰,比如倒閉。第二,放開管制,讓券商自己生生死死,監(jiān)管層則必須控制好這個過程中的風險。否則,有了問題就捂著,最后是整個行業(yè)全得死。”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