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全球政策性銀行集體“變臉”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1日 08:16 中國證券報

  □記者石朝格從國際上來說,政策性金融的產生、發展和演變已百年有余,很多國家在這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國三家政策性銀行能從它們身上學習什么?近日,記者采訪了長期跟蹤研究政策性銀行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張承惠。

  記者:當前,我國三家政策性銀行的改革和轉型問題備受關注,國際上有哪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張承惠:在一國經濟起飛初期,需要政策性銀行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支柱產業發展。法國早在1816年就成立了國家儲蓄基金,美國自20世紀20年代,就有聯邦信貸機構從事政策性金融業務。20世紀80年代后,各國政策性銀行逐步轉向開發性銀行,目前開發性銀行主要包括國際多邊機構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與開發銀行,以及各國開發性銀行。

  經過多年發展,一些政策性金融機構已完全轉變為商業性機構,有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市場化程度也提高了,但政策性金融機構和商業性金融機構有明顯的差別,前者的經營目標不是利益最大化,而是在法律設定的范圍內,在滿足特殊領域和弱勢群體融資需求的前提下獲得利潤降低風險。

  記者:國外政策性銀行一般都開辦哪些業務?

  張承惠:國外政策性金融機構在一些領域表現突出,比如長期貸款、中小企業貸款、進出口信貸、社會基礎設施投資。例如日本政策投資銀行貸款大多數為長期、固定利率,平均貸款期限在15年左右,70%以上貸款對象是非上市中小企業,在全國3000多個主要市政村為1400多個機構提供融資。韓國也是類似的情況,對中小企業貸款比重至少80%,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達到95%以上。

  記者:在很多人看來,政策性銀行就是不良貸款和虧損的代名詞,甚至包括一些銀行的監管者也這么認為。

  張承惠:這完全是一個誤解,政策性銀行也可以成為好銀行,不一定虧損。韓國銀行平均

不良資產比率和商業銀行基本相同,資產充足率13.51%,高于商業銀行和地方銀行。

  關鍵是采用什么樣的制度來有效地控制政策性銀行的風險和調整。參照國際通行慣例,政策性銀行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是由出資方來承擔主要的監管職責,具體來說就是指

財政部門。我們現在政策性銀行的監管是參照了商業性銀行監管,基本由金融監管部門承擔主要的監管責任,從起點上是不順暢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