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聚焦上市公司質量 將陽光披露進行到底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5日 08:23 中國證券報

  記者 陳健健

  本月初,福布斯2005富豪榜揭曉。富豪榜運作至今,陽光財富必須陽光積累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然而,反觀中國股市,財務信息的非陽光披露卻猶如一道陰影,擾亂市場不說,也涼了投資者的心。

  日前,國務院批轉的證監會《關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見》中專門指出,禁止編報虛假財務會計信息。有業內人士強調,財務會計信息是反映公司經營情況的最后文本,要想整體股市健康,上市公司個體必須堅決杜絕虛假的財務信息披露。

  利益驅使手段各異

  一般來說,公司的財務會計信息包括公開的會計報表、產生這些會計報表的會計政策和估計以及報表以外的財務信息。對于投資者而言,規范披露的財務信息恰如公司的晴雨表,從中可以知曉公司經營好壞、前景如何,從而對公司的投資價值作出基本面的評價。

  從是否主觀來區分,虛假財務報告可以分為無意識的錯誤型虛假財務報告和有意識的舞弊型虛假財務報告。無論是哪種財務虛假披露,虛假信息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虛增收入項目、少計成本費用支出類項目。

  虛增收入一般通過多計收入、提前計算收入、人為創造收入等途徑來實現。此類做假公司往往出現應收賬款大量增加,應收帳款增加的速度遠超過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加速度等諸多癥狀。例如,有些公司大玩關聯交易的花招,把公司的產品或服務以明顯高于市場價的價格賣給關聯方。

  除了主營業務收入,非營業收入更是不少公司翻云覆雨的重要倚重,對于某些需要在短期內突擊業績的公司來說尤其如此。其中,不等價的資產置換成為近年來被重用的法寶之一。比較常見的做法是,上市公司把一項劣質資產高價賣給關聯方,從而獲得大筆轉讓收益,提升公司的利潤。

  相比而言,潛虧掛賬的手法則比較隱蔽。按有關會計制度規定,一旦資產減值,上市公司需要計提八項減值準備。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不健全的狀況下,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有較大的利潤調節空間。一些上市公司就利用資產減值準備推遲或提前損失。比如,有的公司應收款項長期掛帳而不計提壞帳準備,或者明知固定資產、存貨或投資減值,也遲遲不進行相應的處理。

  財務虛假表現遠不止上述手段,還包括利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虛增資產和漏列負債等各種手段。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上市公司虛假財務信息披露表現出了一些新的特點。

  第一,財務造假行為更具有技術性、隱蔽性。近年,隨著監管機構打擊力度的加大,某些公司的財務造假行為也更加隱蔽多樣。根據

審計署今年9月公布的有關檢查報告披露,湖南某上市公司為掩蓋其利用募股資金和銀行貸款轉移賬外買賣
股票
的事實,居然和其當地的開戶銀行相互串通,偽造銀行存款對賬單,造成公司資產、負債均不實。而顧雛軍的造假手段就更是豐富多彩,涉及偽造身份證、虛假注資、造假賬、詐騙國家土地等多種手段。

  第二,中介機構如

會計師事務所頻頻牽連其中。近年來,利益驅使或專業水平失當,一些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身陷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審計署發布的有關檢查結果公開了19份審計報告存在失實或疏漏的會計師事務所名單,幾家著名的會計事務所也赫然在列。報告顯示,1996年以來,安徽某上市公司未經國家稅務總局批準,與其全資子公司匯總合并繳納企業所得稅。致使2003年少繳納企業所得稅5910萬元,占當期損益的176%。某會計師事務所已查明上述問題,但其注冊會計師卻未予以指明。

  第三,暴露出不少公司內部治理不當這一嚴重問題。在暴露出財務信息虛假的公司中,幾乎都能發現公司在治理方面存在各種問題,而且有關事項動輒追溯到幾年之前,顯示出公司治理方面的嚴重漏洞。

  內外結合杜絕虛假

  要想從根本上杜絕財務信息虛假披露,必須多管齊下,內外結合,才能收到理想效果。首先,建立健全財務法規和其他相關法規。財務信息披露依據的綱是會計制度。要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首先應當健全和完善財務法規和其他有關的法規,使財務法規盡可能全面、配套、具體并具有可操作性,堵住會計信息失真的漏洞。實際上,會計制度上沒有詳盡規定或存有漏洞的地方往往就是造假者最易下手之處。同時,會計準則方面有些地方必須依據上市公司財務部門的職業判斷能力進行相應處理,也給造假者造假的空間。

  財政部預計在明年2月正式發布新的會計準則。我們期待,新的會計準則在規范公司財務信息披露方面能有更多進步。

  第二,從根本上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我國很多上市公司由于一股獨大而存在著“內部人控制”問題。內部人控制的核心是財務控制。對于公司來說,一方面,要加強獨立董事的制度建設,充分發揮獨立董事的作用。其中,確保獨立董事的獨立性,是實施獨立董事制度的關鍵。另一方面,有專家指出,上市公司要建立起公司內部有效的制衡、約束和監督檢查機制。比如加強財務會計的基礎工作,建立嚴格的會計核算制度,建立健全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等等。通過上述制度建設減少會計信息虛假的可能。特別在有關借款、投資、處理資產等重大事項方面,要建立科學規范的決策程序和事后檢查程序,減少財務造假的機會。

  第三,要加強外部各方面的監管,加大違規成本。上市公司財務虛假披露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監管部門懲罰措施缺乏力度。除非是情節特別嚴重的財務虛假,一般的財務披露違規大都是譴責了事。正如有關人士建議,要加大對違規、虛假財務披露的懲罰力度,比如,將罰款金額和造假金額掛鉤,甚至限制對涉及虛假披露公司的再融資。

  第四,提高會計從業者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目前,有些會計人員職業技能不過硬,導致財務信息披露失當;有些則職業道德低下,一旦有利益誘使即成為管理者粉飾報表的幫兇。必須建立相應的職業道德管理監控機制,對會計人員違規、違法行為嚴懲不貸,嚴格把好第一道關。

  (本系列完)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