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股改會議再定調 會計科目增股權分置流通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3日 09:0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劉鴻雁 段曉燕北京報道 11月10日,初冬的京城,滿座衣冠勝雪。 是日,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證監會和國資委的主要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云集北京。股權分置改革啟動以來一場最高規格的全國股
此刻股改正進入最關鍵時期,有消息靈通人士向本報透露,當前股改幾近“斷炊”。在最新一批的股改上報方案中,甚至出現了到最后時刻才上報的現象,這與前期兩地交易所門前車水馬龍上報方案的情景已是天壤之別。 值此重要時刻,是次股改工作會議再次對股改定調,傳達出了“三不變”原則——“改革的方向不能變、信心不能變、基本政策不能變”。 “會上國務院大力督促中央企業參與股改以及要求地方政府積極配合股改。”一位與會人士透露。 “關鍵是要盡快出臺具體的政策、規定,將一些有爭議、存在問題的部分落實。”一位中央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 關鍵時期的關鍵會議 資料顯示,4月29日股改正式開閘以來,經過四個月的試點和兩個月的全面推進,股改“半年報”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股改陣容已擴大到243家,市值合計已接近兩市總市值的25%。 “改革進展總體順利,改革的政策預期和市場預期總體穩定,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這是當日股改工作會議的總結。 但問題也在不斷暴露。 “最關鍵的問題是,完成股改的公司,市場效益并沒有及時得到體現,且之前的一些相關政策承諾,比如優先獲批再融資,優先實行管理層激勵政策等,至今沒有兌現。”一機構人士認為。 從市場表現來看,G股股改完成之后,市場表現卻并不令人樂觀,申萬股改指數一直在800多點徘徊,且一路呈下跌趨勢。 “我們研究發現,120多家G股股票,除權之后,有80多家已經貼權了。”一中央企業集團中負責操刀股改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其所在的公司正在設計股改方案。 其次,作為中堅力量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股改近期的觀望姿態也是目前市場最為擔心的,以藍籌公司為主體的上證50板塊,還有三分之二的公司尚未啟動股改。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尤其是像中石化、中石油這樣的公司,就是市場的風向標,我們甚至會認為,何時中石化股改了,那就意味著股改是徹徹底底地進行了。”一基金公司人士稱。 地方國有控股公司股改的比重也不大。“地方國企,涉及到的各種利益面更為復雜,且許多地方政府都是當地重點企業,受地方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制約較大,股改進度非常不一。”分析人士稱。 而據消息人士透露,這次地方政府來的人員中,有的就是當地政府分管經濟的主要領導,“顯然是為了協調解決這個問題”。 先改革的地區先受益 要解決問題,關鍵還在于落實。 此次國務院股改工作會議也直接指出了突破當前僵局的重點:“對由中央企業控股和地方國有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要摸清情況、分類排隊、制定規劃、逐家落實”;“地方政府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統籌規劃本地區上市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工作”。 此前,記者從各方了解到證監會之前列了一張下一批股改計劃名單,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大概有40多家中央企業。“證監會要求月底出方案,一季度完成。”一位央企人士告訴記者。 但無論是國資委,還是中央企業,對于證監會這道“征兵令”反應并不積極。據了解,國資委在內部會議上,對股改的表態還是“成熟一家,推出一家”,不贊成搞“一刀切”。 以最具代表性的中石化系為例。中石化系內11家A股上市公司,多為市場藍籌股。早在第一批試點完成之后,市場就一直在傳言中石化將加入股改行列,但此后的數批股改公司中,均沒有中石化的身影,而中石化也公開表示,公司暫不進行股改。 而在對價方案上,國資委則更為鼓勵多種對價方式,鼓勵中央企業在股改方案中多種創新。 “但現在的一個問題是,國資委認同我們的方案,交易所反而不敢批準”,有央企人士稱,“這就需要協調了,也需要有新的政策來鼓勵方案的創新”。 記者了解到,證監會亦在考慮通過解凍再融資,激活市場股改浪潮。而上述消息人士告訴記者,“政策將可能會考慮向股改積極的地區傾斜”。 在近期舉行的一次證券監管系統視頻會議上,尚福林主席表示:下一階段股改要重點強化推動機制的統一組織,著重做好重點地區和重點企業改革的推進。對于已經完成改革的公司,要采取區別政策,鼓勵這些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強。對于積極推進股改的地區,適時實行傾斜政策,支持和鼓勵地方政府把推進改革與優化本地區上市公司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結合起來,實現股改和當地資本市場發展的協調推進。 有市場人士對此大膽解讀:在未來市場恢復融資功能時,可能會讓先完成股改的地區優先IPO,讓先完成股改的公司優先再融資。 “股改達到60%流通市值和上市公司家數過半,將可能是監管部門是否授予各省、地區再融資和IPO權的先行考慮標準。”消息人士說道。 如果按此先改革先受益的原則,則廣東和上海等地可能是第一批符合監管部門考核標準的受益者。 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廣東證監局轄區內應進行股改的上市公司共有70家,目前有25家完成了股改或公告股改方案,占總數的35.7%,居全國第一;上述25家股改公司市值占總掛牌公司市值比例達到42.53%,也位居全國第一;而廣東省屬7家國有企業中有5家已完成或正式啟動了股改工作。 廣東證監局與省國資委日前舉行聯席會議,再次明確了工作目標,將力爭今年年底之前使轄區上市公司完成股改或正式啟動股改的公司市值比例達到60%以上。 新會計科目:股權分置流通權 但要促進國有控股公司進行股改,不論是對于證監會還是國資委,顯然都還需要出臺更多的配套政策。 “作為利益的再分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東原本對于股改就缺乏積極性;加上支付流通股東對價會直接造成帳面損失,由此可能影響這些國企領導任職考核;且股改后的公司沒有給出非常積極的市場表現,央企自然顧慮重重。”這是各方分析人士普遍的看法。 此前國資委的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正在考慮制定國有資產管理由凈資產考核轉變為市值考核的可行性方案。 “方案還在討論中,尚無出臺的日程表,”國資委的一位司局負責人日前對記者表示。 而對于最具誘惑力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機制》,據記者今日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方案的最后定稿已經完成,正在等待審批,有望明年初生效。 “這次人大審議通過了新的《公司法》、《證券法》的修改,已經在立法上,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機制中所涉及到的法律障礙給掃除了。”參與制定此次方案的人士告訴記者。 而對于之前由股改所帶來的新的財務問題的挑戰,相關的部委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 財政部會計司司長劉玉廷日前表示,上市公司大股東支付流通對價將作為股權分置流通權處理,禁售期滿后股權賣出多少結轉多少。 作為世界性的全新會計科目,“股權分置流通權”應運而生,有關會計專家認為,這是將對價視同資產化而不是作為費用處理,并且不作攤銷。在股權出售以后,再把它作為成本之一,與收入配比,根據股權轉讓數量進行結轉。因此,大股東將不會因為支付對價而造成所持股權的賬面損失,支付對價本身也不會影響其當期業績。因為持股比例下降而帶來的投資收益減少,則應另當別論。 “這個做法還是比較合理的,”一位中央企業財務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種政策性改革,所帶來的費用和成本,并不是企業自身造成的,也不是在任的企業領導人造成的,自然不能計入當前費用或成本。” 惠譽國際聯席董事劉紅哿建議,根據國際通行會計準則,上市公司的國有控股股東在其上報的單獨財務報表中,把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在獲得流通權之日起,按照流通市值計算,并計入公司資產負債表的長期投資科目,則國有控股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價值將獲得非常大的增值,即使考慮到支付給流通股東的對價部分,賬面增值收益也是非常顯著的。 她認為,如果讓國有控股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按照流通市值計算,雖然股票價格有波動,市場價值有變化,但更能反映其所持有股權的真實價值。只要股權是流通的,其市值就肯定是變化的,但凈資產值卻不能反映。 本報注意到,央行近日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對資本市場的風險問題進行了全面分析,報告認為,要解決股票市場的深層矛盾,必須全面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報告》強調,股權分置問題作為中國資本市場上特有的股權結構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而作為股權分置改革配套政策之一的《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監督管理辦法》,也與全國股改大會同日公布,并將于2005年12月1日正式實施。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