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行業走出國門 中國經濟的戰略需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1日 09:07 中國證券報 | |||||||||
大力扶持國內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促進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國際市場,是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現實和戰略需要 安徽證監局季松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涌入中國,中國一些著名企業
第一,繼續深化與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和國外會計組織的交流合作。 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要走向國際市場,必須深化國際交流和國際合作,增強在國際會計審計行業的影響力,發揮中國注冊會計師在國際會計審計舞臺的作用。 一是積極參與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組織的各項活動,廣泛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會計組織建立友好關系。主動承辦世界性的會計審計方面的論壇,就會計國際化發展戰略、會計與審計最新理論與技術等問題廣泛磋商和交流,讓世界同行了解中國會計審計行業發展所取得巨大成績,逐步實現中國獨立審計準則與國際審計準則的趨同。 二是加大國際交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確立以業務學習和交流為主線組織定期出國實習和交流的制度。每年選拔一批優秀的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高級管理人員,到國際知名會計公司進行1-2年的實習、培訓、參與境外審計業務,使境外客戶了解中國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水平,增加對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能力的直接了解。鼓勵他們在境外期間取得境外注冊會計師資格,成為一批通曉國際會計和審計準則、能夠承擔國際審計業務的專業人才隊伍。拓寬我國注冊會計師的國際視野,提升國際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二,大力扶持和培養一、二家能夠承擔國際審計業務的名牌會計師事務所。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2004年、2005年事務所百強榜,四大在中國審計市場的份額越來越高,2003年為21億元,占百強40%;2004年為33.1億元,比上年增長58%,占百強47%,預計2005年四大的收入將占百強一半以上。這種狀況不僅阻礙了中國注會行業的國際化發展,而且中國的金融、石化、煤炭、機電、電信等重要行業的大型企業由于主要由四大審計,其核心商業機密被這些境外會計師事務所掌握,對我國的經濟戰略安全也構成了威脅。因此,當務之急是培養一兩家能夠承擔大型國企海外上市審計業務的名牌事務所,并逐步走向國際市場。但是,由于四大已有較長的發展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人力資源和先進的管理技術,相對于我國的同行而言具有絕對的競爭優勢。單靠國內事務所自身的發展,短期內無論實力和業務水平都無法與之相抗衡。必須依賴于我國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培養。 政府應該從維護國家經濟戰略安全的高度,審視和引導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整合重組,篩選一批國內執業質量高、信譽好、規模大的大型事務所,進行組織協調,鼓勵和支持他們合并成立集團公司或會計師事務所聯合體。對成立后的事務所采取下列強有力的扶持措施。 一是對事務所的營業稅、所得稅實行減免或返還,減輕事務所的納稅負擔。對減免或返還的稅收,用于增加事務所的資本金,購買職業保險,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待遇,增強會計師事務所抵御風險的能力,吸收和留住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合伙人隊伍。 二是在業務承接上予以傾斜,特別是在一些大型企業的海外上市審計業務上,在目前國內所尚不具備獨立承擔審計情況下,政府部門要進行協調,采取由四大與國內會計師事務所項目合作的方式,加快國內優秀會計師事務所走向國際市場、取得國際認同、從事國際會計審計業務的步伐。 三是對四大合并國內優秀會計師事務所予以必要的限制,如德勤合并北京天健,以防止客戶和有經驗人才的流失。創造條件鼓勵支持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兼并或合并境內外會計師事務所,如信永中和合并香港何錫麟,擴大境內外市場,吸收優秀人才。四是在業務收費上逐步提高標準,向四大靠攏。國內事務所的專業能力和專業水平,并不比四大低,但收費標準遠低于四大。因此,應逐步提高收費標準,提高注冊會計師的收入水平。 第三,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 注冊會計師行業是人才密集性行業,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注會從業人員。但由于我國注會行業在市場經濟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還沒有贏得全社會的廣泛信賴與尊重,社會地位不高,薪酬待遇偏低,注冊會計師行業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在全國通過注會資格考試的14萬多人中,只有6.7萬人為執業注冊會計師。并且每年都有大量的優秀注冊會計師離開注冊會計師行業。 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國際市場,亟須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社會地位和薪酬待遇,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優秀注冊會計師從事注冊會計師行業。一方面,要抓緊落實2005年6月14日中注協制定發布的《關于加強行業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快培養從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后備人才隊伍。與由國家資助的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的人才簽定為國內會計師名牌會計師事務所服務一定年限的合同,以應對四大以高薪壟斷國內專業人才的戰略。另一方面,要著力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社會地位,從7萬多名非執業注冊會計師中選撥挖掘一批較高水準的專業人員,給予其較高薪酬待遇,許諾以合伙權益等作為條件,充實到國家大力扶持的會計師事務所中。同時督促事務所內部用人機制的改變,吸收更多的優秀注冊會計師加入合伙人的行列,防止人才流失。 第四,盡快出臺會計師事務所民事責任司法解釋,啟動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報告的民事賠償,增強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 就注冊會計師行業而言,民事責任是事務所為自己不當行為所付出的經濟代價,也是廣大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在當今世界成熟的證券市場,上市公司欺詐性的信息披露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其中就包括高額的民事賠償,往往令違法者賠得血本無歸。但在我國相關法律中民事責任條款過于籠統,缺乏操作性。如:《注冊會計師法》規定:“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規定,給委托人、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證券法》規定:“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的……專業機構……,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而《公司法》中沒有民事責任條款。正因為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民事賠償缺乏具體可操作性,法院往往以“法律不適用”的理由駁回投資者對事務所提出民事賠償的司法訴訟。 因此,當前亟須與高級人民法院協調,盡快出臺會計師事務所民事責任司法解釋,并予以實施,使受侵害的中小投資者可向違法的會計師事務所及其相關責任人員提出損害賠償之訴訟,使出具虛假報告的事務所為其行為付出高昂的經濟代價,使受欺詐的投資者得到財產上的補償,增強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 第五,切實提高國內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增強中國注會行業的社會公信力。 注會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信譽,在于對市場公正、誠信原則的一貫維護。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要走向國際市場,必須切實提高執業質量,增強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公信力。 提高國內事務所的執業質量,首先,要由中注協組織一批具有豐富審計經驗的專業人員制定一本注冊會計師執業手冊,詳細規定對會計報表各項目進行審計時應履行的程序和獲取的證據,對從業人員執業審計業務進行直接、具體的指導,確定執行審計業務具有統一的業務規范,統一的業務質量衡量標準。其次,事務所要樹立風險意識,建立客戶風險調查與評估機制,劃定風險等級。再次,嚴格執行審計程序,準備把握風險點,增強執業敏感度。最后,加強內部管理制度建設,建立風險防范體制。定期輪換簽字注冊會計師、項目負責人,強化三級復核的執行,實行責任追究制度,逐步取消收入與審計業務掛鉤機制。 第六,引導和加強新聞媒體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正面宣傳和監督,為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國際化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推進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國際市場,需要一個有利于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的輿論氛圍;強化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誠信意識,需要媒體有力的輿論監督;保持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穩定發展,需要媒體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要高度重視媒體對推進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作用,應加強與新聞宣傳主管部門的協作,以及和廣大媒體的溝通與交流,為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和走向國際市場創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和氛圍。今后五年,第一,要以宣傳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國際市場的三項措施為主線,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第二,要以正面宣傳注冊會計師行業對我國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為重點,進一步完善新聞宣傳的方式方法。第三,要對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出現的審計失敗事件做客觀公正的報道,要介紹美國等發達國家不斷出現的會計丑聞,幫助社會公眾認識審計對象的欺詐和舞弊在高度法制化與規范化的成熟的市場經濟中依然是無法避免的,減少公眾的期望值。 第七,完善法規制度建設,為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國際市場創造良好的執業環境。 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國際市場必須完善法規制度建設,提高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執業環境。一要大力倡導社會誠信意識,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二要修改完善《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對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界定和法律責任的承擔進一步細化,提高其可操作性。三要加強行業監管力度,抓好大案要案的查處工作,科學認定相關事實和問題,依法打擊會計和審計弄虛作假行為。 第八,高度重視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國際市場對維護國家、企業、社會公眾利益,促進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我國政府應予以高度重視。上述各項對策和措施的落實涉及財政、稅務、證監會、審計署、國資委、新聞等相關部門,是一項系統的、全面的工程,單純依靠中注協和財政部門的行業監管難以推動各項政策的落實實施。必須成立一個由各相關部門人員共同組成的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國際市場工作組,努力構造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協作機制,統一協調和制訂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和管理措施,推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對策和措施的落實。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