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回購新規加劇恐慌情緒 債市再度重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0日 08:50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陳繼先上海報道 昨日,債券市場再度遭受重挫。上證國債指數自開盤后就一路走低,最終以107.24點報收,單日跌幅達到0.53%,盤間一度還越過0.6%,從2005年10月20日的最高點位計算,上證國債指數累計跌幅達到了2.25%,期間也只有14個交易日。債市下跌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出乎市場意料。細細總結,市場將原因歸咎于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加強、基本面變化以及
追根溯源,債券市場本輪下跌首先從央行副行長吳曉靈的口頭警告開始。當時經過兩日下挫后,市場有所企穩,各方均抱著“邊走邊看”的心態。然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絲毫不見放松。現在央行每周票據發行量將近1000億,凈回籠資金量則在500億-600億之間。與此同時,一年期、三月期和六月期票據發行利率接連攀升。市場判斷,央行“動了真格兒”的,要改變2005年市場一直充裕的資金面。未來市場流動性可能趨緊成了眾多機構的共識。再加上債券市場本身已處高位,有關CPI等利空的基本面因素很容易被放大,而有關新國債制度的推出更是加劇了市場的恐慌心理。 不難發現。在接連下挫中,交易所債市“首當其沖”。交易所許多跌幅靠前的國債如02國債13、21國債7、03國債03、02國債03等都是只在交易所交易的券種,上交所昨日成交量最大的券種02國債14也非跨市場品種。據業內人士分析,部分券商大舉拋售是造成交易所債市接連下挫的主要原因,券商拋售的目的是擔心國債回購新規突然推出給資金鏈帶來的被動影響。 實際上去年證監會就向市場拋出針對現在的國債回購制度的改革方案。當前交易所對國債回購實行的是”席位聯合制”,即對券商名下所有的債券用一個席位統一清算,為券商挪用客戶的國債提供了方便。并且,券商在需要回購時,只需向交易所申報,交易所和登記結算公司根據上述統一賬戶的債券余額,按照折算比率折成標準券交給券商用于回購。券商買入國債,登記、回購或者撤銷回購等,都能在一天內完成,即T+0,從而為券商放大操作提供了便利。 新規則對現有制度的改革核心是建立質押庫制度。影響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有專門質押庫來存放用于回購被質押的券種,從而實現將債券從券商的統一賬戶中轉移出來;二是分賬代替統賬,新制度要求按照參與人不同分別設置賬戶,保證被質押的券在參與人名下,三是T+0無法實現。參與人若在T日買入債券,必須等到債券過戶后才可申報入庫、進行回購,即T+1日才可以進行融資回購。反過來操作也要T+1。 不難發現,新制度的核心是杜絕券商挪用客戶保證券的現象。應當說,這有利于規范券商、完善市場,應該是好事,不應該遭受許多券商抵制。一位券商研究員對記者分析,如果券商資金實力雄厚這自然也不是問題,但由于種種原因,部分券商在國債回購上已經形成了規模較大的虧空或者說“欠庫”,借助現有的回購方式,券商尚能維持資金鏈。新國債回購制度無疑使得部分券商“斷了口糧”。 一位券商債券交易員對記者說,“想不到這項制度這么早又要推出,近期券商大舉拋售債券,主要是壓縮回購套做的規模,以降低風險,否則,等到制度推出來可能就更加被動了。再者債券市場已經處于高位,央行又在大力回籠資金,回避風險成了當務之急。” 然而,中信證券楊輝則認為,將債券市場大跌的主要原因歸為國債回購新制度也有些勉強。因為,經過一年多整頓,券商挪用保證金、保證券現象已經大為改觀,莊新一此前說挪用客戶債券減少了59%,國債欠庫的窟窿可能也減少了不少。另外,監管層表示推出新制度的愿望,肯定也充分考慮了部分券商的承受能力。CPI反彈傳聞也很勉強,畢竟幅度不大,市場對資金面的預期變化可能是主要原因。 “另外,市場反應可能過度。有些債券跌的非常莫名其妙,如交易所成交量最大的02國債14,期限2年,流動性也不錯,但現在跌到了100元,到期收益率有2.64%,這肯定是有投資價值的。長債跌幅較大可能也有別的原因。如剩余期限在15年的21國債7下挫將近1%,目前收益率大約3.75%;03國債03剩余期限17年,現在到期收益率大約3.77%,這也跌出了投資價值。考慮到15年國債即將招標,不排除有機構利用二級市場打壓長債價格,以圖在國債招標上獲取好的價位。”楊輝說。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