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國開行試水資產證券化 > 正文
 

觀點:商行可能遭遇資產證券化尷尬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8日 08:26 中國證券報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王雯娟 王劍敏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資產證券化正在從理論探討走向實際運作。從國際經驗看,資產證券化給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都帶來了發展機會,那么,在中國目前的金融環境下,信貸資產證券化能否像預想的那樣有助于解決商業銀行的問題呢?

  不可否認,信貸資產證券化為相關參與機構尤其是信托機構帶來了發展和創新的機會。對于發起人商業銀行而言,央行銀監會負責人就《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答記者問中指出:開展資產證券化有助于改善銀行業信貸結構錯配狀況,提高銀行資產的流動性,加速信貸資金周轉,有助于提供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但是,筆者個人認為,以上作用的發揮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性:

  首先,從信貸資產證券化標的資產來看,由于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所以作為信用基礎的資產池中的資產都是發起機構商業銀行的優質資產,其違約率遠低于其他資產。如建行即將推出的ABS的基礎資產是住房抵押貸款50億元,來自上海分行、江蘇分行和

福建分行,其中上海分行30億元。今年上半年建行整體的
不良資產
比率為3.91%,而今年1季度末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不良資產比率僅為1.2%。這樣,銀行就缺乏進行資產證券化的動力。

  其次,從信貸資產證券化過程中銀行的收入狀況來看,根據《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辦法管理》規定,銀行可以充當發起人和貸款服務機構,那么收入來源主要是資產售讓收益、貸款管理服務收入和新資產的收益三部分。由于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各參與機構的收入均來源于資產池中資產的未來現金流入,所以銀行的資產售讓收益和貸款管理服務收入絕對量必定遠遠小于原資產的收益,所以資產證券化本身并不意味著收入狀況的改善,而在于釋放資本,提供流動性,以獲得更好的投資機會。但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不是缺乏流動性,而是流動性過剩。最近,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姜建清指出:一方面由于目前利率風險已經開始凸顯,債券市場、貨幣市場價格不斷走低;另一方面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客觀存在,資本流向中國的情況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國內銀行業可能會因為大量資金流入銀行體系而形成流動性相對過剩的難題。在銀監會對資本充足率嚴格要求的諸多限制下,銀行沒有過多配置短期流動資金的選擇,只好將資金投向短期債券和短期貨幣市場工具,而目前貨幣市場短期利率走低,直逼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下限0.99%,銀行的盈利空間越來越小,市場風險進一步加劇。

  第三,實施資產證券化,銀行將資產轉移到資產負債表外,釋放風險資本金,從而提高資本充足率。但是,這一作用的發揮是以實現了風險的有效轉移為前提。根據《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要求,判斷風險是否有效轉移是根據交易的“經濟實質”,而不僅僅是交易的會計形式和法律形式。從資產證券化實踐來看,銀行往往通過持有次級證券、超額擔保、信用衍生工具、利差賬戶、費用利息收入次級償付和利差收入延期支付等信用增級手段為證券化交易提供支持,這會使一部分風險保留在銀行,那么銀行就應計提相應的監管資本,使得資產證券化在提高資本充足率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