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7日 08:09 中國證券報 |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中國產業發展跟蹤研究”項目組 內容摘要:2005年國內石油和成品油需求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但增速比2004年明顯減緩。受國際油價高漲和國內資源短缺等因素影響,國內油價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行業效益走勢產生分化,利潤向上游開采業轉移。在國際油價持續攀升的背景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逐漸提上日程。
油品需求增速同比大幅減緩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1-6月份全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7987.24萬噸,同比增長5.55%,其中:柴油消費量為5242.51萬噸,同比增長8.48%,增速明顯快于煤油和汽油,煤油消費由于航空運輸的發展也增長較快,1-6月份消費量達515.86萬噸,同比增長5.29%;汽油消費由于汽車保有量增速放緩而出現了負增長,1-6月份消費量僅為2228.87萬噸,同比下降0.68%。 從全年需求形勢看,以下因素將決定成品油的需求增長態勢:(1)宏觀經濟繼續保持著較快增長,與成品油消費密切相關的鋼鐵、有色、化工及交通運輸行業等均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長;(2)汽車工業發展雖有所放慢,但規模較大,機動車保有量還將以17%左右的速度擴大;(3)國家對農業的扶持和鼓勵政策將使今年農業繼續保持繁榮向上,并帶動農業用油穩步增長;(4)2005年電力供需緊張形勢總體上將有所好轉,電力缺口將由2004年的3500萬千瓦縮減至2000萬千瓦左右,發電用油會有較大減少;(5)國內成品油價格的高位運行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國內成品油的消費。綜合以上因素,我們認為,今年我國成品油消費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比前兩年會有所放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完成的“中國成品油需求模型”預測顯示,2005年全年原油需求量將達到3.18億噸,同比增長9.7%;成品油需求量為1.74億噸,同比增長8.43%,低于去年19.8%的增速。其中:其中,汽柴煤油的消費量分別為5165.42萬噸、11141.54萬噸和1103.92萬噸,增幅分別為9.76%、8.27%和4.11%,全年柴汽比為2.16。 資源增勢減弱,供應趨緊 今年前五個月我國成品油資源增勢明顯回落。1-5月原油的凈增資源量(本期生產+進口-出口,下同)為1244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5%,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0.7個百分點;主要成品油的凈增資源量為8923萬噸,僅增長1%,回落高達26.1個百分點。 1-5月份石油資源增勢減弱主要來自兩方面因素: 一是國際市場需求攀升,價格又持續走高達到歷史最高位,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影響了進口的積極性,使進口資源有所減少,而出口則大幅攀升。據國家海關總署提供的資料,1-5月共進口原油5230萬噸,同比增長5.1%,增速比去年同期減慢達32.6個百分點;成品油進口1275萬噸,同比則下降20.6%,而去年同期為增長58.9%。與此同時,出口量出現大幅攀升,其中原油的出口量達到269萬噸,由去年同期的下降31.9%轉為上升5.4%;成品油出口量為640萬噸,更是由去年下降24.8%轉為上升53.1%。 二是受原油價格大幅上漲,煉油企業生產越多可能虧損就越大或盈利有限,影響了生產積極性,加上個別企業設備檢修等因素影響,使生產量增長大幅回落。如1-5月份,我國原油加工量完成12040萬噸,同比增長7.4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達9.8個百分點;主要成品油產量完成7106.97萬噸,同比僅增長7.4%,同比增速也回落9.5個百分點。 進入4月份后,隨著農業春耕及基建項目全面開工和柴油運輸車的大量增加,柴油資源緊缺局勢更加明顯。如4月份柴油表觀消費量為924.66萬噸,而產量和進口量僅為872萬噸,還有53萬噸的缺口則只能由庫存來彌補。5、6月份柴油庫存繼續減少,不少地區的成品油庫存開始逼近警戒線。 近幾年受資源限制,我國原油生產一直保持2%以內的速度平穩增長。估計今年通過積極開發新油田擴大產量,原油生產增速略會有所加快,全年產量可達到1.83億噸,增速為4.1%。在這樣產能條件下,要保障3.18億噸的市場需求量,仍大約需要1.35億噸進口資源。也就是說,2005年中國原油的進口依存度將繼續擴大,超過2004年40.5%的水平。因此,進口資源能否持續穩定供應是保障市場穩定的關鍵。2004年全球原油供應量為8240萬桶/日,是1976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基本保證了市場需求。估計2005年全球原油供應仍可基本得到保證。一是歐佩克主要產油國還將充分利用仍處在高價區的時期積極生產;二是伊拉克生產逐步恢復;三是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將繼續擴大產能,以占領市場賺取更多的外匯。另外,我國積極與哈薩克斯坦等周邊國家建立能源貿易伙伴關系,加緊輸油管道的建設;中國石油企業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通過并購、合資等手段在全球范圍內拓展石油資源。因此,國際資源應該能夠基本滿足中國經濟增長對石油的需求,市場供需形勢可保持基本平衡。但是,不排除一些不可預測的突發事件,比如戰爭、暴亂、罷工、自然災害等造成供應短缺的可能性。 成品油方面,預計全年的產量略高于需求量,大概在1.75億噸左右,但是,受煉廠裝置局限,國內煉廠的柴汽產出比很難突破2.0,低于需求柴汽比,因此,資源的結構性緊缺仍然存在,仍需要進口柴油以彌補國內生產的不足。 全年油價將保持高位運行 從2003年末開始,國際油價一路飆升。國際原油價格先后在2004年5月11日和10月22日突破40美元/桶和55美元/桶,形成了兩個油價上漲高峰。隨后油價回落到45美元/桶左右并持續到05年1月,從2月中旬開始,油價再度飆升,并于3月15日再次突破55美元/桶,之后在5月份油價略有回落,6月份再度發力,并且直逼60美元大關。根據EIA公布的油價,21日紐約WTI原油現貨價格已經達到58.9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也達到了57.36美元/桶。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高油價時代。 國際油價的大幅飆升,對國內油品價格形成巨大的壓力。2004年國內成品油價格經歷了3次調整,國內成品油的批零價格也不斷刷新紀錄。而2005年的調整更加頻繁,發改委分別在3月23日、5月10日、5月23日、6月25日、7月23日對成品油的價格進行了調整。目前,全國成品油市場柴油批發價在4300-4500元/噸,而汽油批發價則在4700-5100元/噸,同比漲幅均在16%左右。 從全年價格走勢來看,一方面國內能源及運輸緊張狀況仍未完全得到緩解,區域性、結構性的資源緊缺現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國際油價在上半年就持續攀升至歷史高位,預計下半年雖有回落,但仍保持在50美元以上的高位運行。據此估計,今年我國成品油價格總水平將會呈現穩步攀升的高位運行態勢。 行業效益分化加劇 國際油價的高漲,帶動了上游開采業利潤的增長。受國內需求拉動和油價上漲的影響,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的增長指數一直保持上升態勢,效益指數也穩步增長,二者均處于高景氣水平。據統計,1-5月份,全國石油天然氣開采業實現銷售收入2133.83億元,同比增長38.5%;利潤總額達到1059.2億元,同比增長69.1%;利潤率為0.5左右,行業效益空前高漲。 與此同時,處于下游的石油加工業效益則呈下滑之勢。進口原油價格上漲導致煉油廠煉油成本上升,但是國內成品油零售價調整滯后于國際油價,成本傳導滯后,造成石油加工業利潤急遽下降。雖然石油加工業景氣指數不斷上升,但是效益指數卻明顯下滑。據統計,1-5月份,石油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3810.79億元,同比增長36.0%;利潤總額為-27.9億元,同比下降了124%;全行業虧損嚴重。 展望全年,由于油價高位運行的態勢仍將維持,因此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的效益景氣仍將維持較高水平;隨著發改委調價機制的日益靈活以及成本的逐漸下傳,石油加工業的效益景氣將會有可能反彈;但上下游行業的效益分化的格局將不會有大的改變。 加快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步伐 中國成品油表面上看已經開始與國際接軌,但實際上,參考紐約、鹿特丹和新加坡油價確定國內石油產品“基準價格”,從時間上看,晚于國際市場一個月,從價格機制上看,油價仍由國家制定。因此,中國油市還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而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在國際油價持續攀升的背景下,弊端日益顯現: 首先,由于國際油價持續大幅上揚,國內油價相對穩定實際上只體現為分次調價,但分次調價并未減少油價變化對國民經濟的沖擊。 其次,目前國內油價調整存在1個月左右的滯后期,在國際油價上漲時,國內油價調整滯后不利于油品供應的穩定。從生產環節看,國際油價上漲導致的成本上升會降低煉廠的盈利水平,導致煉廠的生產積極性不足,從而對成品油市場的及時穩定供應產生不利影響;從流通環節看,油價調整的滯后給投機行為制造了空間,在一定程度上人為造成成品油供應緊張。 因此,在國際油價大幅波動的背景下,應盡快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加快石油價格調整頻率,并在競爭相對充分后,完全放開油價。同時,中國也應該加快推出成熟的油品期貨交易,形成標志性的地區市場價格,抵御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隨著經濟發展和成品油需求增加,油品供需波動也充滿更多不確定性。成品油市場管理已不能僅局限于以前的應急性調度和監控。因此,可以嘗試建立成品油市場監測分析制度,每個季度,進行例行市場分析。通過跟蹤國際、國內成品油價格走勢,及時抓住最新的形勢,保證成品油的調度和供需的平衡。 執筆:楊建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 馬 樂(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