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精英趨之若鶩 “銀行號”基金為何這樣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7日 07:52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齊軼 北京報道 夏天是“跳槽”的季節嗎?至少在今年夏天,基金行業的情況就是如此。 眼下,基金業內人才流動的最大動因是“銀行號”基金公司的相繼啟航。7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劉士余在國內第一家“銀行號”基金公司——工銀瑞信的開業典禮上宣
其實,早在去年年底,“銀行號”基金公司招兵買馬的工作就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只是隨著“開航”日期迫近,人事變動更加明朗。此次“銀行號”的“征兵”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各基金公司間的人才爭奪戰幾乎達到白熱化程度。業內甚至流傳這樣一個笑話:某“銀行號”基金公司招人,一家中等規模的基金公司幾乎全員應聘,大有“舉家搬遷”的氣勢。據記者了解,剛成立的工銀瑞信投資總監和首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均由本地兩家基金公司“空降”,投研部門的其他人員幾乎都來自其他的基金管理公司。 強勢股東構建穩定預期 “銀行號”究竟有什么魅力?它憑什么引得眾多自視頗高且收入豐厚的業內精英趨之若鶩? “就收入而言,銀行號基金目前不會是最好的,它自己的定位只是有競爭力的薪酬水平。然而銀行號基金公司穩定的預期和廣闊的前景才是‘致命誘惑’”,一位基金業資深人士這樣說。 從最早的“老十家”到現在,基金業走過了7年的歷程,治理結構的完善與否正日益成為影響一家基金公司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考察現有的基金公司,目前在市場上建立了一定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公司基本上都有股權結構變動不大、管理層相對穩定的特點,而那些股權幾易其手、管理層不斷變換的基金公司多半元氣大傷。一家近兩年風頭頗健的基金公司老總曾不無感慨地說,自己40%的精力用于處理股權結構變化,若非如此,公司的發展決非今日情形可比。 強勢股東、管理層穩定預期無疑是“銀行號”基金公司的巨大優勢所在。“工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這樣強大的背景能夠確保工銀瑞信未來股東的穩定,很難想像工行會為了某些短期目的而賣掉工銀瑞信”,一位基金經理如是說。不難想像,信奉“長期投資”的基金經理們會非常看重管理團隊的穩定,誰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積累的事業基礎隨著管理層的更換而“雨打風吹”去。 良好渠道保障生存無憂 在目前的基金銷售中,商業銀行和券商為主渠道,雖說相繼出現專業銷售公司這樣的代銷機構,然而商業銀行的龍頭地位依然牢不可撼。一家基金公司如果沒有良好的銷售渠道就無法保證其資產規模,這對于以“代客理財”為生的機構而言,就意味著“無米下鍋”,任你投資手段再高明,也只是空懷一身“屠龍術”。其直接后果就是面臨“生存還是死亡”的考驗。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何基金公司在與銀行的合作中基本處于弱勢地位;為什么一到公司新發基金時,該公司勢必是自上而下的“全民動員”,公司的老總、銷售副總、基金經理更是如歌星般全國各地“巡演”,疲于奔命。 銀行號基金公司依托商業銀行,擁有穩定的銷售渠道,這意味著生存無憂,也意味著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創新、去考慮發展等深層次問題。良好的渠道除了能保證一定的首發規模,更為重要的是能帶來優質的持續銷售服務,而這一點正是目前非“銀行號”基金公司的軟肋所在。 “航母”也有弱點 盡管“銀行號”基金公司具備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它也并非無懈可擊。 “銀行系基金公司的市場化程度有限,在運作機制和經營手法上是無法和完全市場化運作的基金公司相比的。”一位放棄登上“航母”的基金人士坦言。 據該人士介紹,作為大型商業銀行的“衍生品”,“銀行號”基金公司短期內可能會有明顯的“大國企”烙印,其運作機制,尤其是用人機制難以和現有的基金公司相抗衡。對于基金公司而言,最為重要也最可寶貴的資源也就是“人”,一旦人的能量無法完全激發出來,其他的外部設施作用終究有限。這也是為何不少基金公司老總認為短期內“銀行號”對其他基金公司沖擊有限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銀行號”對股票型資產管理經驗的匱乏也使得其未來股票型基金業績存在不確定性。有業內人士分析,“銀行號”發行基金的規模應該不成問題,然而規模太大的股票型基金是否能有出色表現還有待觀察,以去年3、4月發行的兩只過百億的“航母”基金為例,它們的業績并不理想,與同期成立的其他基金相比,它們也只是業績平平。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