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改方案正面臨新的調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7日 07:50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 小言) 隨著第二批試點方案表決的開始,上市公司股改方案的審批正面臨新的調整。 此前第一、二批共46家試點公司的改革方案都須到證監會“過堂”,才能“立案”。雖然后續將進行改革的公司還沒有開始申報方案,但不少保薦人、上市公司都接到了滬、
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日前在“當前資本市場投資與發展態勢專業研討會”上的表態,印證了審批權將轉交這一說法:證監會將在兩批試點結束后總結經驗,出臺一個更為規范的操作指引,其中方案審批權將“下放”至滬、深證券交易所,證監會不再過細地參與改革的具體工作。 但業內人士認為,對于那些在前兩批試點中已經出現、得到認可的對價支付手段,與證券交易所溝通起來比較容易,但對于含H股、B股、或破凈公司等還未出現過的、或者比較復雜的情況,如何支付對價,可能還需要證監會的“指導”。因此,在當前審批權“交接”的這個階段,改革方案的溝通可能會涉及多個層面。 正因為如此,許多上市公司特別是備受關注的含H股、B股的公司、破凈公司等都表示,不愿意做第一只螃蟹,希望等到相關規則指引出臺后再遞交方案。而投行人士認為,只要證監會明確這幾類公司各類股東的相關權益、補償原則等,制定方案并不比前兩批試點公司復雜。 事實上,在4月30日股權分置改革正式啟動的第一份標志性文件中,就曾明確規定:證券交易所對試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分置改革提交的申報文件進行合規性審查;中國證監會對改革試點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所以,在肩負“探路”使命的前兩批試點結束后下放審批權,業內人士認為勢在必然。首先,由證券交易所主要對方案的合規性、程序性環節進行審核,有利于方案的形成更加市場化,非流通股與流通股有更大的博弈空間;其次,有利于加快改革進程,力爭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改革,穩定市場預期;第三,也利于證監會集中精力主要實施監督管理的職責。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