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業變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6日 13:29 證券時報 | |||||||||
□李青霞 在中小企業板的上市公司中,有部分公司曾經進行了主業的大范圍變化。有部分投資者對這種現象產生疑慮。事實上,這種疑慮是多余的。因為從世界企業史的角度來看,對于一個歷史較長的企業而言,主業的變遷幾乎是一個趨勢,只有極少數的企業能夠例外。
例如,當今舉世聞名的松下電器,1917年,當松下幸之助創立松下公司時,主業是生產插座。可是,當他們把插座做出來以后,市場對他們的插座非常冷淡,新生的松下公司一度陷入絕境。讓松下公司起死回生的第一筆“大生意”,是生產1000個電風扇底盤的訂單。這項單調、枯燥的勞動密集型業務,讓松下公司活了下來。為此,松下擱置了原本十分看好的電燈插座。此后,松下的自行車燈,讓松下開始成長為大企業。后來的電燈、電熨斗、收音機、干電池等紅極一時的產品,都是追隨時代潮流的產品,與最初的松下“老本行”———電燈插座,相去甚遠。 對于松下而言,它做電器的“主業”沒變,但是,實際上它的“主業”又一直在變。 而只有極少數的公司,如可口可樂、美孚石油、福特汽車等公司,現在仍然做著和創立時類似的主業。然而,即使是這些公司,他們的主業的實際內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未來也不排除變化的可能性。 誠然,主業的變化為上市公司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而所謂證券估值,也變得日益混沌而復雜。從這一角度來看,有經驗的理性投資者,在其投資的上市公司轉變主業時,偏向于保守,“聽其言,觀其行”,等到新主業有眉目之時再介入,不失為穩妥之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