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玩家遭遇四面楚歌 顧雛軍的路還能走多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3日 10:37 證券時報 | |||||||||
顧雛軍,1959年生于江蘇泰縣,1985-1988年天津大學熱能研究所從事科研,1988年9月發明格林柯爾制冷劑,1989年下海經商,1990年在英國成立首家分銷公司,1993年業務拓展至美國,1995年成立格林柯爾中國有限公司,1998年在北京和深圳成立格林柯爾工程公司,1999年在湖北和海南成立工程公司,2000年7月格林柯爾在香港創業板上市,2001年10月收購科龍電器,2003年6月顧雛軍擁有全資股份的順德格林柯爾成功入主上市公司美菱電器,成為其控股股東,2003年12月顧雛軍宣布出資4億余元入主亞星客車。
本報記者 陳一木/綜合報道 顧雛軍的好戲終歸要演不下去了。 同樣的劇情,同樣的結局,我們看得太多,以至于連一絲新鮮感都沒有。《大話西游》里面有句經典的臺詞“我猜得到故事的開頭,卻猜不到故事的結尾”,而顧雛軍和他導演的資本并購大戲,自一開始出現于人們的視線之內,大家就能猜到它平淡無期的結尾。只是這幕即將落幕的大戲怎就看得人如此心痛?何以類似的劇情總能一再上演?難道香港人郎咸平曾深深質疑的國退民進的資本盛宴真在現實中開席了,從而成就了顧雛軍們的狂歡? 四面楚歌顧雛軍 顧雛軍及他的格林柯爾系正遭遇著四面楚歌。最吸引人目光的是格林柯爾系麾下科龍電器(000921)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變故。 先是今年4月份,科龍電器年報報出了6833萬元的虧損,其后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由于“有敏感資料未披露”,科龍電器停牌多達9次以上,在這一過程中,作為國內最大的制冷家電企業之一,科龍電器也陷入了部分生產停滯的尷尬境地。然后是今年5月份,科龍電器因涉嫌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正式立案調查。有消息表明,證監會對于科龍電器的調查已近尾聲,而顧雛軍本人很可能難逃挪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干系。進入7月份,科龍危機更是全面開花。 7月7日,科龍電器公告,其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庇昌、李公民、徐小魯已于2005年6月24日提出辭呈,并于6月28日提交了辭呈的補充資料。獨董棄科龍電器而去。 7月14日,科龍電器公告了2005年半年度業績修正公告,公告稱由于今年五、六月份的銷售較去年同期減少50%以上,今年上半年公司將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同日,科龍電器還公告,將有股價敏感資料信息進行披露,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股票于2005年7月15日(星期五)全天停牌,待該股價敏感資料信息披露后,公司股票恢復交易。7月15日,科龍電器再次公布了停牌公告,停牌直至7月18日。 7月18日,科龍電器發布資產查封凍結公告,稱因保證合同糾紛事宜,公司已被華意壓縮(000404)的子公司加西貝拉壓縮機公司提起訴訟,公司已于7月14日收到浙江省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的裁定書和查封令,凍結科龍電器銀行存款1710萬元。此外,嘉興法院還于7月7日查封了科龍電器所持有的華意壓縮的發起人國家股5928萬股,涉及資產1.4億元。華意壓縮是業內龍頭企業,作為格林科爾系的一員,顧雛軍控制科龍電器持有華意壓縮22.73%股權。據悉,科龍電器占用華意壓縮控股的加西貝拉壓縮機有限公司貨款高達2億余元。 7月19日,媒體報料,在揚州格林柯爾創業投資有限公司13.69億元總資產中,5.32億元無形資產的專利號和廣東格林柯爾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出資的專利號完全一致。而對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公開資料查閱發現,顧雛軍要么是根本沒有真正將89109125.4號專利授權給廣東格林柯爾,要么就是將這個已經授權的專利公開“偷”到了揚州格林柯爾。據此推測,無論顧雛軍做出了哪種行為,廣東和揚州的格林柯爾在分別收購科龍電器、美菱電器(000521)和*ST亞星(600213)、襄陽軸承(000678)時的出資,幾乎都可以肯定,操作上存在違法違規嫌疑。 而在上周,素以“維護中小股東權益”而聞名的證券事務律師嚴義明,以僅持有科龍電器100股的小股東身份,向科龍電器全體股東征集投票權,提議罷免包括董事長顧雛軍在內的所有科龍電器現任董事,并自薦任科龍獨董。據悉,本周嚴義明剛從香港“拉票”回來,嚴介紹,如不出意外,征集到10%的股份召集臨時股東大會應沒問題。 不過,對于多數經銷商和消費者來說,科龍電器企業本身并沒有問題。科龍的許多內部人士表示,科龍電器只有早日擺脫顧雛軍的控制才會有出路。 科龍電器今日所遭遇的這一切,和顧雛軍及其高超的“財技”脫不了干系。 顧雛軍的“玩家”生涯 顧雛軍之所以被媒體關注,在于其是資本市場的著名“玩”家,素以會“玩”、敢“玩”著稱。2001年底高調入主科龍電器后,此前名不見經傳的顧雛軍開始成為中國又一個突然浮出水面的神秘富豪。 透過媒體的報道,顧雛軍在公眾眼里變得清晰起來———江蘇泰縣人,上個世紀80年代末,他發明的“顧氏熱力循環系統理論”和“格林柯爾制冷劑”一經公布,立即遭到國內制冷學界專家的反對,反對者之中甚至有顧的導師。這場辯論也一直持續到1996年,但此時的顧雛軍早已潛身海外,在開曼群島注冊格林柯爾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并登陸香港創業板市場。以此為踏板,顧雛軍開始了在內地的資本運作。 顧雛軍在國內資本市場真正“開玩”始于收購上市公司科龍電器。深陷危機的科龍電器曾被業界稱為國內制冷行業和家電生產行業的龍頭,1999年其銷售額一度達到56億元,但隨后陷入了困境,并被ST。最終,不被外界所知的格林柯爾擊敗了所有的競爭對手,成功入主科龍。此次收購,人們普遍認為,科龍電器國有資產被嚴重低估,顧雛軍收購資金并沒有到位。國內主要的財經類媒體大都發表了質疑文章,火力集中在顧雛軍的顧氏理論、公司業績、收購資金來源等問題。 雖然外界充滿了質疑聲,但顧雛軍并沒有就此止步,而是加快“玩”的速度,以科龍為“橋頭堡”,在資本市場迅速刮起了格林柯爾收購旋風。科龍電器、華意壓縮、揚州亞星、襄陽軸承4家國內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企業及生產線,如吉諾爾、上菱電器、阿里斯頓等在短時間內被顧雛軍收入囊中。顧雛軍也由此建立起總資產過百億,橫跨制冷、家電和汽車等行業的格林柯爾帝國,被外界稱為“格林柯爾系”。在顧雛軍成功地充當著資本市場“玩家”的同時,人們的疑惑愈發加重,其巨額的收購資金到底來自哪里?用心何在? 2004年,香港學者郎咸平聲討顧雛軍,成為質疑風潮的標志。郎咸平對科龍被收購后的“扭虧為盈”提出疑問,明確提出科龍被收購前連續兩年高達8.3億元和15.6億元的巨額虧損實質是利用不當的壞賬計提方式作出來的,而其后的盈利則是將前期計提資金回轉后帶來的“虛假利潤”,并直指顧雛軍席卷國家財富。面對以郎咸平為首的專家群的質疑,顧雛軍總是有辦法“玩”下去,顧立即組織了一些學者專家及機構對郎的指責進行了猛烈的反駁,由此引起了當時轟動一時的“郎顧之爭”。不過,當初挺顧的那些人現在已經“失聲”了,看到了顧如今的狼狽,不知道他們做何感想。 回過頭看,當時的這些質疑其實大多并沒有真正指出顧雛軍的違法違規,即使有猜測,也沒有相關部門的跟進調查。而顧雛軍將科龍成功扭虧為盈的“事實”,又為其繼續收購其他公司鋪平了道路。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