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孚實業股改方案分析:實現三方共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2日 08:06 中國證券報 | |||||||||
(懷新投資 劉純浩) 中孚實業(資訊 行情 論壇)在6月17日被選入第二批股改試點時,股價已跌破凈資產,這對公司設計對價方案帶來一定難度。在公司控股股東與其他股東多方協商下,擬采取“送股+現金補差承諾+限價出售承諾”的方案,流通股股東將獲得三方面的收獲:一是獲得送股。流通股股東每持有10股流通股將獲得公司四家非流通股股東(中融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
首先,流通股股東可以得到充分的補償。 按對價方案,送股部分可使流通股直接增值10%,現金補差承諾則意味著一定的期權收益。到6月17日收盤,中孚實業股價僅3.4元,如果出現自然除權,其參考價當在3.07元,如果股價保持在3.07元,則每股流通股大約可獲得0.3元補差,如果再考慮控股股東在5元不出售的承諾,可以估算流通股得到的補差價值大約為17%,與10送1.7股大致相當。由于中孚實業二級市場股價已在其凈資產值以下,這種方案實際上是很優厚的。 其次,非流通股股東獲得流通權而實現增值。 除第一大股東外的另四家非流通股股東持股合計占公司總股份的22.33%,低于控股股東豫能集團的持股數,這部分股權的主要作用表現在投資收益上,因此流通權意義重大。按對價方案,這部分非流通股付出了21%以上的股份作為對價,如果以凈資產作為盈利目標,則拋出價應在4.55元以上,從這點講,這部分股權付出的代價不小,但這部分非流通股前期已有增值,實現流通后價值得以真正體現,實際上也是贏家。 第三,第一大股東也是贏家。 控股股東豫能集團不送股,它在總股份中的比例仍為29.96%,而另四家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減少21%,只占到17.7%,豫能集團控股地位更加突出。按現金補償承諾來看,豫能集團可能付出的最小補差額為0,最大補差額為每10股付5元,平均為2.5元,低于每股凈資產,從表面看這種補償比每10股送1股稍劃算,但在目前大盤低迷的情況下,敢于做出如此風險性承諾也顯示了大股東進行股權分置的誠意。同時豫能集團承諾5元以下不出售股份,并要提供近6千萬元的保證金,責任重大,因此這種方案也應當能被其他股東接受。 不少中小散戶可能認為,中孚實業對價的比例低于大多數試點公司,方案對流通股股東不利,其實不然。考慮對價方案,不能簡單以送股多少為依據,還要綜合考慮二級市場股價、公司基本面情況、未來發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投資者一定要認真考慮以下幾點: 第一,由于中孚實業股價已跌破凈資產(第一季度每股凈資產3.6元,按現在的經營狀況,到實施對價方案時,其每股凈資產可能達到補差參考底價3.66元之上),非流通股即使不作任何對價而要求全流通也是有道理的。按有關承諾,第一大股東不會在5元以下出售股票;而第二大股東中融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是在2004年8月以每股3.2元的價格轉讓而來,在支付對價后,加上時間成本持股成本已上升到4元以上;另三大股東持股比例較小,因此按此方案現在的流通股存在一定的升值空間。 第二,按IPO發行價8.3元計算,經過送轉股及分紅后,流通股成本已降至4.55元左右,按前面的分析,非流通股流通后不會對這個價格形成很大威脅,這也反映出方案的合理性。應該強調的是,投資者不應該將股票在二級市場上的損失歸結到非流通股上來,因為那部分損失主要是早期市場估值不合理以及大勢長期下跌造成的,這與非流通股應支付多少對價無關。 第三,豫能集團寧愿犧牲流通權帶來的利益,也不愿減弱對公司的控股權,間接反映出控股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而豫能控股(資訊 行情 論壇)愿意以現金方式進行對價,也反映出控股股東的實力。目前公司股票市盈率僅10倍,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水平,投資價值非常明顯。對這樣的公司,投資者應當充滿信心。 最后,再從壞的方面著想,如果方案被流通股股東否決而通不過,那必然是多輸的結果。不但公司方面白受損失,股價走勢也會受到影響,流通股股東損失將更加慘重,這點清華同方(資訊 行情 論壇)已是先例。所以,投資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立足長遠,為股權分置改革做出應有的貢獻,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