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效果逐步顯現 供求關系左右債券走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2日 05:01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黃憲奇 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6月份CPI同比上升1.6%,延續(xù)了2月份以來消費物價持續(xù)下滑的走勢;另外,今年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出現了明顯回落。消費物價指數和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的同步下行,說明中央近兩年來的宏觀調控的效果正在顯現。鑒于進一步的緊縮措施已無必要,央行目前的貨幣供應又偏寬松,債券供給對債市下一步的走向
調控效果逐步顯現 今年上半年CPI上漲2.3%,低于2004年同期3.6%的水平,繼續(xù)處于溫和上漲狀態(tài)。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升1.6%,扣除2月份的春節(jié)因素,已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連續(xù)7個月持續(xù)下滑。另外,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4%,增速比2004年同期回落3.2個百分點。 2003年以來,中央為了抑制經濟過熱,拉開了宏觀調控的序幕。在貨幣政策方面,央行適度控制了貨幣供應量的過快增長。M1在2003年7月、M2在2004年3月先后見頂回落之后,2004年6月份以來,貨幣供應增速的下滑出現加快之勢,6至12月份M2的增速分別為:16.2%、15.3%、13.6%、13.9%、13.5%、14%和14.5%。而在此期間,消費物價指數的同比增速一直在4%以上,如果考慮物價因素,去年7到10月份的M2增速同比已經處于過去至少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貨幣供給增速是CPI、PPI的先行指標,M2增速的快速下滑,必然預示著經濟活動的收縮和物價水平的趨降。從中信證券的統(tǒng)計結果看,M2增長速度的變化領先于CPI變化的時間跨度是11個月。也就是說,當前消費物價指數和投資增速持續(xù)下滑的情況,正好是11個月前央行貨幣調控的結果。 穩(wěn)健原則下貨幣政策將更靈活 中國人民銀行在18日至19日召開的全國分支行長座談會上提出,下半年人民銀行繼續(xù)執(zhí)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鞏固宏觀調控成果。中國人保資產管理公司的高紅兵博士認為,穩(wěn)健貨幣政策的內涵為:以幣值穩(wěn)定為目標,正確處理防范金融風險與支持經濟增長的關系,在提高貸款質量的前提下,保持貨幣供應量適度增長,支持國民經濟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的提法,是對貨幣政策原則的規(guī)定,而不是貨幣政策操作層面寬松或緊縮的提法。 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同時包括防止通貨緊縮和防止通貨膨脹兩個方面的要求。2004年的貨幣政策充分體現了這樣的靈活性。年初配合宏觀調控,央行出臺了相應的緊縮措施,包括實行差別準備金率、再次提高準備金率等,中期后,貨幣供應量、貸款回落較快,又向市場投放貨幣,增加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并對商業(yè)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其有保有壓,逐步改善貸款結構。從今年上半年的貨幣政策取向看,應該是這種穩(wěn)健操作的延續(xù)。由于人民幣升值的預期較強,流進來的熱錢增長較快,為對沖外匯占款,央行在5月份以前的月份適當加大了公開市場操作的力度。后期由于商業(yè)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硬約束,信貸投放下降較快,央行減弱了公開市場資金回籠的力度,營造了一個較低的貨幣市場利率水平。這種操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熱錢的投機空間被擠壓的越來越小,銀行放貸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 供求關系變化決定債券后市 央行發(fā)布的2005年上半年金融運行報告顯示,目前貨幣供應及貸款增長已適度放寬。這暗示了當前貨幣政策有輕微放松的跡象與信號,表明央行近期不太會再加大緊縮貨幣供應及貸款增長的政策力度。在宏觀基本面預期比較平穩(wěn)的情況下,資金面的松緊就成了債市發(fā)展的風向標。從上半年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思路看,央行票據的發(fā)行主要是對沖到期的央行票據,同時回籠部分外匯占款,所以外匯占款增幅就成為決定資金充裕的關鍵。經過持續(xù)一年的炒作,有關人民幣升值的爭論有偃旗息鼓之勢,匯率變動的政策一旦明朗,外匯占款的過快增長局面將會出現急轉直下。據知情人士透露,日前在央行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確定了今年短期融資券的總發(fā)行金額約為1500億元,并將此作為央行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下半年國債和金融債的發(fā)行量預計為各3000億左右,國債到期1500億左右,金融債到期量為1429億,二者凈發(fā)行量約為3000億左右。此外,按去年規(guī)模計算,下半年還將有400-700億次級債、300億企業(yè)債發(fā)行。中央債券登記結算公司近日發(fā)布的報告認為,根據目前債券發(fā)行計劃,下半年的債券供給會有明顯增加,債券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可能會有所改觀。債市上漲到目前的高位,投資者出于收益率而增持債券的沖動已經減弱,供求關系變動將直接決定債券后市。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