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飛機的“保護神”——訪海特高新董事長李再春先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9日 08:00 中國證券報 | |||||||||
飛機飛行最重要的是什么,當然是安全,每天當數以千計的飛機從一個地方安全降落在另一個地方的時候,這其中除了飛行員的精湛技術外,更體現了航空機務維修的重要保護作用。 2004年7月,海特高新(002023)在深圳中小企業板成功發行2400萬股普通股,海特高新成為我國航空維修業首家實現上市的企業,被稱為“航空維修第一股”。
2005年6月,海特高新入圍股權分置改革第二批試點企業名單,并推出了10送3.8股的良好方案,受到了投資者的積極評價。 帶著投資者關心的問題,筆者走進了海特高新,專訪了董事長李再春先生。 “振興民族航修業”為己任 從1992年海特高新到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再到2004年成功實現上市,海特高新已經走過了13個春秋,伴隨著我國航空運輸業高速發展所帶來的航空維修需求的巨大增長,李再春和他的管理團隊帶領的海特高新逐步壯大起來。 回顧海特高新的成長歷程,李再春坦言,海特高新的壯大與我國民族航修業的發展密不可分的,從創立伊始,公司就以“振興民族航修業”為己任,并且至今這都是公司不變的宗旨。由于我國航空發展水平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以前幾乎所有的維修都送到國外去,不但周期長,而且費用高,自從以海特高新為代表的國內維修企業的起步和壯大,打破了發達國家在航空維修尤其是機載設備維修技術上的壟斷,同樣部件的維修費用相比國外大大降低,送往國外維修的比例逐年下降,航空運輸企業的維修成本得到明顯降低,更為重要的是,世界上最尖端的技術將首先運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國內航修業如果不發展,嚴重限制了我國航空維修及整個航空工業的發展。 李再春說,雖然我國航修業的發展相對發達國家有所落后,但公司的思路是“發揮后發優勢,謀求先發效應”,通過國際合作,院企協作與自主開發并重的方式,不斷增強自身技術實力,積極跟蹤國際航空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等方面的最新動態,及時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設備,提高工藝水平,目前公司在現代航空機載設備維修開發、航空自動檢測系統設備研制上都高于國內平均水平,接近和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超常規發展。 三大優勢成就行業龍頭 在我國航空維修細分市場機載設備維修領域,海特高新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市場份額上都是名列前茅,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海特高新是如何取得這樣的地位?李再春總結為:海特高新具有三大明顯優勢,而且這些優勢已經對競爭對手形成了非常高的進入門檻。 第一是較高的行業壁壘優勢,我國和世界多數國家對航空維修都實施嚴格的準入制度,海特高新是我國首家取得中國民航CAAC維修許可的民營企業,公司于2002年取得美國聯邦航空局FAA認證許可,2003年通過了國軍標GJB9001-2001的質量認證,2004年獲得中國民航總局、香港民航處和澳門民航局聯合維修管理JMM認證,使公司的CAAC認證項目獲得在大陸及港澳三地認可,獲得這么多的許可證在行業內是為數不多的,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進行歐洲聯合航空局JAA認證準備工作。 第二是技術優勢,海特高新已經取得了40個機型的超過8000項中國民航總局適航許可項目和超過1000項美國聯邦航空局許可項目,是國內航空機載設備維修領域維修項目最多的企業之一,包括波音、麥道、空客、薩伯、BAE、DORNIE R 系列民用客機及小型公務機等設備維修6000余項,伊爾—76、伊爾—86、TY—154、米—171、米—17、直-8、運—七、運—八系列等蘇俄機型和國產先進飛機設備維修2000余項,已形成年維修機載設備上萬件的能力。公司自主技術水平保持著高于國內平均水平,2000年以來,公司每年研究開發的投入約占銷售收入的5%以上,目前自主開發的各類新產品達50余項,如飛機控制系統、飛機管理系統、大氣處理系統等多個項目均是率先在國內自主開發試修成功的,通過與高校和研究院建立長期穩定協作關系,加強基礎研究和產品開發,形成了運轉高效的科技開發體系,并引進國外專家來公司指導,采用先進的研發運行機制,使公司的發展建立在科學和創新的基礎上。 第三是市場優勢,海特高新2004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了1.36億元,公司的客戶基本涵蓋了國內全部民用航空公司以及其他航空單位近100家,擁有龐大的客戶網絡,公司以成都作為維修基地,在武漢、太原、西安、長沙、上海等地設立了8個子公司,在海口等地設立維修工作站,維修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的維修項目在成都基地能基本完成,一方面使航空公司獲得及時優質的維修服務,保證了飛行的安全和正點,體現了海特高新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公司爭取了客戶資源,擴大了市場份額。此外,公司還積極與包括國航、南航、東航和上航在內的多個航空企業直接或間接建立合資公司,為擴大市場打下了基礎。 李再春說,海特高新取得的航空機載設備維修市場龍頭地位在短時間內是難以撼動的,不久前公司又與國內機載設備維修第三大企業西安翔宇進行了合資,公司的競爭得到進一步加強,今后行業發展將呈現“馬太效應”,也就是強者愈強。 “大維修”戰略 航空維修分為三個細分市場,包括機載設備維修、飛機機體維修和發動機維修,盡管海特高新已經在機載設備維修市場成了“霸主”,但李再春并沒有就此滿足,他已經把目光投向了另外兩個市場。 李再春表示,從航空維修業的未來趨勢而言,“一站式”維修是必然發展方向,所謂“一站式”維修就是維修企業對送修飛機提供盡可能大的范圍的維修服務,這不僅要求海特高新除了能夠進行機載設備維修外,還要能夠進行發動機等其他領域的維修。同時從競爭角度講,發動機維修的進入門檻高,附加值也更高,從海特高新的可持續發展來看,進入新的維修市場是勢在必行的。 李再春說,就中期目標而言,公司將在鞏固傳統機載設備維修市場領先者的基礎上重點發展支線飛機、公務機、直升機、通用飛機發動機維修,在機載設備維修方面,繼續拓展維修項目,并向高精尖項目傾斜,積極引入OEM廠家。公司的主要控股子公司奧特附件維修公司2002年與新加坡盈申控股集團(TPA)合資,主要從事航空機械附件設備、APU等的維修,獲得了CAAC、FAA、JMM等認證,獲維修項目達2000多項,在附件維修許多項目上積累了豐富的維修經驗,其許多項目系統的維修規模和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不久前又獲得了5家OEM廠家對公司數百個項目的授權。 李再春說,目前飛機發動機在國內的送修量較小,市場空間是非常大的,即將取得PTA6發動機維修許可,預計2006年產生效益。除了支線飛機外,公司還進入了直升機和公務機發動機維修市場。 李再春表示,“大維修”戰略不僅是民用航空維修市場,而且還包括通用航空、警用航空等特種飛機維修市場。 會增持公司股票 不久前,海特高新在公司被中國證監會確定為股權分置改革第二批試點單位,并且推出了10送3.8股的方案,對于此方案,李再春表示這是一個雙贏的結局。 據了解,海特高新在公司被中國證監會確定為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單位后,公司立即公布了熱線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聯系方式并在報紙、網絡上發布了《海特高新股權分置意見調查表》,公司大股東、高管及保薦機構還兵分三路,分別前往北京、上海、深圳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等機構投資者進行面對面溝通,與流通股股東的溝通范圍超過了流通股持股比例的50%以上,獲得了投資者的廣泛認可。 李再春介紹說,專家根據對價原則計算,非流通股東需向流通股東每10股支付3.421股,但大股東在充分考慮流通股股東利益和各方面情況下,本著流通股東持有股份的市值不減少又對流通股東進行了更大的利益傾斜,決定最終為每10股多付0.379股也即每10股支付3.8股。因此現在的方案更多讓利于流通股股東。 李再春不僅是海特高新的創始人,而且也是海特高新的第一大股東,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后,李再春手上持有的海特高新股票將能夠全流通。李再春坦言,13年的創業歷程使他對海特高新有著難以表達的情懷,我國航空維修業還處于起步發展期,未來的發展潛力相當巨大,海特高新的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他說:“對公司的前景,我和海特高新的團隊都充滿信心,在合適的時候我還會增持公司股票”。 (企業形象)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