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柯爾神話破滅歷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9日 00:30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記者 宋海蛟 格林柯爾(資訊 行情 論壇)系下的“旗艦”科龍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7月14日發布公告稱,2005年上半年將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15日,公司又表示因有重大信息即將披露,股票將停牌一天。與此同時,征集投票權以罷免顧雛軍等董事的嚴義明,正在香港聯絡“倒顧同盟”的人馬。而處于危機漩渦中的格林柯爾總裁顧雛軍,已經悄然回到了科龍總部所在地
顧雛軍從下海的那一刻,疑問便始終圍繞著他,但他是如何從一名普通的創業者,一步步地實現他的實業夢和資本夢,在走向事業輝煌的頂點時又是如何陷入學者質疑、股民咒罵、律師倒戈、監管部門調查的危局中的呢? 天才的發明家 顧雛軍,先后就讀于江蘇工學院和天津大學熱能工程系。1988年是他人生的重大轉折點,他以“顧氏循環理論”為基礎發明了格林柯爾制冷劑,這是他此后涉足商海的最大資本,也是他提出整合我國制冷行業的根基。 但是,這個可能改寫工程熱力學理論的“顧氏循環理論”,受到業內廣泛的質疑。顧雛軍的導師呂燦仁等3人聯名發表文章,認為“顧氏循環”在理論上不能成立;清除偽劣科技‘顧氏理論’座談會使顧雛軍與學術界的關系徹底僵化。 成功的創業者 1989年顧雛軍下海經商,1990年在英國注冊了格林柯爾制冷劑生產公司,隨后又在北美和東南亞廣設分公司;5年后,無氟制冷劑的重要生產基地———天津格林柯爾成立;事業上一帆風順的顧雛軍在1998年成立了北京格林柯爾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進入了資本市場———格林柯爾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共募集資金5.4億元港幣。有人預計,顧雛軍在下海的10年間身價已經超過20億元。至此,格林柯爾神話開始上演,隨后高潮迭起。 神奇的資本大鱷 不可否認,顧雛軍有著過人的天賦,他發明的格林柯爾制冷劑成本低、節能效果也很明顯。在商場上,他也是眼光獨到的經營者和管理者。但是,讓人們刮目相看的是顧雛軍在資本市場上同樣顯得游刃有余,甚至可以說是所向披靡。而最讓業界注目的就是顧雛軍成功入主目前危機重重的科龍電器。 當時同在香港主板和深圳A股市場兩地上市的科龍電器,在業界曾是制冷行業和家電生產行業的巨頭。1996年和1999年,科龍電器先后在香港和深圳成功上市。1999年公司的銷售額一度達到56億元,但隨后科龍陷入了連續兩年虧損的境地,并走入ST的行列。加之科龍電器股權非常分散,因此許多公司開始“覬覦”科龍。出人意料的是,格林柯爾擊敗了通用電器、松下以及惠而浦等公司,成功入主科龍。 隨后,顧雛軍在資本市場上迅速刮起了格林柯爾并購旋風:美菱冰箱、亞星客車(資訊 行情 論壇)和襄陽軸承(資訊 行情 論壇)等上市公司,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先后落入顧雛軍的囊中。格林柯爾也瞬間締造了總資產過百億,橫跨制冷、家電和汽車等行業的資本“神話”。 “神話”無情的破滅 在顧雛軍神奇地創造著一個又一個資本奇跡時,一直伴隨顧雛軍左右的質疑聲也愈發清晰了。從進入科龍后,市場便普遍質疑收購資金從何而來。而在顧雛軍大手筆的運作接二連三時,人們的心頭便有了更多的疑問。2004年8月10日,郎咸平聲討顧雛軍,也拉開了“郎顧之爭”的帷幕,由此對顧雛軍的質疑也達到了高潮。 從去年年報披露后,科龍便問題頻出,陷入了重重危機。今年4月2日,科龍電器年報顯示虧損金額高達6000萬元,這也直接導致中國證監會以涉嫌違反證券法規為由,正式立案調查科龍;5月13日公司公告稱與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分手;7月6日,科龍承認有股權出售的意向;7月8日,科龍宣布6月24日收到公司3位獨立董事的辭呈。 有消息稱,中國證監會關于科龍調查的初步結果已經出來,并已上報。相信顧雛軍的問題也將水落石出。格林柯爾16年騰飛的神話即將結束,但留給上市公司的思索仍會繼續。 | |||||||||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