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股改冰火兩重天:零對價全流通面臨考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7日 11:3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劉詩穎 上海報道 如同大多數機構投資者所料,農產品(000061.SZ)在股改方案亮相后的復牌首日即告開門大吉——漲停,機構投資者普遍預期,該股的上漲之旅才剛剛起步。 根據股改方案,農產品的實際控制人——深圳市國資委將在股改方案實施之日起第12
不過,農產品及其大股東似乎無暇體會漲停后的喜悅。7月15日上午9點半,與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的溝通見面會在深圳召開。 有投資者認為,農產品的股改承諾,可能出現大股東一毛不拔就實現全流通的現象。在個人投資者持有股份占流通股本超過90%的情況下,農產品能否順利通過股東大會表決,確實面臨嚴峻考驗。 方案亮相 7月14日,農產品公布了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方案一亮相就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作為股權分置改革試點中唯一一家隸屬于深圳市國資委的企業,深圳市國資委所作的一籃子承諾更使其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創新方案的出臺脫離不了公司的實際。最新資料顯示,公司的流通股份為23798.53萬股,總股本38766.34萬股(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61.39%),每股凈資產3.68元,但2004年每股收益只有0.03元。 更為特殊的是,第一大股東深圳市商貿投資控股公司只持有22.88%的股份,同屬于國家股的深圳投資管理公司也只持有2.21%的股權。 農產品的證券事務代表鄭桂波向記者介紹,根據目前的持股狀況,如果采取送股或縮股等形式,深圳市國資委的控股地位很容易喪失,但農產品的公司性質決定了國資委必須控股。 他說,農產品是一個菜籃子企業,承擔著深圳市乃至香港農產品穩定供應的任務,是深港兩地關系民生的國有企業,因此深圳市國資委對其經營發展非常重視,必須控股。本次股權分置改革后大股東不僅不會減持,而且很有可能將增持。 業內人士評價,該方案實質是一個認沽權證,流通股股東獲得了一個在4.25元價位賣出的權利。“主要是因為發行權證的企業股票市值要超過10億元,農產品達不到這個要求。”農產品的保薦機構——渤海證券的崔勇說,“并且,投資者對于權證普遍缺乏認識,農產品的投資者中90%是散戶,用權證和他們溝通起來會很困難。” 而在某一價位收購股份的方法,渤海證券認為,可以給予流通股股東穩定收益,保證流通股股東不會因為股改而利益受損,降低了流通股股東的市場風險。 農產品的董事長、黨委書記陳少群在6月27日召開的網上交流會上亦表示,讓投資者在這次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所持的流通股市值不減少,或有所增加,這是基本前提。 市場人士認為,農產品作為深圳市國資委推出的第一家股改公司,在國企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對今后的國企股改可起到示范作用。 冰火兩重天 方案出臺后,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的反應是冰火兩重天。 崔勇介紹,上市公司、保薦機構早已在方案出臺前就與投資者廣泛交流過,機構投資者對該方案比較認同,認為從公司的經營狀況、持股來看,方案是個不錯的創新。 一位持有該股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方案使股票類似一個到期收益率為26.87%的債券產品,這對股票持有者是個利好。 另一位機構投資者也覺得方案不錯。他說,按照現有的股價和公司確定的收購價折算,相當于大股東送3股左右。“因為自己的持股成本很低,覺得還有一定的獲利空間。” 不過,高昂的持倉成本使散戶很難對其認同。在6月27日的網上交流會上,許多散戶投資者言辭激烈,對股改思路的不滿情緒溢于言表,他們強烈要求公司將回購股價定在6元以上。 陳少群當即表態,投資者的成本差異很大,縮小差距,讓全體股東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是本次股改的目標之一。 在股改表決前,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并未達成共識。一位基金經理認為,股權分置改革與成本沒有必然關系,不能因為買點的高低,而確認賣點的位置。 機構投資者認為,雖然方案獲得了大多數機構的認同,但5萬多戶個人投資者的表決對最后結果將產生重要影響。方案通過與否,主要看散戶。 崔勇則表示,寄希望于股權分置改革而獲得補償是很難達到的,因為股價下跌主要是二級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不能歸因于大股東和上市公司。 零對價全流通? 在交流的過程中,投資者還提出了大股東可能分文不出就獲得流通權的疑問。 如果在回購股票日之前,農產品的股價就已站在4.25元之上,大股東將不用支付任何對價就獲得流通權。有投資者擔憂,大股東為了避免收購,可能會托市。 有基金經理認為,這樣的擔憂并不成立。大股東要將自己的股價托升,將付出過大的成本,如果屆時公司的基本面不理想,潮水般的拋單就會涌現,這和按照約定價格收購流通股份沒有什么區別。 不過,如果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或者大市發生好轉,確實會出現大股東分文不出就獲得流通權的可能。 坊間傳言,農產品有意將旗下虧損企業民潤超市出售,從而達到粉飾財務報表以助推股價的目的,從而最終不用掏錢回購流通股。 鄭桂波表示,民潤超市主要經營零售業務,占農產品主營收入的50%左右,它的虧損影響了農產品的整體業績。 而據農產品董秘陳小華介紹,批發市場的開發、經營與管理才是農產品的核心業務。對于虧損企業,則采取非核心業務外包、引進戰略合作伙伴、調整業務結構等措施,并已初步見效。因此,公司出售民潤超市的可能性無法排除。 另一保薦人張群生表示,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制作主要遵循四項標準,一是財政部的企業會計準則,二是企業會計制度,三是財政部針對上市公司可能遇到的細節制定的部門規章,第四項就是證監會制定的部門規章。上市公司如果遵守這幾項標準處理財務問題,基本是合理的。 而對于大股東可能“一毛不拔”獲得流通權的爭議,鄭桂波表示,大股東為了保證股票市值不在股權分置改革中減少,而作出在固定價位收購股票承諾,這種保證也是一種對價,因為大股東承擔了系統性風險。 對于大市反轉的可能,張群生表示,雖然市場普遍認為現在是世紀性大底,但真正敢買股票的人又有多少呢?未來的股價走勢帶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很難說市場未來的走勢如何。 他指出,現在很多公司的股價跌破了凈資產值,但還是沒有人去買。農產品的大股東推出約定回購價,并引起了股價反彈,不能說大股東沒有付出。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