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拯救券商注資成主流 因擔心再貸款有去無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3日 14:19 和訊網-《財經》雜志 | |||||||||
□ 本刊記者 于寧 李箐 凌華薇/文 7月5日,工銀瑞信基金公司開業典禮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劉士余首次向外界披露,中央匯金公司、中國建銀投資有限公司將采用市場化手段,對重點券商實施市場化財務重組;在此后的三個月內,將會有一批券商通過注資,解決備受困擾的流動性以及資本金不足的問題。劉士余并進一步明確,央行將以注資而非再貸款的方式援助券商。
關于所謂“券商救助計劃”,市場屢有傳聞。最新的版本是,7月4日央行金融穩定局主持證券公司重組通報會,會上披露,此前央行對申銀萬國證券、華安證券的施以再貸款的計劃,改為由中央匯金公司或建銀投資注資;此外,匯金或建銀還將向銀河證券、科技證券、華夏證券、北京證券、湘財證券、中富證券、天同證券等七家券商注資!敦斀洝窂臋嗤耸刻幾C實,向券商注資的決定已然作出,但具體計劃未定。 自2004年券商大批量陷入困境以來,要求央行再貸款援救的呼聲一直很高。被關閉和托管的諸多券商,確實也通過再貸款完成了其個人債權的收購和償付。然而,這一模式最終被“注資”取代,除了蘊含著重組動機,更直接的原因則是因為擔憂央行再貸款有去無回。 再貸款讓位“注資” 據統計,目前央行僅向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發放的再貸款已達到5000億元以上。此外,1997年以來中央在清理整頓信托投資公司、城信社、農村基金會、城市“三亂”過程中,也向地方政府發放了1411億元再貸款。盡管地方政府再獲得再貸款之前承諾,如果沒有按期足額歸還專項借款本息,財政部可以從該省的轉移支付和稅收返還資金中,按每年應還未還專項借款本金的50%扣還,但償還情況仍不佳。 專家們指出,以央行再貸款解決問題金融機構,無異于將不良貸款“貨幣化”;直白地說,就是由全社會承擔損失。 由此,2003年6月啟動的農信社改革,就再專項貸款之外推出了中央銀行票據,中央銀行票據支付必須與信用社改革效果和一套考核指標掛鉤。對于絕大部分并非國有金融機構的證券公司來說,央行再貸款的救助則無異于“免費午餐”,因而出現了注資重組的模式改變。 注資方向雖然已成定局,但如何注資,注資后如何進行市場化重組,尚未有定案。據悉,九家券商上報了流動性資金缺口,總計約200億元,但這并非意味著最終的注資金額。 市場化重組的一種思路是匯金公司和建銀投資以股權或債權的形式注資,先決條件是,券商自行填平保證金缺口,地方政府則提供信用擔保或抵押物,匯金或建銀作為新股東需要和老股東談判,涉及新老股東利益劃分、債權人利益以及原有虧損的責任劃分,以及經營班子調整等。眾所周知,證券行業的虧損金額已經超出凈資產,原有股東權益從理論上講已經喪失殆盡,即使老股東保留少數股權,在其他股東不注資的情況下,匯金或建銀也將成為大股東。 匯金或建銀注資券商的資金來源,從邏輯上有幾種可能:一是仿照四大商業銀行模式以外匯注資;二是央行再貸款注資;三是匯金公司出售所持國有商業銀行股權所獲得的收益,迄今匯金向美洲銀行和淡馬錫轉讓建行股權的收益約為39億美元,折合322億元人民幣——看起來后者最具可能性。 救助標準并不明晰 從目前傳聞的九家券商名單看,救助標準并不明晰。 其中,申銀萬國、華安證券早就被視為可能獲得央行再貸款的“先鋒部隊”。申銀萬國的大股東為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目前注冊資本為42.1576億元,在所有證券公司中名次居前。但其2004年年報顯示,經追溯調整后,虧損高達28億元,是公布年報的57家券商中虧損金額最大的,主要源于巨額委托理財帶來的財務虧損,此外投資銀行業務也非常弱,與其行業地位并不匹配。 由安徽省國有資產運營有限公司控股的華安證券是一家區域型的強勢券商,但去年也出現了虧損。華安證券年報顯示,2004年凈虧損人民幣7300萬元左右,而2003年尚實現凈利潤人民幣5000萬元。據了解,華安證券的自營是虧損的主要來源,2004年自營差價收入高達-4.92億元。 銀河證券、中國科技證券是少有的全資國有證券公司。銀河證券惟一的出資人是財政部,成立之初曾承接大量證券類不良資產。銀河證券資產質量較差在業內是公開的秘密,但是相關的資產情況沒有任何公開的數字,一種未經證實的說法是,銀河證券現在的凈資產65億元,“窟窿”50億元。 中國科技證券在業內并不知名,也沒有公開的財務數字,不過在1999和2000年,其前身中國科技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幾乎沒有做增發和代客理財的業務,而以承銷企業債券和國債為主業,故避開了幾個大券商利潤巨損的厄運。目前,中國科技證券的主要虧損來自于經營性虧損。 至于中富證券、天同證券和華夏證券,則屬業內著名的“瀕危物種”。中富證券的控股權在2003年被“德隆系”秘密收購。德隆危機爆發后,首都機場以在德隆的委托理財重新置換回了對中富證券的控股權,并開始計劃重組,但旋即發現虧損驚人。因為發現德隆利用中富進行委托理財,虧欠保證金達到13.69億元。 天同證券的第一大股東為山東聯大,2001年以來的實際虧損為4億多元,自營和委托理財的浮動虧損近9億元。去年下半年以來,山東省政府出面協調萊蕪鋼鐵集團等省內大企業注資,但仍無定案。 華夏證券與北京證券的第一大股東均為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華夏證券至去年年中的虧損額約為55億-60億元,目前估計超過60億元。 為什么上述幾家券商得以入選,業內人士猜測不一。一種說法稱,這些券商的家底已被摸清,而這是注資的重要前提。去年下半年證監會要求券商自查,但多數券商和地方證監局采取觀望態度,清查進展緩慢。 匯金的新角色 隨著對券商的介入,匯金公司再次成為世人關注焦點。從成立之初的政策性工具,到現在的由虛做實,匯金承擔了越來越重的金融改革任務。拋開拯救券商本身的是非,匯金公司如何能夠完成重組任務,亦引來諸多爭議。一方面,由央行出面組織清算,在遇到比較復雜的債權關系和資產時往往難以成功。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中創的清算,央行牽頭的清算組費盡周章,收益并不明顯。 另一方面,就是匯金出面重組的法律程序并不完備。目前中國對于國有資產的使用、交易、轉移、處置的授權關系都缺乏法律界定,作為出資人的匯金公司的法律定位亦不清晰,因而相應的責任、義務無法明確。因此有專家建議,隨著匯金出面重組經營實體由個案走向普遍,相應的法律建設也應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