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夾在各方利益之間里外不是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9日 10:22 《財經時報》 | |||||||||
□ 鄧妍 不止一家上市公司的總經理在向《財經時報》抱怨,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出臺前后,他們夾在機構投資者、公眾投資者以及非流通股股東之間,身體壓力和心理壓力都很大。 在各方利益之間艱難的斡旋、協調和平衡中,這些總經理對自己“里外不是人”,有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溝通,他們發現,不同的意見絕不僅存在于流通股股東和非流通股股東之間。流通股股東內部也非一個陣營。以基金為首的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的想法就不相同,而規模大的基金和小規模基金的想法照樣有差異。 要想制訂出一套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這幾乎是天方夜譚。 缺乏規則,或曰缺乏準則,讓很多上市公司茫然無措。至今,第二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的42家公司中,仍有11家未公布改革方案。此時,距離他們被確定為試點企業已逾20天。 能不能從已經試點或已公布方案的上市公司中,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對價準則? 目前,市場中有不少聲音認為,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每10股支付3股的對價,可以初步視同為未來其他公司的操作指南。 實際情況是否真該如此。其實不然。 不同的上市公司質地往往有天壤之別。舉個簡單的例子,長江電力的大股東三峽總公司可以用減征部分三峽基金、提高電價,來大規模向流通股股東派現,其他公司當難以參照。 但這并非問題之根本所在。 單純的看待每家公司的對價到底有多少,顯然不應該成為制訂改革方案的準繩。就像是看兩家公司到底孰優孰劣,是拿兩家公司的股價高低作為評判標準一樣不科學,而非看各自的市盈率到底有多少倍。 目前的現狀使人萌生的對改革的擔心,不是對價的高低,因為這可以去談判,也可去計算。真正的憂慮是市場失去了標準、規則,而讓一些不該成為準則的標準充斥,這樣任意曲解和誤導各種理論的后果,不堪設想。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