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舟:發權證是缺信心 中小股發權證易被操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30日 07:13 第一財經日報 | ||||||||
見習記者 楊少華 記者 魏璇 發自北京 隨著寶鋼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600019.SH)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的公布,權證,這一“舶來品”,肩負著股權分置改革的重任走近投資者的視野。上市公司采用權證,究竟是基于怎樣的考慮?權證上市后將會對市場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權證將會帶來什么樣的風險?中小投資者又應該如何規避這種風險?就此,北京標準咨詢有限公司任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吉
《第一財經日報》:有觀點認為,權證是一種市場化的對價工具,也有人認為認股權證就是一種增發的工具,你怎么看? 王吉舟:首先,作為一種保護投資者權益的成熟的金融衍生產品,權證當然是有效的市場化對價工具,但成熟的資本市場環境是實現其功能和價值的必須前提。權證只是一個金融產品,它不是萬能藥,不要夸大它在股權分置改革中的作用。 交易所制定的權證制度征求意見稿體現了交易所豐富金融產品、促進金融繁榮的用心,是相當務實的。但是,當前股改這么緊要的關頭,推出這個工具使原本已經很復雜的形勢變得更加復雜的新事物,是否是合適的時機,我本人持保留態度。 認股權證是不是增發的工具,也要看中國的實際情況。如果認股權證的行權價格基本上就是目前的市場價格,那不是增發的工具又是什么呢? 因此,權證本身沒有罪,要評價它的效果,主要要看設計和使用它的人的目的,究竟要憑借權證逃避拖延問題,還是表達本企業對自己股票價格的信心。 《第一財經日報》:在股權分置改革中,試點上市公司采用權證作為支付對價的形式,你認為主要基于什么考慮? 王吉舟: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對自己的估值能力缺乏信心,才造成了依賴權證的局面。 股權分置改革的目的是通過非流通股股東給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來實現非流通股的可流通問題,是雙方的行為,需要雙方密切配合。 而權證,是讓投資者自己去市場上博弈出一個價格,上市公司或大股東在博弈結果出來之前,參與不參與呢?如果選擇被動等待,那么股權分置改革涉及雙方的利益調整,你一方憑什么把責任完全推卸給另一方?如果選擇參與,權證有明顯的杠桿方法作用,用一點錢就能明顯影響對價的結果,那這個結果是不是市場公平尋找到的呢? 《第一財經日報》:權證在上市后會對股市產生什么影響? 王吉舟:我認為寶鋼的權證在上市后會一直接近零價格成交,因為其實沒有什么價值,而且即使因為炒作投機產生了價格,也會隨著行權日期的到來而歸零。因為如果一年后寶鋼的股票價格在4.9元/股以下,這個權證的價值就是零,因為沒有人會愿意賠錢以4.5元現金去換一股寶鋼的新股。 而中小企業板如果發行權證,尤其是認沽權證,就亂套了。小盤股的股票價格很容易操縱,股票價格越低,認沽權證越貴,認股權證越便宜;股票價格越高,認沽權證越便宜,認股權證越貴。而且股價的波動幅度,都會直接影響這兩種權證的價格,這就是權證的杠桿效益。莊家會很快找到操縱套利的秘訣,權證和涉及股票的交易會十分活躍,形成中小板的一景——西方不敢讓中小公司發行權證,就是弱肉強食、傾家蕩產的例子太多了。 如果我們的中小板也有權證,風險控制是難題。好在目前兩市頒布的《權證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對規模和流動性的限制還是比較嚴格的。 《第一財經日報》:權證在實施中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王吉舟:需要各方充分理解其風險和知識,做到知識普及,大家都充分了解信息,加強監管和披露要求,至關重要。 | ||||||||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