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建華
隨著吉林敖東試點方案的亮相,股權分置改革第二批試點序幕正式開啟,圍繞對價進行的博弈也隨之展開。
小股民有點暈
股民小陳最近感覺有些暈頭轉向。他目前在一家大型創業投資公司工作,作為一個參與熱情頗高的業余股民,他最投入的一件事就是上網收集各種版本的試點名單和方案。周一,第二批試點名單剛剛公布,他就在一個論壇上看到了一份幾乎涵蓋所有42家公司的對價方案,并興沖沖地給記者發了過來。
本周,42家試點公司幾乎每天都有新方案在網上“公布”,各種各樣的對價方案讓他頗有些目不暇接。送股、縮股、認購權證、認沽權證,各種權證之間還有花樣不同的“排列組合”,這讓身為經濟學碩士、同時有著5年炒股經歷的小陳也“有點暈”。
對于目前正討論得如火如荼的各種對價方案,小陳的總體感覺是越來越復雜了,“簡直是浪費人力、物力、財力,估計大多數中小投資者都得被搞暈。”“大股東直接送股最簡單,對價多少一目了然,行就通過,不行就否決,搞那么多花樣干嘛?”
在一家營業部里,記者和周先生聊了起來。周先生目前是半倉操作,手里兩只股票上海機電和三愛富都是“6·8”行情當天搶反彈買進的,雖未入選第二批試點,但表現還算平穩。雖說買入時并非沖著試點而只是為了搶反彈,但這仍讓周先生有點郁悶。手中兩只股票“不漲不跌”,這使得周先生也“沒動力去操作”,并聲言在形勢明朗之前都不會再有“入市沖動”。
“對價太少”,這是不少小股民對長江電力和寶鋼股份方案最直接的反應。周先生覺得,如果長電和寶鋼最后的方案真是目前市場上所流傳的對價水平,“市場肯定還要跌”。而尤讓周先生困擾的是兩只大盤股的組合方案,“看不懂,估計搞這么復雜就是為了少送點”。
“方案越簡單越好,希望改革能盡快完成,然后該怎么樣就怎么樣。”雖然目前有些不知道如何操作,但在等待形勢明朗化的過程中,不少小股民仍對后市充滿憧憬。
機構們有點忙
“機構真忙”,這是最近記者采訪過程中的一大感受。不少平時跟記者聯系密切的基金經理頻頻“玩失蹤”,辦公室電話固然無人接聽,手機通了之后往往也只是一句“在開會”。一位到了約定采訪時間仍不接聽記者電話的基金公司負責人事后打電話表示歉意,“一直在開會,忙著測算試點公司的對價方案,實在走不開”。但不管多忙,無論對價方案多復雜,機構們都不會像中小投資者那樣很容易就被搞暈。對于一些大盤股的試點方案尤其如此。
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長電和寶鋼的對價方案受到投資者關注都不足為過。一方面,這兩只股票權重大,對大盤的影響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另一方面,大盤股具有標桿意義,其所確定的對價水平很可能會成為今后類似公司的范本,如果其對價方案得不到投資者認同,很可能會使整個股權分置改革進程遭受挫折。而最近市場爭議最多的也是這兩家大盤股的試點預案。方案復雜是一個原因,但最受投資者詬病的仍是對價高低問題。一家券商資產管理部門的負責人甚至專門打電話給記者表達對長電方案的不滿。
不滿歸不滿,由于尚處于方案的溝通階段,圍繞對價所進行的博弈仍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富國基金投資總監陳繼武認為,各種方案都仍在溝通之中,目前不好就方案論方案,但他也直言某些大盤股的方案“根本沒誠意”。他認為試點方案應該越簡單越好,目前部分試點方案連機構都有些弄不懂,具體評價起來分歧也很大,更別說中小投資者了,這“顯然不利于市場信心的恢復”。
與普通中小投資者一樣,基金等機構自然也希望對價水平越高越好。他們坦承,溝通和談判的過程就是雙方博弈的過程,但他們同時也表示不會漫天要價,只希望能爭取到一個合理的對價。既然是談判就有妥協,在不少基金看來,非流通股股東目前拿出來的預案都不是最終方案,“否則也不用溝通了”,經過緊張博弈,最終結果很可能是雙方各讓一步達成妥協。
“后進生”有點煩
“海螺水泥為什么不試點呢?”持有2000股海螺水泥的李先生郁悶地對記者說。在年初的“2·2”行情中,由于覺得海螺水泥A股價格比H股價格還低,再加上看好個股基本面,李先生在該股8元多的價位買進了2000股。而現在,海螺水泥A股價格非但仍低于H股,股價也僅剩下6元多。
其實有點煩的不只李先生一人。目前同時發行A股和H股以及同時發行A股和B股的公司分別有數十家,在第二批42家試點公司中沒有一家“A+H”或者“A+B”的公司出現,這類公司該如何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成了一個難點。在第二批試點推出時,沒有這類公司出現也成為市場認為其代表性尚不足的一個主要原因。很顯然,給不給H股股東和B股股東支付對價、如何給、給多少是這類公司改革的難點所在。目前市場上對此也分歧很大。
首先是這類公司要不要盡快試點。一種觀點認為,既然最終所有公司都要解決股權分置問題,那么“A+H”或“A+B”公司也難以避免,與其把問題往后拖不如現在就著手試點。但也有觀點認為,改革尚處于起步階段,現在就把這些難點擺上桌面,不利于試點進程的推進。將來改革進行到一定階段后,市場對這些問題的認識也逐漸全面和深刻,那時再把解決這類公司的問題提上議事日程也為時不晚。
其次是要不要對H股和B股進行對價。有機構投資者對記者表示,B股和H股的歷史要尊重,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有必要對其進行公告,給其對價則沒有必要。以H股為例,本來發行價就遠低于A股,而且是以全流通為前提的,H股本身就沒有含權預期,因此無必要給予對價。但也有觀點認為,H股上市時同樣存在大量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的現實,H股的持股成本雖然低于A股,但仍低于非流通股的持股成本,理論上仍應該得到補償。不少市場人士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示了一種擔憂,如果不對H股和B股進行補償,國際投資者很可能會對此展開訴訟。
對價該采用什么標準,方案該如何創新,內部職工股、H股和B股問題該如何解決,這些都是在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的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也都是難點所在。正如一位權威人士所言,這些問題的凸現正顯示了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的必要性,如果市場各方都能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對待股權分置問題,同時發動整個市場的智慧,最終一切問題都可以找到答案。
不管現在是有點暈、有點忙還是有點煩,但相信一切都會隨著改革進程的推進而得到化解。用一位投資者的話來說就是,“如果方案被市場接受了,預期就能穩定了,估計到時就該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