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交通銀行將在香港接受投資者的認購申請,由此將成為首家赴香港上市的內地商業銀行。
交行“財務重組-引進外資-公開上市”的“三部曲”和改制模式是否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改制有示范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交行改制模式是我國國有銀行改革的問路石。
業內人士認為事情并不簡單,國有商業銀行的境外改制之路還有一段長路要走。據新華社電
交通銀行于本月6日在香港正式展開路演推介活動。參與會議的投資界人士表示,交行上市市盈率在11倍至14.5倍,市凈率介于1.3倍至1.6倍,價格為1.95至2.55港元。交行將發售58.56億股H股,占擴大后股本的13%。
匯豐銀行行政總裁邵銘高表示,目前集團持有交行19.9%股權,只要內地法規準許,集團愿意增持交行權益,但這一切要視法規而定。
雖然定位為“股份制商業銀行”,但交通銀行無疑是內地所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有色彩最濃的。也正因為如此,交行“財務重組-引進外資-公開上市”的“三部曲”和改制模式才會同樣施行于中國銀行與中國建設銀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交行改制模式是我國國有銀行改革的問路石。
交行改制有問路石的作用
既然如此,交行的改制模式能為內地國有商業銀行所效法嗎?
首先從交行等的內部改組分析。銀行界人士認為,在財務制度、風險控制、公司治理等方面都幾乎沒有與國際接軌的中資銀行要到海外上市,僅案頭工作一般就要進行一年半到兩年,接下來的工作也要耗費時日。
其次,四大國有銀行面臨的問題更為棘手:不僅規模十分龐大,而且這些銀行由于與行政管理體制緊密聯系,監管機構往往對這些銀行從高管人員到具體業務無可奈何。再次,這些大型國有銀行總分行結構龐大,一級分行和地方政府關系密切。如果要改革這些分行結構,其難度可想而知。
由此可見,海外上市只是我國銀行業改革邁出的一小步,攻堅的路還很長很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