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納斯達克首席運營官布魯斯·阿斯特
《經濟》:美國證券監管當局如何定義一個良好的證券市場?
布魯斯·阿斯特: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有一套獨立的標準,使用同一的統計數據來衡量市場的執行質量,涉及三方面的考察因素:訂單的執行速度、價差、差價內的交易
數。
一般而言,較快的訂單執行速度可以擴大在投資者指定價位完成交易的可能性;而更小的價差必然會降低交易成本,從而獲得更多的投資資本;如果發現一定差價內的交易數越多,則表明投資者在期望價成交的可能性越大,這也是較高的市場執行質量的表現。
《經濟》:納斯達克的市場結構是怎樣的?
布魯斯·阿斯特:納斯達克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上市公司,它的市場結構是納斯達克的市場優勢所在。
首先,納斯達克的交易執行是通過多層次的電子交易系統,所有的投資者都可以進行報價,而我們知道世界上其他的交易廳競價市場,仍然還主要是手工交易系統;
在納斯達克上,有300多個做市商和ECN電子交易系統對投資者的委托單進行處理,這是合理定價、保持市場流動性和提高執行質量的重要保證;而在交易廳競價市場中,特許交易商壟斷了委托單流,造成潛在的利益沖突。特許交易商可以使用其獨有的委托單流信息為其個人賬戶進行交易,這不僅增加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也造成了投資者的不公平競爭。
通常在交易廳競價市場上,你是不知道特許交易商何時對你的股票進行交易的,因為只有他們掌握所有的委托單流信息。但是在納斯達克,所有的投資者,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散戶,都公平的使用交易信息,更加公開和透明。
另外,交易廳競價市場因為是人工交易,所以不能做到實時,交易繁忙時,可能會發生交易中斷,以減輕特許交易商的經濟責任。這一點也在納斯達克的電子交易系統中得到避免。
《經濟》:納斯達克公司的管理結構是怎樣的?
布魯斯·阿斯特:納斯達克是一個收入多元化的上市公司,數據部、交易服務部、金融產品部和客戶關系部等等,都是為納斯達克創造收入來源的主要部門。
納斯達克公司的客戶關系部,是專門負責管理市場與各上市公司之間關系的部門。我們的工作就是整天飛來飛去,在全球各地對那些希望或者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根據上市要求向他們提出建議,幫助他們達到交易所的上市和融資要求。
客戶關系部是納斯達克的核心部門,也是最大的部門,大概有員工200人。全力致力于客戶服務,這對于納斯達克公司來說是最重要的。
客戶關系部的工作人員都具有多元的資質和背景,還有一些是從紐交所轉到納斯達克的客戶關系經理。只要有建樹,納斯達克提供給客戶經理的薪水是相當具有競爭力的,因此納斯達克客戶關系工作人員的留存度非常高。
作為客戶關系部的負責人,我直接向納斯達克公司的CEO負責匯報工作。客戶關系部按照區域進一步劃分市場,如美國業務分三個地區:加利福尼亞、芝加哥和紐約;國際業務區;負責人工作地點設在倫敦;亞太業務區,負責人是潘森先生,工作地在紐約;勞倫斯·潘先生是納斯達克的中國區首席代表。
《經濟》:納斯達克會如何協調客戶關系部與公司內部監管部門之間的沖突?
布魯斯·阿斯特:一個好的交易市場應該是一個重視自律的市場。在我們的客戶關系部和市場監管部門之間是完全相互獨立的。這種制度的設計對公司是非常有好處的。
客戶關系部門的工作是幫助客戶能夠符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要求,而內部監管部門的職責是時刻確保那些即將上市和已經上市的公司能夠符合納斯達克的要求。職能不同,但是都是為了保證納斯達克是一個高質量的市場,所以這兩個部門必須完全分開。
在工作中,客戶關系部是尊重和完全嚴格按照納斯達克已經制定好的上市條件,對客戶進行輔導的;內部監管部門的工作也是按照同樣的規章制度進行審查工作,實際上,兩個部門不應該有什么沖突。
在過去的五年中,納斯達克市場上共有109家公司被摘牌。如果一旦發現客戶出現了問題,客戶關系部門就會及時地向客戶作出解釋,告知他們在哪里做得不好,如何改進,比如說是否在獨立董事方面有所欠缺等等。
事實上,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規定是非常明確和清晰的,很容易被人理解的。因此,在我接手兩年以來,我還從來沒有接到一個電話說:客戶關系部推薦的客戶被監管部拒絕,表示完全不符合上市條件;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客戶在某些方面還需要加強,比如在律師或者投行應該做的工作方面,比如說一些程序還需要補充或者加強。
在納斯達克上市,或者達標,或者不達標,是相當清楚的。
《經濟》:納斯達克如何看待客戶流失?
布魯斯·阿斯特:要知道,在兩年以前,紐交所的客戶要離開紐交所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當時紐交所有一個非常陳舊的法規(第500條)規定,該規定基本上使得公司一旦選擇在紐交所上市,就很難再離開。業界為此戲稱紐交所為“古董旅店”(old hotel),因為他們的規定就好像是那些老飯店為了保留住客戶的一種辦法:一旦入住,就很難退房。
這個老條款終于在2003年9月被廢除。此后,6個原來在紐交所上市的企業選擇到納斯達克上市,因為在納斯達克可以選擇電子交易平臺——納斯達克沒有交易大廳,它是一個電子交易市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選擇兩個證券市場同時上市,全球著名的連鎖店西爾斯也轉板到納斯達克。
2004年,我們失掉了9個公司,今年為止失去了3家公司,但是他們都是一些小公司,而越來越多的大公司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
盡可能早的介入對客戶的服務可能是保有客戶的重要手段。在與紐交所競爭Google這家公司的上市時,納斯達克的介入就很早。在上市以前就通過我們的關系來安排保險,安排和投資者建立良好關系的渠道,對上市所需要的條件進行培育,包括公司治理方面、公司董事會方面的標準和要求等等。
《經濟》:正在進行的中國國有銀行股改,是不是納斯達克急于進入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
布魯斯·阿斯特:是的。吸收中國國有銀行是納斯達克積極進入中國的重要原因。
吸引國有企業到納斯達克上市是我們工作的一大重點,金融行業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中占了很大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的四大銀行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候選公司中應該是很優秀的,我們很希望能夠像他們詳細介紹納斯達克上市能夠給他們帶來的益處和優勢,能夠積極的吸引他們來納斯達克上市。
目前,針對中國國企到美國上市,納斯達克主要圍繞薩賓法案(Sarbanes Oxley Law)對客戶進行培訓。我們希望幫助我們的上市公司以及潛在上市公司滿足這些標準和要求。比如說,我們現在正在對我們的上市公司進行一個調查,調查他們在滿足薩賓法案要求的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我們將這些問題收集起來,集中向監管部門反映,希望能夠更好的溝通。另外一方面,我們自己也在努力滿足薩賓法案的要求,所以我們也在努力把我們自己達到這些要求的這個過程記錄下來,作為一份文件參考,希望以我們本身為例子,為我們的上市公司提供參考。
《經濟》:納斯達克在中國的市場策略和客戶定位是什么?
布魯斯·阿斯特:納斯達克多年來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成熟的綜合性的股票市場。其上市公司匯聚了各行各業的領先企業,而不局限于高科技或者網絡行業。在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中,科技類公司占到了30%,另外金融類公司有700多家占21%,位于第二位,其他包括醫藥保健品類占18%,大眾消費及零售占13%,工業制造占10%。這些公司中知名的有證券經紀公司Charles Schwab,零售商西爾斯控股、Bed Bath Beyond、Staple,汽車制造商Nissan和Volve, 航空公司JetBlue,咖啡連鎖Starbucks等等。
在中國,納斯達克將加大力度與非技術行業潛在的公司客戶接觸,我們所關注的行業首先就是金融服務,其次為工業企業,包括鋼鐵行業以及汽車行業,我們也對零售業,健康護理行業等很感興趣。
中國代表處的主要職責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是在中國本土建立的一個代表處,所以可以更加密切的關注中國市場動向,另外,還可以更好的和中國的政府部門、潛在的上市公司客戶以及已經上市的公司客戶交流接觸,提供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