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投資者對在信息不對稱、股權分置情況下的公司治理結構有著根深蒂固的“敵意”,對這種環境下形成的價格感到懷疑,而一旦這種制度環境即將消失,他們則開始擔心知道公司真實價值的大股東會“拋售”,在這種情況下就走為上策,這實際反映了股票價格基礎的脆弱性,也反映了這類投資者對目前股票價格“高估”的心理認同。這是長期投機市場形成的固有行為邏輯,也是市場走向“大治”所需的痛苦歷程
文/海通證券研究所 唐祝益
從股權分置改革試點以來,市場對于所有政策的反應都是下跌,無論推出的政策如何。本來,全流通是市場下跌中投資者逐步形成的共識,投資者認為沒有全流通就沒有市場的好轉,而全流通試點推出之后,市場大幅下跌,于是市場又把下跌歸結成為第一批試點沒有代表性,全流通的規則不具備強制性、投資者預期不明確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推出了新措施,結果還是沒有對市場形成刺激。
反思最近市場對政策的反應,原因是什么呢?在我們看來,全流通問題已經不是技術細節上的問題,而是對整個股市制度基礎的再造,投資者的原有估值體系嚴重紊亂,市場用下跌來修正以往的錯誤。
全流通=大擴容?
關注供求關系的投資者對全流通充滿了恐懼,認為全流通就是大擴容。他們宣揚一個股市變成了三個股市,股價必跌無疑。從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上來看好像是這樣,非流通股占到了總股本的68.75%。即使按照對價比例為10股送3股來看,原來的非流通股股東還是持有3975億股,占總股本的60%。從供求結構上來看,對市場的沖擊不可避免。
機構投資者對這種看法表示懷疑,首先,這種看法的前提是非流通股股東拋售所有的持股,這是不現實的。另外,大股東拋售持股還要受到其他條款的限制,不會在短期內一下全部拋售完畢,對市場的資金壓力會緩慢釋放,我們的相關研究也表明:在全流通的初期階段市場對資金的壓力不大。
原有估值體系的崩潰對于第一種懷疑,要衡量控制權與股票價格、股票價值之間的關系,如果股票的價格遠遠高于股票的內在價值,高于內在價值以及控制權的價值,那么合理的選擇是拋售股票,獲取現金,所以不能僅僅因為控制權的問題就否定大股東會拋售的行為,只要價格是合適的,任何資產都可能出售。所以從這個方面就要衡量我們的股票價格是不是太高,值不值得讓大股東“長期投資”。許多投資者對在信息不對稱、股權分置情況下的公司治理結構有著根深蒂固的“敵意”,對這種股票環境下形成的價格感到懷疑,而一旦這種制度環境即將消失,他們就開始擔心知道公司真實價值的大股東會“拋售”,在這種情況下就走為上策,這實際反映了我們股票價格基礎的脆弱性,也反映了這類投資者對目前股票價格“高估”的心理認同。這是長期投機市場形成的固有行為邏輯,也是市場走向“大治”所需的痛苦歷程。
這個改變伴隨著投資者結構的變化,內地市場投資者將進一步向機構化方向發展,因為,當一個市場的投資理念發生變化,不是原來的投資者理念改變,而是持原有理念的投資者離開了市場。同時,市場的股價結構調整也不會因為市場走穩而結束。預期即當期對于第二種懷疑,我們認為這是缺乏根據的,不能認為市場實際的擴容在若干年之后,現在就可以高枕無憂。實際上市場反映的從來都不是既定的事件,市場反映的是預期,投資者預期到的事情就是當期的事情。大擴容是必然的,股票數量增加從長期來看未必是壞事,一旦買方市場形成,市場的基礎就將徹底發生變化,資本的力量將受到尊重,投資者的權益也將真正受到保護。
如果股市還有價值規律不斷的下跌讓投資者無所適從,雖然我們一直在尋找有價值的品種,但是價值卻實在捉摸不定,價格經常會超越價值的區間,價值的區間對心理的考驗要遠勝于我們對公司本身的認識。即便如此,價值規律還是市場長期準確的度量標準,市場如此下跌提醒我們審視一下這個問題。
股價的下降提升了投資價值,從世界市場的比較來看,成分指數上證180的估值水平已經達到了香港恒生指數,投資價值已經體現,市場長期風險已經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