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郭勇
目前的情況與1999年5·19行情的前夜相似,制度變革帶來新的元素,市場將挖掘五類價值。后市可能出現戲劇性變盤,發展出一波政策加資金推動型的上升行情。
股票價格已趨合理
從價值分析的角度看,目前大批股票的價格已趨合理,與國際市場基本接軌。截至26日,A股的加權平均市盈率約為16倍,覆蓋面較廣的具有代表性的滬深300成份股的平均市盈率在13倍至14倍之間;參考目前推出的4個試點方案,假如普遍的送股方案達到10送3,則除權效果上將降低30%,不但A股的隱含市盈率回落到11倍至12倍左右的水平,A股與H股的實際價差水平也將不再顯著。對價補償使一批股票大大縮短了在價值回歸中最后一段也是最慘烈一段的過程。
然而所謂接軌,實際是指股價與業績預期比較相對合理,今后股價的波動與經濟及公司經營的預期關系更密切。但一段時間內,經濟前景以及股票供求關系始終是壓制股市的兩大不明朗因素。前者會否使得成長價值型投資變成空中樓閣,目前仍有待觀察;而股票供給的影響一直是市場憂慮的焦點。
筆者認為,分批流通不會成為主要壓力。數據表明,在過去十年的兩波大牛市,1996年至1997年和1999年至2000年都正是流通股東大獲其利,流通市值及融資額是持續大幅增長的時期。
五類價值逐步顯現
目前的補償方案本身并不會直接提升上市公司的長期估值水平,但不同的對價比例使得每個公司單獨實施全流通的過程,成為其A股價格中樞重新確定的過程,對價帶來的一次性的“額外”收益(或攤低持股成本)將提供大量的投機機會。在此背景下,有五類價值將逐步凸現:
一是先行試點且對價較優厚的公司存在投機價值,只要有好的價格就有吸引力;
二是部分大盤指標股,除了調整較充分,具有護盤和振奮人氣的價值之外,隨著經濟因素及比價優勢沖淡了純成長價值投資優勢,持續兩年多的近乎唯一的盈利模式(九一效應)將不再一統江湖。ETF套利模式的出現、順應市場要求推出優質大盤股試點和即將推出“權證”交易,以及香港新華富時中國25指數期貨及期權近日推出交易,這些因素都增加了機構新的盈利模式,大盤指標股增添了戰略性價值;
三是資產較干凈的上市公司。在全流通后將成為實業經濟通過股市高價套現的新途徑,因此,殼資源的價值又將被重新重視,低價股中可挖掘大量投機價值;
四是中小板企業及民營企業。市場最終會認識到該類公司大股東相對較慷慨,如果能加上類似三一重工對減持價下限的承諾,加上民企機制上的優勢,也會對市場產生吸引力;第五,對于專業理性投資者而言,上述改變并不會動搖日趨成熟的投資理念,當預期趨于穩定后,驀然回首,依然會選擇無論如何試點都值得投資的公司。因為當全流通大部分明朗或解決之后,投資故事必將回到這一主題上,這是不會改變的趨勢。對于后兩者,預熱時間會稍長。
制度變革下的投資策略
綜上所述,連續的調整反映出市場需要一些時間消化突如其來的消息沖擊及失落的情緒,投資者也需要時間思考新的估值結構和含權股與不含權股票共存的階段性現實,機構投資者調整策略布局也需要一些時間。由于大的宏觀背景以及微觀層面不利因素頗多,波及面廣,既不支持全面造好,也未至于嚴重看空。因此,后市很可能發展出一波政策加資金推動型的上升行情,推動行情的投資主體和熱點呈多元化特征。在1050點水平,投資者可以結合自己的偏好選擇入市策略。
策略一:積極捕捉試點及題材黑馬。這可能是近期最大的獲利機會,但介入太差的公司會冒不必要的風險。
策略二:防守反擊。尋找目前估值相對偏低,且公司誠信及行業前景都屬正面的公司,提前埋伏,F階段可關注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中受惠的港口高速、有品牌優勢的消費行業等防御性品種等。
策略三:跟進權重指標股策略。主要是指等待大盤指標股企穩并放量后跟進(包括指數基金及其他主流股票)。建議重點關注長江電力、寶鋼股份、深發展等大盤指標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