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凱停牌了一年零一個月終于在本周一得以恢復上市的*ST四通(000409),股價在昨日復牌后放量暴跌,終盤以34.15%的跌幅報收。由于公司停牌的這一年間,上證指數由1579點跌至1060點,累計跌幅高達32.88%,因此*ST四通在復牌后的補跌也顯得正常。然而,公司股價暴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公司在新的大股東入主之后,其經營狀況并未有實質性的改觀。
上市公司被大股東掏空
*ST四通的前身是華立高科,1998年5月,上市剛兩年的華立高科被四通集團收購,更名“四通高科”,段永基出任董事長。2001年11月,四通集團將四通高科轉讓給完全由自然人控股的深圳市緯基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在四通集團進駐又離去的這四個年頭里,公司每年業績一直在微利與虧損中切換。2002年初現身*ST四通的深圳緯基一度被稱為“神秘資本高手”,在入主*ST四通初期,也曾雄心勃勃地宣稱要解決以往四通集團一直沒有解決的、與公司原第一大股東廣東華立集團的債權債務問題,同時逐步退出利潤率低的計算機硬件領域,轉向投入生產具有高附加價值的軟件產品。但這個重組計劃兩年來并沒有被實施,深圳緯基進入*ST四通后進行的系列投資與置換行為變成了對上市公司的變相掏空行為。而由于欠深圳市樂天世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2200萬元借款,從而暴露了深圳緯基潛在的財務危機,其持有*ST四通2300萬股法人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42%)股權在一度被質押凍結后最后走向了被拍賣的命運。最終,這部分股權于2004年6月13日由安徽省蚌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拍得,成交價格為1750萬元,每股為0.76元。由此,這家名不見經傳的蚌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隨后,該廠副廠長范敬孝出任*ST四通董事長。
蚌埠污水處理廠接盤*ST四通
據了解,為了加強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保護和改善淮河水質,實現淮河水2000年變清的戰略部署,蚌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是作為第一批淮河流域治理環保配套項目,由蚌埠市政府主持成立的。與此同時,蚌埠市還積極探索污水處理廠的市場化運作方式,蚌埠市建委已與豐原集團達成初步意向:蚌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由豐原集團“承債式托管”,進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行。豐原集團是一家集生物化工、制藥、食品加工、油脂加工、生物新材料為一體的加工制造產業集團,目前擁有豐原生化(000930)和豐原藥業(000153)兩家上市公司。只是,根據*ST四通發布的公告顯示,蚌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的出資人為蚌埠市建設委員會。另據央視《共同關注》欄目于2004年4月底的有關報道,作為安徽淮河流域污染治理關鍵工程之一的蚌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此前由于無法正常運轉,把廠子賣給了安徽豐原集團進行經營。但現在經營的情況怎么樣呢?依然是“只建設不運行的面子工程”。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污水處理廠,卻使*ST四通在2004年扭虧為盈,并成功保“殼”。公司2004年年報顯示,憑著集中力量對毛豆油、菜油及L-賴氨酸鹽酸鹽等產品的經營活動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年業績得以扭虧為盈:其2004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億元,凈利潤576萬元,每股收益0.03元。
靠吃救濟扭虧成功保“殼
顯然,依靠非常手段,新任大股東讓*ST四通緩解了退市的危機。不過,*ST四通在今年一季度再度出現的虧損,讓市場對蚌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能否令*ST四通實現持續經營充滿懷疑。然而*ST四通卻信誓旦旦地在年報中表示,在2005年,公司新一屆董事會將逐步扭轉公司當前主業發展方向,收縮石油化工設備等產品的制造業務,使公司主業向城市污水處理及自來水制造業轉變。加快完成收購蚌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經營性資產的后續手續,初步搭建起水處理業務的基本平臺。公司稱,資產收購完成后,污水處理業務將會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并計劃上述事宜于2005年取得突破進展。現在的問題是,從央視《共同關注》對蚌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的報道來看,誰會相信污水處理業務會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呢?何況,就目前而言,我國污水處理行業很難實現人們期待中的高速增長。在中國由于其產品的特殊性,價格的制定和調整并不是完全的市場化,污水行業業績的增長只能通過產能的擴大、產業鏈的延伸來實現。畢竟,國內的污水處理廠一般為事業單位,收費不能保本,依賴政府補貼。因此,污水處理廠盈利的關鍵在于當地政府是否將排污收費提高到成本之上。而作為一個形象工程,蚌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帶給*ST四通的補貼會有多少呢?也許讓*ST四通再次扭虧是沒什么問題的。可是,對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每年靠吃那點救濟過日子,你臉不紅嗎?所以,按目前的狀況看,*ST四通確實是一個成為“仙股”的好材料。(紫/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