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殷鵬 北京報道
醞釀已久的加強銀行理財業務風險管理的政策初稿終于出臺。銀監會同步下發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征求意見稿)》。媒體對此雖有多方解讀,但一位銀行業內人士的分析最恰如其分:銀監會要對理財業務中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問題“動刀”了。
統計顯示,銀行監管部門今年前兩個月受理的客戶投訴差不多都與個人理財業務有關,問題的焦點集中在風險提示和信息披露兩個方面。
據了解,銀行在開辦個人理財產品前雖然都進行了風險提示,但以“本金絕對保證,收益可觀”為口號,強調低風險和高收益,未就投資可能產生的風險向客戶做充分提示。如某銀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協議書中提示:該產品……存在資金流動性等風險;由于甲方(客戶)或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風險損失,乙方不承擔責任。其中的“等風險”還包括哪些、“不可抗力”具體指什么,都沒有明確說明。
不僅如此,在理財產品售出后,銀行并不向客戶披露理財資金的管理及運用情況、投資組合及風險收益變化。如果出現提前終止,也不向客戶提供詳細的產品投資收益情況。可以說,客戶對資金的操作情況及風險情況一無所知。
目前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銷售起點不斷降低,有的外幣品種門檻甚至只有100美元,且是固定收益,這與儲蓄產品十分相似。業內人士指出,銀行為客戶提供的理財產品,應當是基于委托代理關系,由銀行設計并向客戶銷售,由客戶承擔部分或全部投資風險的組合型產品。而目前客戶并不承擔風險,真正的風險實際是由銀行承擔。雖然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為預期收益,但銀行出于對自身信譽的考慮,即使資金運用中得不到預期收益,也不得不按照約定承諾支付。對于投資者來說,表面來看這也許是件好事,但日積月累,一旦問題顯現,最終還是影響投資者自身。
其實,銀行傾力推廣自己的理財產品,并未從中獲得“非常”收益。與同期貸款所獲得的收益相比,銀行理財賺取的中間業務收入要低出許多。如某銀行的外幣理財產品,銀行實際只能賺到0.5%左右,低于一年期存貸款利差。大銀行之所以力推此項業務,的確是迫不得已,工總行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看著幾百萬的大客戶不斷流失,我們也很著急,推出理財產品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為了穩住客戶”。而小銀行更把其當作提高市場占有率的有利時機。
隨著《指引(征求意見稿)》的出臺,以上這些問題有望得到徹底的解決。其中的一些條款也許會遭至小投資者的怨聲,如“保證收益理財計劃的起點金額在5萬元以上,外幣應在5千美元(或等值外幣)以上;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的起點金額,人民幣應在8萬元以上,外幣應在5千美元(或等值外幣)以上”,這也許要把一些小投資者拒之門外,但對銀行理財的整體發展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