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劉敏慧嘉賓: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侯繼雄中國銀河證券研究中心 李國洪
昨日起,發改委下調汽油零售中準價150元/噸,出廠價格參照此幅度下調。這是國內兩年來汽油價格4次上調后的首次下調。全球原油價格在過往兩年內漲漲跌跌,國內汽柴油價格卻只漲不跌。
調價定價機制的必然作為
主持人:你如何看待此次價格下調?
侯繼雄:我感覺是頗為意外。
名義上而言,自2000年起,國內成品油價格直接以紐約、鹿特丹、新加坡三地市場油品的加權平均價作為定價依據,在三地成品油加權平均價格變動幅度超過8%時,發改委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即在名義上成品油定價已經從制度上和國際接軌。但事實上,從2003年起,全球原油價格連續大漲,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節幅度就開始大大滯后于全球原油和成品油價格的上漲幅度,而且調價時機也一延再延。這種情況在今年4月初達到極致。自2003年初到2005年四月初,全球不同原油品種的價格上漲幅度為80~90%;以新加坡市場成品油價格為例,汽油價格上漲70%、柴油上漲110%、航空煤油上漲120%;而國內汽柴油的調價幅度平均僅40%,大大低于全球油品價格的上漲幅度。
從4月初到最近,全球原油價格大幅下滑,WTI和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約20%,帶動全球成品油價格也下調約15%左右。但根據此前發改委的零售中準價計算,國內90#汽油零售中準價扣稅價格折合51.6美元/桶;柴油扣稅價格折合54美元/桶。而目前回落后的新加坡市場中95#汽油價格仍約53美元/桶、柴油價格約60美元/桶。即國際出廠價仍高于國內零售價,再考慮到零售環節的成本和應有利潤,國內價格更是偏低。因此說此次汽油調價出乎意料。
李國洪:2005年1月1日至此次調價前,我國汽油價格上調了14.41%,柴油價格上調了14.77%,石腦油價格上調了13.68%,幾種油品漲價幅度相當,經過此次下調汽油價格,自今年年初以來,汽油只上升了10.17%,明顯低于柴油和石腦油的上升幅度(14.77%和13.68%),那么,為什么國家發改委會再次打破剛剛經過上調柴油150元/噸而達到的汽柴油今年以來幾乎相同漲幅的平衡格局?其實,這很容易理解,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
四月初以來國際油價出現了明顯的回落(到目前為止WTI回落了16.78%),僅四月份紐約、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汽油平均價回落了9.7%,超過了我國政府規定的8%調整范圍,按我國政府規定的成品油定價體制必須下調汽柴油價格,這是不能不做的,因為如果不調價,我國政府規定的成品油定價體制就等于一紙空文,誰也不能、也不敢承擔這樣的責任。
主持人:此次為什么單單下調汽油價格,而柴油價格不動?
李國洪:5月10日國家剛剛上調了柴油價格,目前時間還不到一個月,如果在一個月內對于同一種油品連續反方向調價,有操縱市場的嫌疑,是我們制度所不能允許的。因此,國家發改委會宣布只下調汽油出廠價格150元/噸,我們預計晚些時候會下調柴油出廠價格150-200元/噸。
完全開放定價體系有待時日
主持人:目前煉油企業出廠價調整越來越頻繁,能否從我國原油、成品油定價政策角度分析一下其頻繁調整的原因?
李國洪:到目前為止,我國原油、成品油價格管理體制改革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998年原油、成品油價格初步與國際市場接軌階段、2000年6月國內成品油價格完全與國際市場接軌階段、2001年11月國內成品油價格接軌機制進一步完善階段(由單純依照新加坡市場定價改為參照新加坡、鹿特丹、紐約三地市場價格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經過三次成品油價格改革,國內成品油價格體系改變了過去以生產成本為基本定價的辦法,實現了與國際市場接軌,價格水平由政府具體制定變為政府公布中準價、兩大集團具體制定。相對以往的計劃管理模式,新的油價機制有了質的飛躍。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兩大集團一直認真地貫徹執行著該定價體系,近期調整較為頻繁主要原因是國際油價波動較大。
主持人:目前市場呼聲較高的原油、成品油定價體系的改革情況如何?
李國洪:目前我國現有的定價機制還存在以下弊端:一是調價時間滯后,未能及時靈敏地反映市場變化;二是機械接軌,扭曲了市場的正常需求;三是透明滯后的定價機制,刺激投機,干擾正常的經營和市場秩序;四是原油價格與成品油價格接軌不對稱,影響了成品油生產經營的正常安排。
上述問題關鍵不在于價格形成機制本身,而是國家在油品管理體制上仍然存在政府行為。雖然定價依據市場化了,但定價主體是國家行政主管機關,必然脫離不了行政審批定價的色彩,從而不可能與市場的實際變化直接一致。經常在原油、成品油價格上出現與國際市場相差較大的情況,給投機者創造了大量機會,同時也給國家造成了不該有的損失。因此,改革現有的原油、成品油定價體系勢在必行,但由于目前我國油品市場尚未十分成熟,特別是石油作為基礎能源,維系著國民經濟的生存與發展,石油、石化兩大集團作為國有經濟的中流砥柱,原油、成品油價格改革宜穩不宜亂,完全開放定價體系確實需要一個過程。
行業影響有限
主持人:此次油價調整對石油和石化行業會產生什么影響?
李國洪:此次汽油出廠價格下調了150元/噸,下調幅度相當于3.7%,由于今年一季度石油煉制占中國石化主營業務利潤的19.9%,占上海石化主營業務利潤的10.2%,相當于中國石化凈利潤下調0.74%,上海石化凈利潤下調0.38%,對揚子石化、齊魯石化影響更微。
只從一次油價調整,我們很難對上市公司業績影響作出判斷,因為油價是經常變動。只是自年初以來,汽、柴油和石腦油的價格漲幅都小于原油價格漲幅,說明我國煉油企業毛利是下降。事實上,今年以來國際煉油毛利呈現出良好的上升態勢,顯然,僵化的成品油定價體制造成了我國煉油毛利的與眾不同。預計,隨著時間推移,下半年我國煉油企業毛利能夠恢復正常水平。這里應提醒投資者注意的是由于石油、石化系統外煉油企業原料、產成品銷售均受石油、石化兩大集團控制,大元股份等地方煉廠很難盈利,在煉油毛利上升時只關注石油、石化系統內大型煉廠即可。
侯繼雄:長期定價抑制也使得國內煉油業舉步維艱,到4月份基本上是全面虧損。在當前嚴控物價漲幅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中的煉油業務將繼續處于要為國家宏觀調控大局作出犧牲的地位和角色;市場期待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還將大為延遲。鑒于目前國內油品進口依存度超過40%、全國能耗居高不下的事實,過分壓制國內油價雖然會照顧到社會消費者的利益,但似乎也違背了國家大力提出的可持續發展、集約性發展、能源安全等的戰略方向。國家還不如更全面地考慮油品定價政策,將成品油市場定價機制改革、燃油稅改革、零售和批發市場開發統籌起來考慮,通過稅收和轉移支付等舉措平衡生產商、消費者、和國民經濟的不同利益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