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交行兩地上市進行時 > 正文
 

金融改革盼A股回暖 銀行上市轉尋次優解決方案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8日 14:25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評論員 南嶺

  對于中國金融改革的大局來說,最優解無疑是實現銀行上市和股市改革的比翼齊飛。換句話說,也就是以A+H的方式實現以交通銀行為先鋒的幾大國有銀行上市。如果這種設想得以實現,那么一方面可以讓困難重重的國有銀行改革得到A股市場的助力,緩解海外上市的壓力;另一方面可以讓“貧血”的A股市場獲得更多優質的上市公司資源;同時可以為推進
金融混業創造更好的條件。

  然而,伴隨著國內A股驟降至6年來的新低,國有銀行們與A股市場正漸行漸遠,在香港和上海同步上市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小了。顯然,這一局面是市場自發調節的結果。無論何時,市場都必須得到尊重,因此應該為金融改革轉尋次優解。

  近日,越來越多的消息顯示交通銀行將暫時放棄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計劃。為此,交通銀行還將縮減原定的募股規模,H股上市的方案也將有所調整。

  一段時間以來,作為大型國有銀行上市排頭兵的交通銀行一直在A+H的模式和單獨上H股的模式之間搖擺。由于近年來A股股價一路走低,逐步接近H股的水平,為A+H的開展提供了可能。盡管如此,兩個市場的平均市盈率依然存在部分差距,如何同時詢價和定價的問題十分棘手。

  膠著之間,A股市場近期又開始啟動解決異常復雜的股權分置問題,由此帶來的擴容壓力和利益博弈使得低迷的市場更加前景難測。當時,由于推進銀行改革刻不容緩,因此暫時擱置A股上市計劃無疑是一個理性的抉擇。

  需要看到的是,作為國有銀行改革的探路者,交通銀行的選擇將對其他四大國有銀行的上市模式產生巨大影響。如果交通銀行的海外上市和改革征程無法得到A股的助力,那么其他四大國有銀行也很難有較大突破。

  從順利實現海外上市的角度而言,交通銀行由于有匯豐護航,暫時放棄A股計劃后,其所受的影響應該是最小的。但由于其海外上市是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國有銀行業的首次正式表態,因此上市的成敗將對中國未來的銀行改革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大型國有銀行中,交通銀行規模最小,歷史遺留負擔也較輕,改革的難度因此相對小得多。在高盛等國際投行的幫助下,交通銀行較早就啟動了重組上市的步伐。去年成功引入匯豐作為戰略投資者之后,交通銀行上市的形勢可稱為是萬事俱備了。

  相對而言,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上市進展要曲折得多。吸引合格戰略投資者的加盟就是兩行首先要邁過去的門檻。迄今為止,國際投行們頗費心思地想成為兩行海外上市的承銷商,但卻在拿出數十億美元充當戰略投資者的問題上顯得扭扭捏捏,一直未能有明確表態。隨著多個金融大案的曝光,局勢顯得更加叵測。

  在此形勢下,國有銀行們海外上市時若能獲得A股市場的助力將是雙贏的。首先,如果A股市場能順利提供更多的資金,那么國有銀行海外募資的壓力將減少許多。此前,建設銀行就引入了長江電力(資訊 行情 論壇)等國內公司作為其戰略投資者,為未來A股上市埋下了伏筆。

  其次,從監管的角度來看,國有銀行實現A股上市后,關聯度極高的銀行業和股市之間就可以更好地推進共同監管,為逐步實現金融混業經營創造更好的條件。

  就A股市場自身的改革和發展而言,在錯過了諸多的大型國企上市之后,國有銀行上市已是其不能再錯過的一次機遇。按照股市的基本運作原理,決定市場行情的根本因素在于上市公司的質量。

  長期以來,國內最優質的大型公司都把香港市場作為主要的募資地,這種狀況使得本來就“貧血”的A股市場失去了解困的根本推動力,其結果是更多的國內優質公司放棄A股市場。同時,由于市盈率差距和國內股權分置等結構性矛盾,海外上市的紅籌股們即便后來又回國發行A股,卻往往又有著圈錢的嫌疑。A股市場由此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

  雖然如此,從眼前局勢來看,A股市場很難在短期內為國有銀行上市和改革貢獻足夠的力量,國有銀行的上市浪潮也很難成為A股市場振興的轉折點。在金融改革的艱難歷程中,二者如同失散的親人,需要各自謀求獨立生存之路。不能忘記的是,“團聚”才是問題的最優解。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銀行上市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戛納電影節
2005財富全球論壇
七部門穩定房價新政
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
二戰重大戰役回顧
如何看待中日關系
蘇迪曼杯羽球賽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