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成熟標尺 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數將發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3日 13:19 證券日報 | ||||||||
經濟觀察(以清議先生為學術帶頭人)研究院主張采用指數化研究方法開展對上市公司信任度的獨立評價,該研究成果在去年7月21日發布后曾引起市場的強烈震動。這家獨立學術機構得出的04年國內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數為35.6分(滿分為100),值此其05年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數行將發布之際,記者采訪了清議先生。 針對現今的中國上市公司現狀,清議認為——
公司信任度是股市成熟的標尺 近300年的相關歷史表明,資本市場(股市)的核心問題從來就是如何防止不良信任對市場效率的破壞性影響。在這一歷史規律面前,不遑多讓,中國股市也不例外。如果忽視國內股市不良信任度問題的嚴重性,那么一切改良都行將是徒勞的。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同樣需要以提高信任度為前提。 確立市場信任度導向 當前國內股市討論最多的話題集中在股權分置和公司質量兩個方面。圍繞二者當中究竟哪一個是國內股市的核心問題,社會輿論分裂為兩個陣營。一個認為股權分置是問題的核心,一個認為公司質量才是問題的關鍵。 當記者就此問及經濟觀察研究院院長清議時,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毫不遲疑地否定“公司質量說”。在他看來,雖然上市公司質量與股票價格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但就質量而言,在任何一個市場上市的眾多公司不可能是整齊劃一的。人們不能幻想上千家上市公司質量個個都出類拔萃,就好像不能指望天天都是好天氣一樣。況且,上市公司質量并非區分股票市場成熟程度的尺度。 即使強調質量的作用,重要的也不是一味地在發行上動腦筋,而是賦予市場本來的優勝劣汰功能。如果過分強調公司質量,很有可能夸大了監管機構的作用,而低估了投資者的智商。清議指出,強調公司質量和強調價值投資是一碼事,但現實告訴我們,價值投資能否真的保證投資者利益至今依然是一個問題。不過,清議先生似乎也不完全同意“股權分置說”。他認為,國內股市的核心問題在于信任度。他指出:“任何市場都存在投資與投機兩種現實,很難說哪一種是正確的。股票市場的導向不是價值投資,而是信任度。在此基礎上,究竟是投資還是投機,應當由市場參與者自行做出選擇。” 樹立企業信任度 投資者關注公司信任度應當從那些具體事項入手? 給出值得關注的公司信任度具體事項,是評價公司信任度的著眼點。經濟觀察研究院院長清議指出,落到具體層面上,公司信任度事項包括兩大分類,即公司治理信任度與會計報表信任度。在回答這一問題的同時,清議也指出了當前國內上市公司常見的不良信任度現象。 公司治理信任度具體事項 1、 股東關系 控制性股東與非控制性股東之間的關系,以及非控制性股東中的類別股東關系,是股市“公開、公正、公平”最基本的體現。在公開、公正的基礎上,股東之間的平等,表現在信息平等、股東大會表決權平等、同次發行價格及股權轉讓價格平等、損益分配平等等方面。但是,由于控制性股東可能利用其特有的用益物權,即使用其他股東財產牟取自身利益,非控制性股東或中小股東的利益有可能受到損害,因此,上市公司應當更加強調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確切地說,就是防止控制性股東濫用用益物權損害中小股東利益。曾有人以抽象的“股權平等”為控制性股東的權力辯護,質疑“分類表決”以及其他對中小股東利益傾斜的做法,清議認為這是一種不明就里且非常有害的說法。目前國內上市公司股東關系最常見的不良信任度事項恰恰就在于此。 2、 內部控制 公司內部控制是保證公司內部人行為符合股東利益的體系。內部控制結構必須與公司內部人的股東權益受托關系保持一致性。公司最高權力集中于股東大會,董事會是由股東大會產生的常設機構,并對股東大會負責;經理具體執行董事會決議,并對董事會負責;監事會同樣是股東大會的常設機構,但以監督董事會和經理行為符合股東利益為基本職責。目前國內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最常見的不良信任度事項表現在部分高管在控制性股東單位領取報酬以至于控制性股東利用報酬機制控制公司高管,董事會越權行使股東大會的決策權,監事會不能全面履行監督職責,以及董事、監事、高級經理人員的非正常離任等等。 3、高管報酬 正常情況下,高管報酬應當與股東收益之間存在邊際關系。具體表現在高管報酬應當與股東收益保持恰當的比例關系,由此構成高管報酬的靜態合理性;高管報酬變化應當與股東收益變化保持恰當的比例關系,由此構成高管保持的動態合理性。研究表明,國內上市公司的高管報酬對股東收益比例普遍偏低,90%的上市公司高管報酬增減變化對股東收益的邊際價值不合理。 4、勞資關系 公司應當充分尊重職工的報酬及非報酬權益,允許職工通過工會組織維護其權益。在這一方面,清議認為目前國內公司以監事會取代工會的問題亟待糾正。 5、關聯方關系 關聯方關系以及關聯方交易是普遍的商業現象。但是,在不合理的內部控制下,利用不透明和不公允的關聯方交易相互轉移資源,往往以最終損害廣大中小股東利益為代價。另一方面,在經營活動中對關聯方(通常是控制性股東及其關聯方)的過度依賴使得公司喪失了必要的獨立性,以至于公司的法律地位及性質受到嚴重挑戰。 6、公共關系 公司的社會公共關系不局限于股東關系或投資者關系,黨政機構、社會團體、公共媒體、消費者、所在地居民等都可以透過一定渠道影響到公司的運作。在強調股東服務或投資者關系管理的同時,不能忽視公司與黨政機構、社會團體、公共媒體之間的關系。目前國內上市公司公共關系中的不良信任度主要表現在黨政機構對上市公司高管任免及非正常離任事項的干預。據了解,這一問題已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會計報表信任度具體事項 1、 基礎假設 權責發生制與持續經營是編制會計報表的基礎假設。在這一事項中,目前國內上市公司最常見的不良信任度表現在各種會計報表要素的不當確認,以及在重大持續經營假設條件不合理的前提下依然按照持續經營假設貶值會計報表。清議說,這在績差公司中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 2、 要素確認 資產、負債、權益、收入、費用及現金流量確認必須符合公認會計準則。但是,目前國內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要素確認問題五花八門,主要表現在要素分類確認不合理和會計估計不公允。前者如將屬于融資活動的關聯方現金往來計入經濟活動現金流量,進而粉飾現金流量表;提前確認收益,或推遲確認費用,進而粉飾利潤表等。后者如低估壞賬損失,一般準備計提不公允,以至于不能保證期末應收款不能反應當前可變現凈值并高估當期損益;認為低估固定資產損耗,延長折舊年限或降低年折舊率,以減少當期折舊費用,虛增當期利潤等。相比之下,與會計報表要素確認有關的不良信任度事項更多地表現在會計估計不公允當中。清議指出,與會計報表要素確認有關的不良信任度問題幾乎在所有公司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3、 會計變更 會計變更足以對公司損益構成重大影響,包括會計政策變更與會計制度變更。二者的首要區別在于,會計估計變更是由公司股東大會決定的,會計制度變更是由社會公權利組織如立法及行政機構決定的。二者的次要區別在于,會計估計變更對公司損益的影響是從變更當期開始的,會計制度變更則可以將損益影響追溯到以前年度。 目前國內上市公司會計變更的最常見不良信任度現象表現在會計估計變更事先未經股東大會批準,以至于成為董事會人為操縱公司當期損益的工具。據經濟觀察研究院的研究表明,由于以往首次發行嚴重依賴低估固定資產折舊、壞賬準備等對公司損益影響重大的會計事項,會計變更正在成為國內上市公司不良信任度的一個突出表現。 4、 會計重述 會計重述是對已披露會計報表的部分或整體重新表述。目前國內上市公司會計重述最常見的不良信任度事項是涉及損益變化的補充公告未引起相應重述的獨立審計意見,以至于投資者不能使用經過審計的每股收益或經常每股收益進行股票操作決策;在股東大會批準年報之后的損益重述未能按照前期差錯調整及時披露,以至于以往年度會計報表存在虛假記載,甚至逃避股票交易與信息披露的特別處理制度約束。 5、 其他信息 與會計報表一同披露的信息,包括非常損益、每股凈資產、董事會報告、監事會報告、經理報告等,是影響投資者決策不可忽視的因素。據清議介紹,目前國內上市公司其他信息不良信任度事項主要表現在隱瞞非常損益,虛報調整后每股凈資產,以及董事會報告誤導投資者接受錯誤的公司業績趨勢等等。 清議先生指出,除公司信任度之外,股市信任度還有兩個重要內容,一是中介機構的信任度,包括獨立審計信任度和資產評估信任度;二是監管機構信任度。它們都足以對公司信任度構成重大影響。據了解,由清議先生作為學術帶頭人的旨在活躍獨立研究社會評價功能的經濟觀察研究院,已經啟動了獨立審計信任度評價課題,并在不遠的將來啟動資產評估信任度評價課題。至于何時開展監管機構信任度研究與社會評價,他強調目前尚不具備條件,但只是時間問題。 清議簡介 清議長期從事資本市場與公司會計問題研究。曾任《新財富》學術顧問,中國投資者關系研究中心H股企業顧問,《中國證券期貨》執行社長,北京融匯財富研究所所長,上海金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中國易富網》高級顧問,并連續三年擔任CCTV《中國證券》年報財務顧問。 清議現任中國國情與發展研究所經濟學研究員,香港新財務研究所董事。近年來,由其領導(親任院長)的經濟觀察研究院傾力打造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公司信任度標準》,他認為,旨在創建與維護公司信任度的“會計責任重整”,已成為決定中國經濟轉型成敗的關鍵。 |